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武术翻译研究
2016-04-18储常胜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储常胜(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武术翻译研究
储常胜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武术翻译研究的现状,探讨武术翻译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主要结论: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应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指导思想,在翻译过程中遵循文化取向原则、平衡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关键词:武术翻译;文化软实力;跨文化传播;翻译原则
跨文化传播是指“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体系的个人、民族和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1]p167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不同文化。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趋于统一。世界在“同化”的时刻,各族人民开始关注异质文化。中国想要走向世界,就要推广东方文化,而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华武术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有助于中国拉近与世界的距离。武术的跨文化传播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条件,其跨文化传播之路是必须、必要和必然的。具体而言,武术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域之间传播武术文化,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应该是术道并存,文化与传播并重。
一、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软实力”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以一国的文化、政治思想和政策为基础,通过吸引而非武力而获得所需的能力,是一种吸引其他国家作为自己盟友或者伙伴的隐形资源。文化软实力无疑注重于文化精神价值的吸引力。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在当前我国打造“中国梦”的国内大环境中,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还是复兴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大力宣扬“中国梦”,号召提升文化软实力,目的就是以文化复兴带动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是宣传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世界人民的“精髓”文化,因为它们也是世界对中华文化形象认知的重要途径。文化软实力涵盖传统文化的多重方面,但中华传统武术是其中当之无愧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武术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但它也折射出深厚的民族特质,是我国传统哲学、文化思维与观念在竞技体育中的反映。当代武术涵盖中国医学、兵学、美学等方面,反映中国哲学中的整体观、阴阳观、形神观等,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体育文化。它集科学性、审美性与哲学性为一体,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民族体育运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它深受西方世界的喜爱与推崇,是我国加强跨文化交际,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助推器。在我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新时期,武术也应该进一步发挥特点与优势,在传承中优化,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有机结合。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大环境下,武术的传播至关重要,而制约武术传播的重要前提就是武术的翻译。但与武术的悠久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华武术的翻译历史十分短暂,尽管有关汉语武学的著作有如汗牛充栋,武术的翻译著作却寥若晨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民族体育运动,传统武术的传播甚至落后于其他国家,我们必须加大对武术相关著作翻译力度,提升其在国际的影响。
二、传统武术的翻译现状
武术的翻译历史相对较为短暂。武术的英译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国际武联以及国内的中国武术研究院;一是专门的出版机构,比如,外文出版社和英国柏树图书公司;一是旅居海外的华人习武者以及在香港地区出版的中国功夫系列丛书。[2]p58从时间顺序来看,可追溯的武术英译最早应是李小龙1963年翻译的《中国基本拳法》。国内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武术的翻译简史如下表1所示:
表1传统武术的翻译现状
从对武术翻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重技术层面,轻文化内涵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不仅包含门类繁多的技术类别,还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在许多中国典籍中也孕育着朴素的武术哲学思想。比如,《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反映了古人的武术精神与个人品质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易经》中还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之句,说的是“君子应整治兵器,以防不测”。这和现代人习武为健身、防身的观念非常一致。武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武术的翻译过程中,对于武术文化精神的翻译却少之又少。武术翻译的内容可以分为竞技翻译与文化翻译。文化翻译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武德翻译、武术技击理论翻译、武术谚语翻译、武术影视文学翻译、武术医学翻译、武术哲学翻译等。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是其中蕴涵的文化内容,那正是武术具有不朽生命的动力源泉。
2.官方重竞技,民间重传统
按照组织者不同,武术翻译分为官方翻译和民间翻译。官方翻译主要指由政府组织和资助的翻译活动,在官方的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更多注重竞技类武术翻译,忽视对传统武术的翻译。竞技武术正式出现在20世纪50代以后,隶属于竞技体育范畴,是由政府出面组织,以竞技武术为形式的国际武术比赛。国际武联以及国内的中国武术研究院编写的著作大多针对竞技类武术特点,如《国际武术教练员培训班教材》等。民间翻译是指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翻译活动。武术翻译初期的活动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但是到了80年代以后,官方翻译占据主导,成为武术传播的主流。但官方翻译过于侧重竞技类运动形式,对于传统武术重视不足。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指流传于民间的拳种流派。以太极拳和咏春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在外国影响广泛,群众基础深厚,但它们的翻译缺乏规范,其原因在于官方没有提出统一的翻译标准和指导原则。
3.翻译选择以现代武术为主
从历时的观点分析,传统武术可以分为古代武术、近代武术和现代武术。虽然武术历史悠久,但武术翻译历史却相对较短,距今不过50年。武术翻译始于个人翻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从事武术的传播与翻译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武术的国际化道路也正式开始。从翻译内容的选择上,类型较为单一,翻译的对象选择多是现代武术竞技类项目,古代与近代武术典籍鲜少有人涉足。造成古代武术典籍翻译缺失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对于武术的国内传播重视不足和官方与民间对于武术对中华民族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根源在于文化自信意识的缺乏。
从对以上武术翻译特点的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武术翻译尽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在翻译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取决于我们对武术本质的定位。武术不仅仅是一种竞技形式,更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武术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不能清楚认识其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本质,我们对于武术翻译的研究必然是孤立而片面的。而当前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立“文化翻译重于技术翻译”的理念。只有真正转变意识,全面客观地评价武术及其翻译,武术才能真正做到“走出去”,承载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命。
