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分析
2016-04-19苏红
苏红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作为联结生产、消费的中间环节,在低碳、绿色经济背景下,如何走绿色生态消费发展之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随后采集2004-2014年绿色生态消费指数(GT)、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CCI)、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CT)、商贸流通业的流通结构(MT)的相关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进行论证。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呈“∩”型。即在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可从多条途径推进线上线下互动的商贸流通模式,促进与绿色生态消费相适应,顺应低碳、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发展 绿色生态消费 政策建议
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对于促进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业蓬勃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1.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5%。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8.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9.3个百分点。十八大会议首次提出生态建设,五中全会确定将生态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在低碳、绿色经济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商贸流通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仓储业、运输业等,是联结生产、消费的中间环节,促进其与绿色生态消费理念相适应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由之路。从直接机理来看,能推动商贸流通业的技术创新、经营创新、模式创新,打通低碳商品、可循环商品的流通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广阔的购物空间。从间接机理来看,能推动商贸流通业渠道资源的整合效应,发挥节约社会成本的功能,引领全社会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可以说,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扩就业”背景下的新亮点。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商贸流通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
21世纪以来,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商品种类丰富、流通渠道拓宽,推动着我国商贸流通业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2亿元,十年间增长了3.9倍(见图1)。从2005-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趋势来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高速上涨趋势,尽管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呈现下降态势,但随着经济复苏,增速也逐步扩大。这一阶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了16.53%。第二阶段是2012年起,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稳步趋缓的格局,年均增速为13.1%。这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大环境高度吻合。自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GDP增速在7.5%上下徘徊。尤其自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9%,为6年来最低。在“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常态背景下,未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速也将继续呈现稳中趋缓的格局。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着力促进以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8.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9.3个百分点。
(二)电子商务新兴业态崛起,成为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引擎
电子商务以高效、便捷著称,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上升,更是推动了电子商务新兴业态的迅速崛起。据中国零售管理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上商品零售交易规模达到2.79万亿元,相比2010年的数据,五年间增长了5.47倍,年均增速达到52.2%。在网上商品零售交易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呈现上涨态势。2010年网上零售商品交易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2.5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由此可见,网上零售商品交易在我国商贸流通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通过电商平台实现购物。我国零售电商平台也抓住机遇,推出了“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活动,网民购物热情空间高涨。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月,北京、上海、广州网上商品日均零售额超过了20亿,仅“双十一”全天淘宝网的交易额就达到了571亿元。电子商务借助于Internet平台打通了商品流通渠道,已成为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引擎。
(三)我国商贸流通业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内资企业依旧是主力军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外资、合资企业进驻商贸流通领域,推动了商贸流通业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商贸流通业共有法人企业185042家,同比增长7.6%。其中,内资企业占比96.2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1.64%,外商投资企业占比2.11%。从此组数据不难看出,内资企业依旧是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主力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商品物资匮乏、居民生活水平不高,国有企业长期垄断商贸流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私营、民营企业不断涌入商贸流通业领域,从而形成了内资企业独大的局面。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来看,为兑现入世承诺,越来越多的专营商品将逐步向私营、民营、外资企业开放,将进一步促进商贸流通业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如2014年食盐专营体制“破冰”,定于2016年由“专营”变为“特许经营”。
(四)我国商贸流通业经营模式转型,向连锁化、网络化、电子化推进
在我国商贸流通业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竞争日益加剧,尤其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冲击,推动着商贸流通业的经营模式向连锁化、网络化、电子化推进。以下分别进行说明:一是我国连锁经营的商贸流通企业数量不断攀升,经营方式向灵活性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达到24.31万家,遍布于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从业人员达到823万,零售总额达到6万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连锁经营的便利店、超市等更是丰富了居民的购物渠道。二是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利用网络办公的企业越来越大,提升了服务水平与效率。截至2014年底,我国商贸流通企业中使用互联网办公的比例达到了79.4%。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商贸流通企业越来越多,达到了48.3%,推动了商贸流通业的网络化发展。三是我国商贸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可以说,借助于Internet,我国商贸流通行业正逐步向电子化推进。2014年,我国B2B、B2C、C2C型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额72938亿元、3729亿元、7938亿元。
实证研究
(一)变量与数据
为了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选择了以下变量:绿色生态消费指数(GT),即环境保护、消费可持续、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CCI),即单位劳动力的产量规模;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CT),即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邮电业的增加值之和;商贸流通业的流通结构(MT),即商贸流通业中三大部门主要业务营业收入与流通问题的比值。选取2004-20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统计年鉴等。由于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CT)数值较大,为避免实证的异方差现象,对这一变量采取了自然对数处理,即Ln(CT)。
(二)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对2004-2014年间我国绿色生态消费指数(GT)、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CCI)的变化的趋势进行描述(见图2)。十余年间,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CCI)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0.68升至0.75,而绿色生态消费指数(GT)自2007年起呈现逐步下降态势。同时,自2008年起,两个指数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2008年仅相差0.30,至2014年差距已扩大至0.41。
