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侵蚀性葡萄胎附件转移灶侵蚀输尿管1例

2016-04-19艾小庆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附件

艾小庆

(青海红十字医院)

侵蚀性葡萄胎附件转移灶侵蚀输尿管1例

艾小庆

(青海红十字医院)

患者,女性,40岁,藏族,牧民,因“停经2月余,间歇性下腹部疼痛2天”为主诉入院,于2015年3月2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经期痛经。停经50天时当地医院超声示:子宫增大,宫内可探及8.4 cm×5.0 cm回声不均区,呈蜂窝样改变,肌层回声欠均质,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入院血HCG水平:92870 IU/L,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及输血史,孕2产1,末次分娩为8年前(剖宫产),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如孕3月大小,压痛阳性,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胸部CT:胸廓对称,肋骨及胸部软组织未见异常;肺窗:双肺血管-支气管树增粗,走形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未见异常实变影。

图1 水泡样胎块图(HE,4×10)

入院诊断:葡萄胎。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多,大约1200mL,出现失血性休克,纠正休克同时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出物约50克送病检,病检示:水泡样胎块(图1)。彩超:子宫大小为11.0 cm×5.1 cm×6.4 cm,边界清,宫腔内探及5.5 cm×1.8 cm偏低回声不均区,肌层回声均匀,宫颈前后径为3.1 cm,左侧附件有囊性病灶(4.5 cm×5.0 cm),子宫增大,宫内异常回声,子宫前壁及后壁可探及五彩镶嵌血流信号(前壁:1.5 cm×1.8 cm,1.6 cm×1.4 cm,1.3 cm×0.7 cm;后壁:2.8 cm×1.1 cm),子宫肌层侵润灶形成。于3月20日患者自诉左侧下腹部疼痛,急诊行盆腔CT:左肾肾盂积水伴输尿管扩张,左侧附件处有囊性病灶,考虑为附件转移灶。妇科检查:左侧下腹部可扪及5 cm3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楚,质硬,压痛阳性。行更生霉素[10 μg(Kg·d)]+5-氟尿嘧啶[30 mg(kg·d)]联合化疗,第1疗程结束后10天,突现肉眼血尿、腹腔积液,逐渐增多,行腹腔穿刺后,留置引流管,每日引流量与患者饮水量明显相关,盆腔增强CT:左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输尿管下段周围可见斑片状高密度造影剂,考虑左侧输尿管下段瘘,未行特殊处理,长期留置腹腔引流管。继续行联合化疗,4个疗程后血HCG降至正常,6个疗程后复查CT及彩超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出院诊断:侵蚀性葡萄胎伴附件转移瘤;左侧输尿管漏。留置腹腔引流管2个月腹腔漏尿逐渐减少后拔除,随访至今,血HCG正常,月经规律无不适,复查泌尿系CTU无异常。

本例为侵蚀性葡萄胎Ⅱa期,侵蚀性葡萄胎的附件转移瘤临床较罕见。在卵巢或输卵管静脉中,发现有瘤栓或游离的瘤细胞并不少见,但是在卵巢及输卵管形成的转移瘤的确很少见。卵巢和输卵管相比,卵巢转移瘤远比输卵管转移瘤为多,卵巢和输卵管很少有临床症状,诊断比较困难,转移瘤小的不一定能摸到,转移瘤大的常和子宫粘连在一起,难和子宫肌瘤或附件的其他肿物相区别[1],但是滋养叶细胞肿瘤伴有附件转移时血HCG有异常增高[2]。治疗:按照妊娠滋养液细胞肿瘤的预后评分,低危患者单药化疗,高危患者选择联合化疗,全身化疗后转移瘤可以消失。本例是化疗后出现输尿管漏,未能体现血HCG的特异性,出现了输尿管漏才被发现附件转移灶可能,恰好转移灶将输尿管下端包埋于其中,管壁受到滋养叶细胞侵润致坏死可能,表现为右侧附件区疼痛,化疗后,病灶坏死塌陷,造成血尿,瘘形成之前,可能血块凝聚堵塞尿路,压力增大,冲破转移灶表面形成输尿管瘘,本例患者持续漏尿约2个月,经过一般的对症处理,瘘口自然修复闭合。因该疾病的特殊性及隐匿性,临床上报道极少,需要和异位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相鉴别。

[1]宋鸿钊.滋养液细胞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9.

[2]马妍,向阳,万希润.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泌尿系转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中国实用妇科及产科杂志,2007,23:430-432.

R762

A

10.13452/j.cnki.jqmc.2016.04.014

2016-01-09

艾小庆(1981~),女,汉族,青海籍,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侵蚀性葡萄胎附件
青海省1961—2018 年侵蚀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基于能量的坡面侵蚀性径流及其水沙传递关系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孕早期葡萄胎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2011—2017年苏北沿海侵蚀性降雨特征研究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米非司酮配伍化疗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疗效观察
葡萄胎中E-cadherin和Lami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早孕反应重 警惕葡萄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