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6-04-18张发斌王兆芬王树林黄明玉刘永年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区青海省医务人员

李 斌,张发斌,刘 寿,王兆芬,王树林,黄明玉,陈 芃,高 翔,刘永年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810001)

青海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满意度调查研究§

李 斌,张发斌,刘 寿,王兆芬,王树林,黄明玉,陈 芃,高 翔,刘永年※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810001)

目的 了解青海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满意度,及其影响实施分级诊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调查农区、牧区和城镇医疗机构在岗医务人员880人,对实施分级诊疗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在执行分级诊疗制度之后,农区、牧区和市区认为门诊工作量减少的分别占24.6%、17.8%和3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8,P=0.000);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门诊工作量情况减少分别占25.0%、15.9%和4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00)。农区、牧区和市区对实施分级诊疗满意度分别为84.0%、91.3%和7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3,P=0.000)。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实施分级诊疗满意度分别为84.5%、89.1%、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P=0.000)。农区、牧区和市区医务人员认为医务人员能力对实施分级诊疗影响很大的分别为26.3%、26.9%和4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00)。三级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务人员能力对分级诊疗影响很大的分别为25.9%、28.6%、4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5,P=0.000)。农区、牧区、市区医务人员认为医保报销有利于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分别占33.1%、34.9%、2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00)。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医保报销有利于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分别占35.3%、35.9%、1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3,P=0.000)。医务人员认为目前执行分级诊疗存在主要的问题是:基层缺失高水平医生;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和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不规范。结论 青海省医务人员对实施分级诊疗认可度较高。

医务人员 分级诊疗 满意度

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指出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1]。青海省作为中国第一个实施分级诊疗省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为了解青海省分级诊疗模式实施的现状,2016年青海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对青海医疗机构893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地区涉及青海省所有市州,包括青海省六州(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两市(西宁市、海东市)。各州(市)至少抽样1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走访医疗机构55家(不含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其中农区(海东市)11家、牧区(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37家、市区(西宁市)7家;一级医疗机构28家,二级医疗机构17家,三级医疗机构10家。共调查893名医务人员,发放问卷893份,回收893份,回收率100.0%,其中有效问卷880份,有效率98.5%。

1.2 方法

调查方法:由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当场收回问卷。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医务人员基本信息情况:性别、年龄、工龄、学历、技术职称;(2)分级诊疗模式实施现状:分级诊疗实施后工作状况、医务人员对实施分级诊疗满意度;(3)实施分级诊疗的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基本特征

880名医务人员年龄:16~65岁。农业区一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平均年龄35.3岁,二级40.4岁;牧业区一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平均年龄34.9岁,二级36.3岁,三级35.1岁;市区一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平均年龄34.4岁,二级35.4岁,三级37.2岁。不同地区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历构成中以本科和专科为主,农区医疗机构本、专科学历占比分别为33.1%(58人)和34.3%(60人);牧区为42.4%(181人)、48.0%(205人);市区为61.2%(170人)、23.7%(66人)。市区三级医疗机构有研究生学历者9.4%(26人)。

2.2 分级诊疗实施现状

2.2.1 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后门诊工作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执行分级诊疗制度之后,农区和牧区认为门诊工作量减少的分别占24.6%和17.8%,而市区医务人员认为门诊工作量减少占3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8,P=0.000)。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之后,一级医疗机构和二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门诊工作量情况减少分别占25.0%和15.9%,而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门诊工作量情况减少占4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00)。结果见表1。

2.2.2 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执行后满意度情况

农区和牧区对实施分级诊疗满意度较高分别为84.0%和91.3%,而市区占73.7%。不同地区的医务人员对执行分级诊疗制度满意度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3,P=0.000)。对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实施分级诊疗调查发现满意度较高分别占84.5%和89.1%,对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调查满意度占76.7%,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执行分级诊疗制度满意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P=0.000)。结果见表2。

表1 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之后门诊工作量情况(n,%)

表2 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执行满意度(n,%)

2.2.3 医务人员能力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农区和牧区医务人员认为医务人员能力对实施分级诊疗影响很大的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为26.3%和26.9%,但市区医务人员达48.9%,不同地区医务人员能力大小对分级诊疗制度有一定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00) 。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认为医务人员能力大小对分级诊疗影响很大的占25.9%和28.6%,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医务人员能力大小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影响很大的占47.4%,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5,P=0.000)。结果见表3。

