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奥巴马政府核心课程标准述评及启示
2016-04-18陈殿兵杨新晓
陈殿兵 杨新晓
摘 要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在全美幼儿及中小学推行一套新的“核心课程标准”。其目的是为所有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和将来的职业规划做更好的知识及技能储备。本文在研究、分析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和改革依据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新标准改革的特点,提出了本次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教改 公共核心课新标准 中小学
一、美国新国家课程改革的背景
美国奥巴马政府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幼儿及中小学推行一套新的公共核心课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以下简称CCSS[1])。美国推行公共课新标准改革是受国际大环境和美国国内背景的影响。最新的教育数据显示,美国的教育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已经不能在教育质量方面继续领跑世界各国。尤其在数学、阅读和科技教育等方面表现突出:在数学方面,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教育明显超越美国的数学教育;在自然科学教育方面,20个国家和地区超越美国;在阅读方面,1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高于美国。美国的教育官员认为,美国的教育要更好服务于学生,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在未来全球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2],但是美国2002 NCLB [3](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教育法案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缩小学生成绩差异方面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教育领域内的改革势在必行。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06/qkimagesjxgojxgo201603jxgo20160335-1-l.jpg)
二、奥巴马政府公共核心课新标准的内容及特点
在美国48个州政府的教育主管和州长共同努力下,美国出台了“公共核心课”新标准。该标准整合了原来各州分散、自主设置的教育标准,在美国全国推行统一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联邦政府的教育资金为保障。该标准于2009年发起,至今已有46个州政府开始采用新的标准。
表1 公共核心课新标准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具体要求
分析具体的CCSS(2010)内容,该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育研究数据为依据。该标准的制定参考了美国教育界教师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实践者的研究成果,从量化研究到质化研究,再到行动研究,从而使改革的内容更加贴近教育的实际和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期望。教育改革也同时具有了社会科学上的依据。
2.条例清晰,易于理解,始终如一。此次改革的内容对所涉及的科目一方面做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每一条纲领性的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解析,这样可以方便一线教师的理解,从而便于操作。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06/qkimagesjxgojxgo201603jxgo20160335-2-l.jpg)
3.教学内容严谨,以学生大学教育及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公共核心课改革的内容完全服务于学生就业和进入更高一级学府深造的目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教育的重点,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既可以选择进入社会工作,又可以选择进一步继续接受教育。
4.借鉴现行各州标准。公共核心课标准的推行使美国教育有了国家层面的统一的教学标准。教育标准从以前各州各自独立、各自为政转向了全国统一。美国长期以来以州为单位的教育立法、评估的历史决定了新标准必须借鉴和参考各州标准,以提高新标准的适合度和受欢迎度。
5.以国际比较为基准,借鉴世界先进教育国家的教学标准,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新标准实施的背景就是美国认识到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教育已经开始落后。基于PIZA数据,用人单位和大学教师的反馈,美国学生在数学、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严重欠缺。基于此,美国开始在反思自身教育的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美国传统的领导世界的思想,也促使美国改革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重新夺取教育的世界领导地位。
6.新课程标准给各州和各州的教师以更大的自主权。虽然在这次改革中,美国以联邦政府的名义建立了美国的国家标准,但是该标准仅仅是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并没有规定国家课程如何实施,而是把实施权下放到各州和学校,赋予州政府和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这样更利于教师根据纲领性的国家标准对如何教学做出自己的思考,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三、启示和建议
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Kubow和Fossum[4]曾经指出任何比较教育的目的都是在深刻了解本国教育历史背景和其他国家的教育背景的前提下,进而对本国教育进行改革。如今的世界是一个人才、科技、信息与资源全球流通和竞争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可以促进本国教育和提升教育质量的优质改革举措。因此,认真地研读和分析美国教育领域内的改革举措,可以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06/qkimagesjxgojxgo201603jxgo20160335-3-l.jpg)
1.对教育政策改革依据的思考
从美国的教育发展来看,这次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是在调研教师的实际工作和参考大量理论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包括:(1)研究者的研究成果,(2)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和大学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问卷调查数据,(3)进入大学和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测量评价数据,(4)美国学生和世界其他国家成绩比较参数,(5)美国各年级学习标准准入成绩单,(6)关于数学和科学发展趋势的最新的国际研究数据和成果。从这六大依据来看,这次覆盖全美的教育改革是以国内和国际的理论和数据为引导,重视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就业或进入高层次教育机构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基本评价标准的,让数据说话是改革的基本旋律,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我国的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经验,加之传统的功利主义和当下拿来主义的影响,很多的改革政策被误读或对现实的教学产生的影响不大。任何教育的改革都要以数据为先导,以考虑本国和国际的实际情况为依托来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政策,提高本国教育水平和质量。
2.教育改革目标(国际和国内)的思考
从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CCSS,2010)具体规则可以看出,出台新标准的目的有国内和国际两个目标:第一,其目的在于为所有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和将来的职业规划做更好的知识及技能储备。新标准规定了美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进入大学学习及职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统一教学标准,提高美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研究者发现,近十几年来,美国学生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却在飞速前进,这就导致了美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同时,在美国国内,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需要相应的补习班帮助他们跟上大学学习的节拍。美国政府认为导致该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标准去规定学生在每一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原本以州为基础的教学大纲必须改革,要出台国家教学大纲来规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评价体系。
而我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还拘泥于国内。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最近高考“语文提分,英语降分”政策的提出,我们的教育很少去关注国际层面需要什么样能力的学生。同时,最近PISA[5](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chievement)测试中,中国上海地区学生的出色表现从很大程度上也掩饰了中国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不足。因此,中国的教育政策要立足国内,着眼于国际,把“走出去,拿进来”批判地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培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性人才。
