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义”,妙从“形”“声”
2016-04-19金雪
金雪
【摘要】汉字教学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存在一重天然屏障,要想引导学生掌握好汉字,就必须培养他们对其投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导学生从音、形、义 三个角度进行联想记忆,加深了他们对汉字的印象,利于掌握。
【关键词】汉字教学 音形义 联想记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48-01
汉字——传承经典文化,涵盖深厚底蕴。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汉民族文化的浓缩,它光荣地集美、久、精于一身,融音、形、义为一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绝妙产物。
要想引导学生掌握好汉字,就必须培养他们对其投入情感,而那些由枯燥的笔画组成的汉字,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带着情感与之亲密接触呢?这就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本人应该对汉字“情有独钟”。人非草本,孰能无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心已与汉语言紧密相联,每天工作中、生活中,都离不开字句的点缀与渲染,他们都如挚友,几乎与我形影相随。拥有这份情感的积淀,我便与汉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便更有理由,去引导学生站到我的战线上,与我一同,化敌为友,并肩作战。而这似乎也正是一种使命与责任的驱动力。
汉字之美,恰恰美在它有“情”。
汉字之“情”,体现在它的象形、指事、会意与形声。这是造字者之情与识字者之情的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古今相交,合而为一。因此我们说,音形义完美融合就是我们汉字的绝妙之处。
我所教的是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学习汉语存在一重客观而天然的屏障,更不要说去理解汉字背后的深奥涵义了。他们之所以容易被汉字难倒、吓倒,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理解汉字是音形义的产物,形象些说,他们是在肢解汉字,把它当作线条的生硬组合,而不是一种完美融合的产物,去死记硬。
先引导学生走近汉字。让他们简单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明确它可以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如果会涉及到,还可以观看汉字演变过程;这些都只是帮助他们换一种角度看汉字,培养与汉字的“感情”,先与其“交朋友”。万不可填鸭式灌输,过犹不及。
接下来再引导他们走进汉字。
初中阶段,我们在语文书中会遇到许多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还有许多难记的词语。少数民族学生会把他们看作是老、大、难问题,针对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活记”。教师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不同角度理解并记住词语,这个过程教师只是起“引”的作用,重要的一步是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积极主动地接近汉字,进而走进汉字,由此及彼,联想并记下一系列相关汉字,形成一种链式记忆。
“无巧不成书”,刚好再后来我们又学习了一个词——“枯燥”。此词一出,我发现与前面所讲略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这时,正是发挥学生潜能的绝佳机会,于是我顺水推舟,问学生说,这个词我的妙招不灵了,我也想不出其他办法,谁能根据你的发现,帮大家找出一种好方法。有多个同学举手,我们就在众多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容易记住的,那个同学自创的方法是,木头遇到火才能燃烧,所以是“枯燥”。这位同学其实无意中运用到了“义”与“形”的结合,让更多学生牢牢记住了这一组词语,包括这一种特殊情况,并进而想到了“澡”“噪”“操”……
以此为铺垫,学生们习惯了,并且也喜欢上了这种融入了他们个人情感的记字方法。此后,他们还主动帮助我记忆,我也用他们的方法永远记住了一些“可爱的”汉字。这一类可以仿效的词语还有:臆测、恻隐、辗转反侧;伫立、贮存;狼藉、籍贯;阴晦、反悔、教诲、侮辱;琐屑、锁门……
另一种创“义”记忆,是联系词语含义,记住用字。如:自知之明、持之以恒。这两个成语中的“知”、“之”和“以”都容易写错,尤其第一个词中的“知”、“之”位置易混淆不清。这时就要利用“义”,联系古汉语词义,第一个词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明智”,“之”译为“的”,所以放在后面;第二个词是“坚持做这件事用恒心”或“用恒心坚持做这件事”,由此可知,“之”在这里是“代词,指代‘这件事”,而“以”是“用”的意思,也有古汉语词义,所以两个字都不能写错。
除“义”以外,还要注意有些字音,特别容易读错,例如“祈祷”第一个字是什么声调,经常记混,学生最后自己利用创意,发明了一句口号:二三祈祷,三三襁褓。这句口号在班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学生们当然也轻而易举就记住了它的读音。再如“琴瑟”的“琴”字,有很多同学经常在下面加一个点,并且怎么也记不住,后来我就单独标注了“今”的读音,又标注“令”的读音和“琴”的读音,引导学生注意“琴”与“今”同是前鼻音,而“令”是后鼻音,所以“琴”下字是“今”。这就从不同角度运用了读音联想记忆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究汉字内在魅力,学习趣味联想记忆法,是我对少数民族学生汉字教学的一点领悟与心得。之所以认为这种做法卓有成效,是因为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再次听写,提问到一个词语时,学生会自发联想到与之音形义某个角度有关联的一系列词语,这让我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