表3 医务人员能力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影响(n,%)

2.2.4 医保报销对分级诊疗制度执行的影响

农区医务人员认为医保报销有利于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占33.1%,牧区占34.9%,市区占22.3%,在不同地区医务人员认为医保报销对分级诊疗制度执行存在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00)。一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医保报销有利于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占35.3%,二级医疗机构占35.9%,三级医疗机构占18.6%,不同医疗机构人员认为医保报销对分级诊疗制度执行也存在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3,P=0.000)。结果见表4。

表4 医保报销对分级诊疗制度执行的影响(n,%)

2.2.5 影响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其他因素

农业区医务人员认为目前执行分级诊疗最大问题排前三的分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71.4%);基层缺高水平医生(64.0%)和转诊手续繁琐(26.3%)。牧业区医务人员认为是: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67.9%);基层缺高水平医生(67.7%)和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不规范(27.9%)。市区医务人员认为是:基层缺高水平医生(70.9%);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69.8%)和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不规范(48.6%)。一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目前执行分级诊疗最大问题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71.6%);基层缺高水平医生(59.5%)和转诊手续繁琐(27.6%),二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是: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71.6%);基层缺高水平医生(69.4%)和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不规范(29.4%),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是:基层缺高水平医生(73.5%);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63.2%)和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不规范(50.2%)。结果见表5。

表5 医务人员认为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问题(n,%)

3 讨论

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已成为医疗改革瓶颈问题。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青海探索实施分级诊疗。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本研究表明,青海在全国率先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工作量减少的占40.3%,三个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满意度分别为84.5%,89.1%和76.7%,这说明在青海省初步建立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同:就诊人群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人数增加。通过分级诊疗政策引导,已逐步实现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3]。

影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因素较多:1)医务人员能力影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一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能力没有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害怕漏诊和误诊;二是大医院对卫生人才的“虹吸”作用,致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流失严重,使医疗服务水平得不到保障。2)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引导患者合理科学就医。3)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无法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检查。

综上所述,青海省医务人员对实施分级诊疗认可度较高,认为此项制度可进一步解除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问题。与此同时,调查发现影响分级诊疗推行的诸多因素。解决好相关影响因素,有益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司法业务文选,2009(15):3-18.

[2]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海:分级诊疗制度成效初显[J].中国卫生,2015(1):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5-09-14].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g/201509/c30041e1016 a427f9477774c9e864eb4.shtml

A Survey on Medical Staff Satisfaction Rate for Hierarchical Diagnosis in Qinghai Province

LI Bin,ZHANG Fa-bin,LIU Shou,WANG Zhao-fen,WANG Shu-lin,HUANG Ming-yu,CHEN Peng,GAO Xiang,LIU Yong-nian※

(Qinghai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hai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for health Development,Xining,Qinghai Province 81000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medical staff on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Qinghai province.Methods 880 cases of medical staff we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55 medical institutions,and surveyed with self-made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average workload of outpatient after the hierarchical diagnosi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ural,pastoral and urban area(χ2=16.88,P=0.000);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χ2=39.96,P=0.000);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ierarchical diagnosis satisfaction in rural,pastoral and urban area(χ2=39.43,P=0.000);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χ2=18.04,P=0.000);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ility of medical staff in rural,pastoral and urban area(χ2=39.95,P=0.000);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χ2=26.45,P=0.000);there were three reasons considered for the restriction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lack of high levels of doctors,backward equipment and treatment are not standard at the grass-roots level.Conclusion The satisfaction rate for hierarchical diagnosis is higher among the Qinghai medical staff .

Medical staf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Satisfaction

R19-0

A

10.13452/j.cnki.jqmc.2016.04.006

2016-08-11

§:青海省分级诊疗评估项目;※:通信作者,教授,E-mail liuyongnian@qhu.edu.cn

李斌(1983~),男,蒙古族,河北籍,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农区青海省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西藏农区奶牛乳房炎的抽查报告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巴彦淖尔市农区饲养巴美肉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