2.单位根(ADF)检验。实证研究所选取的数据为时间序列,为保持平稳性必须进行单位根(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GT、CCI、Ln(CT)、MT在5%临界值下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临界值下均为平稳序列。由此,四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可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3.协整分析。为检验非平稳时间序列间的均衡关系,构建变量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必须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CCI、Ln(CT)、MT都与GT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4.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
模型1:
GTt=α1+α2InCTt+α3CCIt+α4MTt+ε
其中:绿色生态消费指数(GT)为因变量,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LnCT)、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CCI)、商贸流通业的流通结构(MT)为自变量。下标t表示序列,α为待定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诺贝尔奖获得者Kuznets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又称倒U曲线(inverted U curve),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较低;但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程度日益凸显。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将会出现“拐点”与临界点,即随着经济发展、居民人均收入增加,环境污染逐渐减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这“拐点”便是倒U曲线的底部。由此,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可能会促进绿色生态消费指数的提升,也可能会符合倒U型模型,对模型1进行扩展,引入CCI的平方项。
模型2:
GTt=α1+α2InCTt+α3CCIt+α4CCIt2+α5MTt+ε
对模型1、模型2进行实证回归,结果见表3。
模型1的实证结果表明:CCI的系数为0.3281,且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即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对绿色生态消费具有正相关关系。从理论上来讲,商贸流通业可从技术、非技术两条路径上推动绿色生态消费,实证结果与理论相吻合。Ln(CT)的系数为0.0276,且在10%置信水平下显著,即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对绿色生态消费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见,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绿色生态消费,但影响相对较小。
模型2的实证结果表明:CCI2的系数为-0.6748,且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即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平方项对绿色生态消费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见,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倒U曲线。进一步对倒U型网线的拐点进行计算,得到CCI=0.97。从图2可见,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离这一临界值还有着较大差距,即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还有着较大推动空间。
(三)实证结论
利用2005-2014年间绿色生态消费指数(GT)、商贸流通效率(CT)、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CCI)、商贸流通业的流通结构(MT)的时间序列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商贸流通业的流通结构对绿色生态消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三个指标相比较而言,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对绿色生态消费的推动作用最大,这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高度吻合。可见,单纯的数量式扩张仅能短期促进绿色生态消费,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科学、利用率低下等,不利于绿色生态消费。实证结果支持绿色生态消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从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来看,随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早期会显著促进绿色生态消费,但受资源浪费、技术冗长等影响,会出现不利于绿色生态消费的状况。由此,在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同时,必须要平衡其与绿色生态消费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尚未达到倒U型曲线的拐点,即通过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绿色生态消费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与绿色生态消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扩大改革开放领域以促进商贸流通业技术转移与效率提升
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着力促进商贸流通业技术转移与效率提升,能够进一步促进绿色生态消费。当前,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看,还呈现出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等情况。扩大改革开放领域,对于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
第一,扩大商贸流通业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全面开放。减少政府干预,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逐步消除区域壁垒。引入公平体制,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推进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产权变革,促进外资、内资共同参与国内商贸流通企业的重组、并购。
第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商贸流通业技术转移。依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条件,逐步与国际市场对接,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注重技术、管理经验交流与吸收,推动以商贸流通业为“链主”的全社会价值链重塑。
第三,加强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利用率,促进绿色生态消费发展。有效利用国外先进资源和资金力量,调整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引进精通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引导并鼓励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警惕产业过剩等负效应。
(二)促进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绿色生态消费的协调发展
抓住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的机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商贸流通创新发展。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同时,必须与绿色生态消费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
第一,鼓励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形成全社会绿色生态消费模式的新途径。鼓励商贸流通业运营模式创新,不断优化消费路径,提升社会协作水平。鼓励技术应用创新,开展商品流通全程追溯、查询服务,提高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
第二,激发实体商业发展活力,形成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推进零售业改革发展,转变经营方式,深入发展连锁经营。加快批发业转型升级,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流通效率。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智慧物流,促进资源合理调配、整合利用。
第三,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营造绿色生态消费理念。推进城市商业智能化,探索线上线下互动的体验式智慧商圈。推进农村市场现代化,形成“生产基地+社区直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两个市场的无缝对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充分挖掘绿色生产、服务等领域的生态积极性以形成绿色产业体系
在绿色、低碳经济背景下,全力推进绿色崛起工作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体现了社会责任。实证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促进还有广阔空间,由此,在新常态下,充分挖掘绿色生产、服务等领域,形成绿色产业体系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升级意义重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重视,积极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如打造煤炭物流行业全密闭化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履行企业生态保护职责。政府出台税收扶持政策,引导工业、商贸流通业形成绿色发展新思路。金融部门创新绿色信贷,引导并支持企业走节约清洁发展之路。
第二,创新驱动,打造绿色新引擎。行业协会积极协调,促进商贸流通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全方位对接与整合。科学配置并充分利用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用科技创新带动行业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如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形成全社会绿色产业体系,促进绿色生态消费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凤平,张亚瑛.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14(24)
2.王德章,张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5)
3.王菊红,郝正亚.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先导作用、约束机制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4(16)
4.李媛.新常态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客户资源整合分析[J].物流技术,2015,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