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要让“特殊层次”不再特殊

2004-03-05宋太成

中国民族 2004年2期
关键词:预科少数民族民族

宋太成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反复强调,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在高等院校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必要的、有效的步骤,是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步骤,是为落实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国家建设重点转移到大西北和大西南,积极进行智力开发,培养各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有力措施,要长期坚持下去。

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民族高等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民族预科教育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预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预科教育无论从硬件到软件、还是质量到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民族地区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02年7月)中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民族预科教育的招生规模,增加对预科教育的投入,加强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深化预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民族预科教育。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变换之后,正当中央民族大学预科部庆祝成立50周年之际,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强烈呼吁:要让少数民族预科这种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不再特殊。他们一致认为:民族预科教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伟大性。21世纪的民族预科教育,必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在质量上有所提高,才能为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为此,他们提出了颇多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民族预科教育,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其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缩小这种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扩大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规模。目前虽然招收预科生的学校有100多所,但很多招生学校每年只招收10~20名预科生;举办预科教育学校的预科办学规模也只有200人左右,尤其是国家民委所属的民族院校预科教育办学规模长期徘徊在200~300人的规模上,远远满足不了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民族预科教育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加快步伐,扩大招生,让更多的普通高等学校都要招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举办预科教育的学校预科在校生要达到500人的规模,有条件的院校要达到1000人的规模,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预科教育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方面的特殊作用。

民族预科教育要扩大规模,就要不断提高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预科教育要发展,质量是关键。数量与质量并重,从高起点、高质量、高素质入手,不断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找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预科教育的新路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改革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

有关部门应尽快修订教学计划,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民族预科教育大纲。教育部曾制定了民族预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到了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现有民族预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教育部应尽快制定新的民族预科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民族预科教材。1995年国家民委组织11所院校的专家、学者编写三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对于当时的预科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教育文化有了飞快的发展,招生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要求。教材建设已成为提高预科教育质量的一大瓶颈。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新的教材,以利于提高预科教育质量。

要提高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就要重视和加强预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不少学校预科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很不合理,后继乏人、断层现象较为严重。要对预科教育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提高他们的待遇,要给他们以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像目前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整天忙于教学,没有进修提高的机会,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是不现实的。

应尽快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办法,各地、各学校只是参照本科生的管理办法自定政策和措施,很不规范。这既不利于民族预科教育的统一、规范管理,也不利于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势必会严重影响民族预科教育、乃至民族高等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尽快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暂行办法》,把民族预科教育的招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结业与升本、教学质量评估等各方面的管理都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预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对民族预科特困生困难补助的力度。民族预科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文化欠发达的边、远、山、少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困难面较大。但依据现行的有关政策,预科学生不能享受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因此,与会代表建议,1、政府应加大对民族预科特困生困难补助的额度和面,保证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2、高等学校对民族预科特困生实行更多的减免学费优惠政策,而这一缺口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以保障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上的困难与不足;3、尽快改革助学贷款制度,使民族预科生凭入学通知书在当地就能得到地方政府的资助或贷款,以减轻学校这一工作上的困难和压力。

成立预科教育学院。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通高等学校发展规模也迅速扩大,纷纷成立二级学院。其中,预科部是在高等院校里少数几个没有成立二级学院的教学单位之一。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科部是高等院校重要而最具特色的教学单位之一,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时地把预科部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已将预科部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贵州民族学院预科部也在近期将预科部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因此,为了统一名称,便于交流,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普通高等学校预科部、民族预科部或汉教部统一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

加快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2002年7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建设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预科教育质量,积极发展预科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国家民委应统筹规划,原则上在每个省、市、自治区选择1~2所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外),集中建设一批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承担培养本地区高等学校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任务。如有条件,不妨试办一所独立的民族预科教育学院。而国家要加大对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投资力度,重点扶持,改善预科教育办学条件,加强预科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控力度,保证和提高预科教育教学质量。

成立《全国民族预科教育研究会》。目前,全国举办民族预科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有100多所,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却很少。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很有必要成立《全国民族预科教育研究会》(或全国教育协会下属的民族预科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学术和经验交流,也可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委培学校与委托学校之间、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互通情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创办《民族预科教育研究》杂志。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工作成了预科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预科教育不同于本专科专业教育,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其研究成果多属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难以找到合适的刊物上发表、交流。因此,预科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渴望创办《民族预科教育研究》杂志,给他们提供一个研究、探讨、交流的园地,促进民族预科教育理论研究的蓬勃开展,促使民族预科教育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稳步健康发展。

与会者一致相信,如果这些设想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实施,少数民族预科这种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将不再特殊,而是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极为得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猜你喜欢

预科少数民族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跟踪导练(二)(6)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