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2016-04-19朱仁更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语文教学中职

朱仁更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而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就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来说,其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种情况,对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几点浅见,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素质;中职;语文教学

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促进他们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语文教学作为中职院校日常教学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职业素质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案还十分有限,无法有效地借鉴。本文以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对改革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和普通高等学校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一般,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而且这些学生普遍存在比较自卑的心理,自我否定情绪较为明显,学习态度较为消极。由于很多中职生他们的年龄较小,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得到真正树立,对于一些意外事件应变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日后工作的过程中,无法适应工作的多变状态。我国的就业趋势显示出,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适应能力较差的情况,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依赖性也强。针对这种状况,中职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找出解决的措施。

2.没有健全的语文课程体系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主,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很多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对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缓解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并没有体现出专业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也没有将专业特色突显出来。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程学习和自己专业学习并没有很大的联系,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由此可见,中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路径

1.强化中职语文识字教学,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汉字认知量的积累是阅读和语文学习的基础,汉字认知量也决定着中职学生能否读懂书籍、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及内涵,进而精炼、准确地表达自身想法。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薄弱、缺乏学习自信和积极性的特点,因此,中职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识字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为其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识、熟读、正确书写、懂其字义、正确应用基础汉字,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拓展和丰富学生汉字量的储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

2.革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虽然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中职语文教学也在革新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中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沿袭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现象,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仍以教师讲述理论性知识为主,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现象严重,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革新阅读教学模式、方法势在必行。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其次,摒弃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不合理环节,以激发和引导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自由、愉悦的阅读课堂氛围,并赋予学生更多展示、分享阅读经验、感悟的平台和机会,以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性和发散、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通过开展阅读活动,延伸和拓展课堂阅读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喜好的阅读资料,或者由教师推荐阅读资料,令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感悟乐趣与书籍所传递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

3.革新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写作能力是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为了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中职语文教学更需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随着文明程度的提升,传统的中职写作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应与时俱进地进行革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能力。通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激发和引导,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潜能,并将写作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经验相结合,增进学生写作感悟,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4.坚持贯彻和执行素质教育理念

中职院校是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坚持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教科书为教学依据,课堂教学也主要以讲述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学生对职业化的认知程度偏低,缺乏职业化思维。因此,为提高学生职业化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要以职业化为导向,革新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加速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虽然现阶段中职语文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学校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夯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端端,刘琪.论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中职教育,2012(06).

[2]姚爱民.浅谈职校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有机渗透[J].南方论刊,2010(01).

[3]许家琴.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现状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12).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语文教学中职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