3.教育改革理念的启示:注重学生理性思维和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从CCSS(2010)标准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次改革除了传统意义上对内容做出了要求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学术能力的提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我国现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先进的,但是具体课堂教育实践中却泛滥着功利主义教育观。功利主义教育的本质是盈利,因此,在功利主义教育观中,分数是最重要的,学生只不过是取得分数的工具。罔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意志、观点、兴趣,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的人身控制,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唯分数论、唯前途论的洗脑教育,就是将学生作为盈利工具的现实表现。
比尔·盖茨在“美国的高中教育怎么了”的演讲中指出,现在的学校,即使学生严格按照计划好的方式完成学业,学校也教不了他们在当今社会需要了解的事情。[6]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讯息万变的,而单纯的知识灌输和经验教育只是教会了我们的学生如何去处理曾经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是思想上以素质教育为统领,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兴趣、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这种理念下的学生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美国北部中心地区教育实验室(North Central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研究了21世纪学生学习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7](见表3)。
表3 NCREL的21世纪人才素质和能力框架
该人才能力框架反应了当今和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与界定,其中心还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未来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以全新的素养与能力创造新的策略、技术和行动指南。
4.教育改革标准的纲领性和可行性思考
任何教育的改革都要贯彻改革标准的纲领性和可行性的统一。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改革在联邦政府层面提出了全国范围内的教改大纲,新标准从本质上看是美国在国家层面上的一个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具体领域内的操作问题,例如新标准如何教授,课程指导及规划,以及教学材料等都要各州政府和地方学校研究解决。因此,标准的笼统性影响了其可行性。正如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8]报告指出,绝大多数的州认为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新标准为准则,搞好教师培训、课程设置、课程评估是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新标准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进入大学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但是来自各州的教育主管不能确定所在州已经做好了从高中到大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报告显示,有的州立大学打算对教师教育项目进行改革,也有部分州立大学根本没有进行改革的计划。联邦政府的纲领性计划在具体的运行中出现了偏差,从而影响了新标准的顺利进行。另外,新标准只对数学、英语文学教育做出了规定,对于其他学科没有做相应的要求,因此,各州政府和学校要自己制定相应的要求及考核标准。可以预见,新标准的执行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此次新标准的推行再次证明了任何成功的教育改革除了要有总体上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之外,最重要的还要有如何在实践中贯彻执行的具体步骤和计划,否则在实际教学中的执行就会走样,甚至是流产。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的改革在具体实践中缺乏执行力度,仍有部分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实际上还是推行应试教育:一方面,把学生当做表演的工具,应付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评价;另一方面,把学生当做赢利的工具,成为其赚政绩的机器。因此,教育改革举步维艰。
5.教育改革的支撑体系的思考
教育改革需要完备的支撑体系,否则改革只能是空中楼阁。新标准的实施对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新标准将教学内容向前推行,原来在小学学习的知识现在在幼儿园就要学习,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对教师来说,没有相应的培训体系支撑,他们的转变将会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很多教师和校长可能会另选职业;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学生来说,该转变也是挑战之一。其次,新的标准意味着新的课程设计和教材转变,新旧教材的交替需要财政的支持。再次,由于新标准中的考试大部分是通过网络完成,这要求学校更新换代现有的技术,很多校区需要增加教育技术经费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后,新标准中缺乏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新标准对教师如何教以及如何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美国两大考试SAT和ACT都声称在研究制定新的与新标准相匹配的考试方式,但是新的SAT要到2016年才能出台,在此之前,新标准的评价体系是继续实施以测试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还是引入新的策略还不得而知。由此可见,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一个系统的支撑体系:教师理念转变的培训体系,教材和技术等外在支撑,评价标准的改革及财政的支持。
我国的教育改革可以借鉴奥巴马政府教育改革支撑体系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教师的培训体系,帮助教师从思维和理念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定式考量。我国社会总是批判教师们为“测验而教”,学生们为“考试而学”,而不去追究教师和学生这么做是因为目前我们对于教师的培训支撑不健全,我们的学生评价方式没有相应的调节。教师测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单一,能测量的和能考试的手段缺乏具体实践中的操作支撑。学生评价标准也需要政策和实践的支撑。新的评价标准要帮助教师弄明白复杂学习目标的本质,让教师在教学中感觉到轻松,享受教的快乐。同时,评价标准要具体化,并且传递到学生中,让学生了解合格及优秀表现的标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Center for Best Practices,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R].Washington,DC: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2010.
[2]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Benchmarking for success:Ensuring U.S.students receive a world-class education[R].Washington,DC: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Achieve,2008.
[3]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R].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
[4] KUBOW P K,FOSSUM P R.Comparative education:Exploring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M].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Inc.,2007.
[5] PISA.PISA 2012 results:What students know and can do[R].Washington:PISA,2012.
[6] Gates,B.What’s Wrong with American High Schools—and How We Can Make Them Better.[M].New York:Time Magazine,2005.
[7] NCREL.enGauge 21st Century Skills:Literacy in the Digital Age[R].USA:the North Central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and the Metiri Group,2003.
[8] 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A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R].Washington,DC: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2013.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