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少数民族预科生德育工作初探

2016-04-18

求知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预科民族团结德育

摘 要: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工作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人成才,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正确引导,能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汉族学生相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对于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德育工作。要顺利开展这项工作,这就要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预科;德育;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09

1.预科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际交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小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其中少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性格较为、内向、孤僻等。比如湖北民族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疆籍维吾尔族学生中的多数学生和本民族学生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由于饮食习惯、精神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加之高中以前这类学校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因此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与汉族学生沟通时存在较大困难,由此导致他们大多不愿意和内地学生交流;而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大多不了解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很多时候也不愿意和维吾尔族学生沟通交流。特别是在新疆出现一些暴力恐怖活动之后,由于少数同学不能正确理性看待,因此对整个新疆籍学生都有一种恐惧心理,更谈不上和他们交往。

(2)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触动民族情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如果不触及敏感问题,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少数民族的身 份;但对于宗教问题则表现得更为敏 感。如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宗教信仰目的而拒绝与其他民族的学生相处。一部分中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有其他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不了解,也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容易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冲突。

(3)学生心理。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偏远封闭、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高山草原、峡谷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与传统汉族文化不同。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内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学习之后,这类学生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优越感,而所在的大学和想象中又有所差距,于是在开学的前几个星期心理失衡,心理波动大,出现厌学、旷课、违纪等现象。

2.少数民族预科生德育工作途径的探索

(1)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了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活动,如班级的民族知识竞赛、民族风采月、少数民族十大歌手比赛等。除了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外,我院还开设有政治课,第一学期的政治课主要内容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学期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化解民族矛盾。

(2)以寝室集体为单位开展各项活动。为了打破区域限制,我院根据预科生的民族情况分配寝室。混合编制寝室,对于汉语水平不高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个锻炼和提高汉语水平的绝好机会,能为将来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混合编班分寝室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少数民族预科生全面发展。预科不同于高中,因为不像高中学习压力太大;预科又不同于本科,不会对专业课进行深入的学习,预科阶段的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习相对轻松。在这种状况下,有些预科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以至于有的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要帮助这类学生合理规划将要面对的大学生活,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以引导他们全方位发展。

(4)加强感恩教育。民族预科本来就是国家在高等教育政策方面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的优惠政策,因此,让学生领会国家福利政策,从而开展感恩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教育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等有关职能部门为了新疆籍学生可以去中东部地区的大学上学做了不懈的努力,对新疆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补助和政策上的优惠,这对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更加努力学习以及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和回报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高校思政研究会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分析与德育工作[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1-5.

[2]于林平.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113):165-169.

猜你喜欢

预科民族团结德育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跟踪导练(二)(6)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要让“特殊层次”不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