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2016-04-19崔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摘 要 为了探究贵州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驱动力因素,选取示范区2005-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的遥感数据资料,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指数和程度分析方法,把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速度变化和程度变化3方面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利益、政策制度是影响贵州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花江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土地资源作为一切资源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复杂多样,对此土地利用变化综合研究客观上要求在中小尺度上展开。喀斯特地区作为地球表层一种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区域类型,无疑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以喀斯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对过去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尝试性探讨,以期使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更好地和谐共生。

1研究区概况

花江示范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关岭县南、贞丰县以北的北盘江花江峡谷两岸,示范区总面积5162.11hm2,喀斯特面积占总面积的87.92%,海拔500~1200米,相对高差700米,是贵州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区内平均温18.4℃,≥10℃年积温6542℃,年降水量1100mm,气候冬春温暖干旱,夏秋湿热。2010年总人口861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7%,农民人均纯收入5390元,产业结构中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有明显上升趋势。

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1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根据获得的遥感数据资料,整理出2005-2010年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数据,从数量方面分析该示范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总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由表1可以看出,2010年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占总面积34.65%),耕地和园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1.01%和16.83%;建设用地共104.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2%;未利用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8.69%。对2005-2010年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现状的数分析可知,5年间该示范区农用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园地2010年比2005年减少0.92%,耕地、林地、草地依次减少0.21%、0.18%和0.06%。建设用地整体呈增加趋势,增加16.9hm2(0.33%);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其主要是因为董箐水电站蓄水,致使水域面积扩大42.7hm2,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说明该示范区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表1:花江示范区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对比表

2.2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土地资源数量变化的速度可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表示。为了说明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状态在时间轴上发生一系列动态变化,引入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它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某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其表达式为: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其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根据以上公式可算出花江示范区2005-2010年各类型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指数(表2)。从表2可以看出,5年间花江示范区各类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其中水域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动态指数变化较大,分别为11.52%和8.74%。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动态指数均以负数出现,表明2005-2010年其面积是递减的;而交通用地和裸岩石砾地动态指数均以正数出现且其动态指数变化较小,表明其面积均略有增加。综合来看5年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较快增加而农用地的减少会直接导致耕地保持、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等功能的减弱,这就要求花江示范区各部门今后加强耕地的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治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管理力度。

2.3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主要反映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一书中,刘纪远先生等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标准,将土地利用分为四个等级并分级赋予指数(表3),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表达式:

中Dj为某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Ai为研究区域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为研究区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面积百分比;n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数。由公式可知,土地利用综合量化指标体系是1个100~400之间连接变化的指标,综合指数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程度的高低。

根据表3和上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并结合花江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得出花江示范区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是226.13和225.44,表明土地利用程度2010年比2005年有所降低。在此期间,国家正在对该区进行生态治理,同时示范区处于产业调整阶段。突出强调的是由于董箐水电站蓄水,使示范区水域面积增大42.7hm2,致使未利用地总面积增加,但未利用土地2010年较2005年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说明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由此可知,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进入调整期。在以后的土地开发利用中,应发挥林地优势,保证耕地面积进一步的调整用地和布局,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3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是人与土地相互作用构成的动态系统,它的变化受到自然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的影响。土地资源条件虽是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于人类活动而言,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因此分析社会驱动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摆在首要的位置。

3.1经济利益的驱动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利用及其结构演变的最根本动力。自2005年以来,花江示范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321.5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4641.19万元,主要是经济林、果、草的种植,给示范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农民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增强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农民普遍种植花椒、砂仁等市场前景好的先锋经济作物和亚热带水果,如在花椒生产方面,共实施20000多株,平均单株增产12.3%、增值9.84元,共增值约20万元。此外,示范区衍生产业趋势发展,初步形成特色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等,一定程度上驱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

3.2人口增长的驱动

人可以通过生产技术、活动方式调节、组织土地利用结构,同时作为参与者占有一定面积土地作为生存方式的场所—居住地,最后还作为消费者,消耗土地利用系统的产品,增加对系统生产的压力。因此人口增长势必引起居民用地面积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系统输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花江示范区2005年人口为7632人,到2010年增长到8612人,增长了11.38%,此外居民点用地面积明显增加,2010年比2005年增加了10.4hm2。为了满足人口不断增加的物质所需,居民开始改变土地经营方式,如农民从种植单一的农作物转向经营经果园,主产商品价值高且多产的经济作物和林果。由于人口是一种持续的外界压力,因此人口增长驱动因素将长期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发生作用。

3.3政策制度的驱动

目前很多案例研究突出了政策制度在驱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示范区实际情况和已收集到的相关政策资料分析可知,造成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政策主要是退耕还林(草)政策和农民减负的税收政策:

(1)环保政策:针对花江示范区河谷深切、坡耕地较多、土壤侵蚀极其严重、水资源利用难度大的情况,国家“十一五”期间对此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

(2)税收政策:政府在给予农民一定经济补贴及优惠配套措施的同时,该政策得到当地农民的支持。示范区很多农户退耕后主动选择种商品价值高又高产的经济作物或林果,不但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创造了收入。示范区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2359.54元到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4553.83元,增加了48.19%。

4结论与思考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在喀斯特脆弱生态区,对于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花江示范区是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示范区,就土地利用方面在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经济发展与林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

该示范区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广,即后备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其多为肥力极低的岩旮旯土地。在岩石裸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此地区土地开发的利用程度高。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与经济利益的驱动,示范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林地面积增加。因此经济的发展必然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在今后的土地结构变化中,要注意防止耕地的无序减少,林地面积的盲目扩大,要看到在保护耕地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色经济。

4.2人口增长问题

示范区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极为有限,若按当地高产粮食4500g/hm2计,1hm2能养活15人。2010年,示范区人口密度为150人/hm2,远远超负荷运行。随着人口的增长,将引起居住用地面积增加和土地利用系统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因此,示范区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增长率的同时,要将生存空间和人口数量协调控制,提高人口素质。

4.3政策制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示范区政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和从农民利益出发实施的农民减负税收等政策制度必然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如果破坏了土地的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必然对今后政策制度的推广带来阻碍。因此,示范区在大力推广扶贫、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政策制度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持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地景观的多样性,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作者:崔蕾(1989—),女,辽宁鞍山人,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刘胜能,王羽飞,龙振华,等.我国土地整理的特点与未来展望[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5):21-24.

[2] 谢菲,舒晓波,廖富强,等.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213-221.

[3] 彭建,蔡运龙.LUCC框架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5):48-53.

[4] 高渐飞,熊康宁.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5,35(1):111-119.

[5]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6] 张宁,曾光建,关国锋.近25年来黑龙江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国土资源情报,2011,20(9):38-44.

[7] 马建辉,刘淑萍.基于SPSS的莆田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0):71-74.

[8] 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控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9] 付小艳,陈婕,王占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53-2054+2077.

[10] 张惠远,赵昕奕,蔡运龙,等.喀斯特山区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力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1999,18(2):136-146.

[11] 唐华俊,陈佑启,伊·范朗斯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03-105.

[12] 姚培元,吴楚材,等.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集刊,1987(4):33-43.

[13] 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005,21(3):195-203.

[14] 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2,20(6):325-329.

[15] 白利妮.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27-32.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电动汽车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