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建构主义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2016-04-19陶春香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本科院校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陶春香

摘 要:建构主义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协助者,而不应该仅仅成为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播者。分析了建构主义的内涵,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着重探讨了建构主义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出现了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术型高层次人才。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采用教师课题讲授,学生被动听授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习得,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

一、建构主义的内涵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倡导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协助者,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建构主义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协助者,而不应该仅仅成为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播者。

二、建构主义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术型的高层次人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建构主义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才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整个课堂基本采用的是教师单纯依靠课本向学生简单地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地听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严重背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更新理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大学英语是一门应用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只有亲身去练习、去实践,才能够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建构主义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协助者,而不应该仅仅成为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播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而不是单纯进行词汇和语法的灌输。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课堂上学生之间用英语彼此交流、互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注重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学单纯以英语教材为主,主要学习的是单词和语法,这与学生以后的工作岗位需求关系不是很密切,致使很多学生不重视大学英语学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与学生的职业紧密相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授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英语知识和能力。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职业需求为学生合理创设“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倡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协助者,而不应该仅仅成为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播者。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敏,冯梅.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司显柱.基于建构主义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以北京交通大学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例[J].外国语文,2010(06).

[3]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04).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本科院校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