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范生教育见习的任务与目标
2016-04-18蒋爱英
蒋爱英
摘 要:教育见习属于教学观摩环节,由于相关各方认识不足,教育见习一直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教师指导不力、对学生的要求模糊抽象、学生行动盲目随意的现象,从而导致教育见习总体效果差,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师范生专业发展中的有效作用。明确教育见习的任务与目标,能为师范生开展教育见习活动提供行动指南,有效提高教育见习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见习;任务;目标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5
一、教育见习的意义
教育见习可帮助师范生形成职业意识和明确职业要求,使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及所开设的各类专业课程的意义有所认识。通过教育见习,学生有机会亲临教学现场,亲历教学过程,处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之中,学生可亲眼目睹师生的交流方式,切身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实地吸收教学营养,积累感性知识,从而掌握常规教学程序,了解教学改革情况及教师的素质要求,了解班主任工作程序、班级管理的内容及班主任的能力要求,了解相关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该校的教学改革任务和进展情况,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调查研究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育见习的四大任务
1.自主研修相关文献
认真研读《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2011版新课程标准》和《小学(中学,幼儿园)教师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三份材料,并结合见习学校实际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
2.熟悉见习学校基本情况
通过参加实习学校的见面会和细心观察、诚心走访等手段,熟悉学校外部环境、发展历史、办学规模、教学条件、办学特色、规章制度等。
3.课堂教学观摩
全程随堂跟班听课,做好听课笔记,对其中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观摩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这门课程这一阶段(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对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等。
4.班主任工作观摩
通过细心观察、诚心求教等手段,随班见习班主任每日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重点观察班主任在晨读、升旗、课间操、放学、班队活动及突发事件处理等环节的工作,了解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基本任务、工作职责等。
三、教育见习的五个具体目标
1.认知教师职业
职业认知是指导个体从自身知识、经验出发,结合环境因素对目前所从事或即将从事职业的评价和评判,是个人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的基础,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见习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良好时机,因为它是师范生走近教师职业的第一环节,也是培养职前教师的专业实践素养和能力的初始环节。虽然教师职业对于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一般来说对这个职业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自己做学生的印象、停留在旁观者的视角下的认识。而教育见习则应是指导学生以当事者身份、从专业角度来认识教师职业,包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课程价值,领会专业学习与职业需要的关系,认知教师职业特点,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了解教师职业素养标准,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及社会价值,还要理智地认知自我,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与教师职业需求的差异性,以达到使学生明确目标、内化学习需求、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目的。
2.学会观察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几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它包括校园建筑、雕塑、楼道标识、班级文化墙的设计、区角的使用等物质环境,也包括学校校风状态、学校管理特点、班级学风情况等文化环境。教育见习中师范生应细致观察这些内容,并思考这些因素与教育的关系,考察见习学校是如何选择其环境有利因素并将其转化为促进教育发展的能量的。
3.学会观察分析学生
在见习过程中要通过细心观察、跟踪访谈等方式,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特征、交往范围、交往习惯、学习状态等。
4.学会观察课堂教学效果
“观课功”被排在教师“五课功” 之首。 观课是一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常见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课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从真实的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观课是师范生习得课堂教学技能最初级的过程,是教育见习最核心的任务。之所以叫观课而不是传统的听课,一是为了明确身份,即师范生进入课堂是以准教师的身份而不是中小学生的身份,关注的不应该只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如教学策略是否正确,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否有效,学生有何反应等。二是因为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要求观课要带着问题进课堂,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见习师范生而言,可关注的问题很多,包括教师是如何使用教材的,课堂教学由哪些环节构成,怎样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在观察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学会做好观课记录
观课记录是师范生观课的第一手资料,是师范生有效观察课堂教学效果和思考相关问题的具体表现,是课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自己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还是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极其宝贵的财富。观课记录是观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观念、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刚开始见习时,师范生往往不会写观课记录,或者记下的只是教师板书的东西,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因为教师板书得少,师范生在课堂上常常就会觉得无所事事。事实上规范的观课记录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记录,包括课堂教学各环节内容的设计,方法的选择,提出的问题,学生的见解、困惑与疑问,还要记录自己在现场的感受和思考。在现场实录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出共性的东西(如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等,以便在实际应用时能举一反三。
总之,教育见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性学习,短短一周的时间,见习生不需要备课、试教这样明确的操作性任务,而是强调以观察他人的教学行为为主,重视对他人的教学行为的体验。如何开展实践性学习大有学问,这一周的学习情况如何对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无论是管理者、教师还是师范生,都不能轻看这一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学名.对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3,(5).
[2]李 娟,王 燕,崔 鸿.对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的思考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3]杨 跃.师范生教育实习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4]彭丽云.教育见习与师范生职前专业用途力的提升[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