三、武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1.从国内传播到国际传播的过渡性
武术具有鲜明的交际属性,武术的传播主要体现为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而前者的传播效果极大地制约着后者的质量。目前,我国武术的国内传播尚属于浅层次传播,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不高,人们对于武术的了解往往局限于技击格斗,对武术文化并不知晓。在国内,只有个别拳种如太极拳、咏春拳等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很多流派甚至濒临灭绝。国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也必然阻碍其国际化道路,因为武术的国际化道路需要大量的专业的、跨学科的翻译人才。正因为如此,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历史也并不悠久,1936年中华武术在柏林奥运会上的首次亮相,从而正式开启了其跨文化传播之旅。但是国际武联下属的一些会员国和地区并没有实质性的群众基础。另外,武术概念在国外也比较混乱。武术国际传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其在我国当前国际化大环境下的文化原则已经不相匹配。人们必须迫切认识到武术的国际传播意义,它不仅是一项单一体育运动的推广,还关系到国家的外在形象,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2.武术翻译过程的文化选择性
武术的本质属性即具有交际性。武术跨文化交际的内涵是指武术的传播者利用一定媒介向它国传播对象传递武术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分别是: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的共享。[3]p113而武术的翻译是此三方面的核心,动态的表现出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武术的翻译过程必须综合考虑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因素。武术的翻译生产就在于对技术翻译和文化翻译的选择,对于生产内容的侧重体现了译者的主观价值取向,但其翻译生产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或是政府层面的政策指引。传播是社会行为的体现,直接受到上层建筑(国家,政府政策等)的影响。而翻译的消费是三方面的最终环节,是检验生产和传播的终端,对于生产内容的选取和翻译方式的选择最后决定了翻译内容的可接受程度。在武术的翻译过程中,生产应体现文化关系,信息传递受到翻译策略方法的影响,而消费的效果也同样制约翻译的原则。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向影响着生产,而李小龙选择翻译《中国基本拳法》正是源于国外消费群体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巨大渴求。
3.武术文化的西方接受性
武术翻译的信息多方位、多层次,包括技术翻译和文化翻译,而目前对武术文化方面的翻译尤为不足。武术理论吸收了兵、道、儒、墨、医等多流派的思想,武术蕴含深厚的哲学原理,如五行、元气、阴阳互根、四象、两仪等。[2]p60武术著作与其他应用型翻译类型的最大区别在于武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又受到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武术著作的翻译过程有诸多文化障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与西方的格斗术有着本质不同。西方格斗,如拳击等,是纯粹技法性运动类型,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内涵,其翻译过程主要在于词汇理解的层面,较少涉及文化信息的传达与转换。而翻译武术著作时,译者如果不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翻译时会有难以弥补的意义缺损。以“太极拳”的翻译为例,太极拳“是以儒道家思想为基础,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术、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等所创立的拳术”。[2]p60太极拳中的诸多术语,诸如阴阳、虚实、丹田等也是中医的基本用语;太极拳的动作术语,如金鸡独立、玉女穿梭、金蛇缠柳等大量运用典故,又或借助中国传统人物、动物意象,增强形象性与生动性;太极拳中还有许多术语,如阴阳掌、抱元守一等借用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哲理概念,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在翻译太极拳时,译者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让西方人最好的理解这些术语的确切含义又不失原文的韵味,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意识到他的翻译过程是两种文化的建构,而其中最主要的一方是原语文化。武术的翻译过程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而原则确立的前提是译者对自身传统文化使命的清晰认识。
四、中华武术传播的翻译原则
1.文化取向原则
武术翻译必须坚持文化取向,这是由语言与文化关系决定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是文化的符号体系。文化是任何语言的基础与生命的根源。武术是具有独特语言体系的一种文字表达,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王亚慧把武术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器物文化主要包括武术的技术体系、服装、器材等;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武术组织与管理体制、技术等级制、武术段位制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武术的哲学思想、观念、价值观等。[4]p11目前,我国在武术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武术精神重视不足,只重视技法的教授而轻视价值观念的传递。只有坚持武术翻译中的文化取向,才能改变武术翻译中的不理想状况。而坚持文化取向,则要求在武术翻译过程中坚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上世纪90年代,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是指处在一种文化之内的人们要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意识,了解其发展历史,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中国武术以其独特魅力广受世界人民的青睐。国人要热爱传统文化,相信武术有利于我国国民精神的宣扬推广,兼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5]p37
2.平衡原则
平衡原则是指译者在武术著作的翻译过程中,力争做到平衡输入语信息与目的语信息。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平衡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既要保证信息输入的准确与充分,又要考虑信息输出的可接受程度,防止过量传输或是输出不足。平衡原则的提出,源于对武术翻译过程中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讨论。事实证明,无论从翻译目的,或是读者接受来看,要使中国文化在西方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保持民族特色。武术翻译的目的是弘扬中华武术以及哲学思想,如果舍本逐末,翻译就会失去原有意义,而且,当今世界的读者也期待异质文化。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渗入,读者的接受能力也不断提升,理解一定异域文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民族化的翻译思路并不代表全盘中化,翻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际。武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翻译过程存在实际困难。武术术语自身的不规范、术名不统一的现象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一定障碍;武术的浓厚民族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世界人民的理解。因此,译者也可以适当借用西方竞技用语,降低理解的难度。比如,一些译者在翻译太极拳术语时会借用西方拳击比赛中的用语,这也不失为一种平衡方式。但译者应把握适度原则,“平衡”的概念是动态的,随着双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平衡标准也随之改变;随着武术文化广为人知,民族性应该逐渐凸显。
3.社会性原则
武术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性决定了其翻译过程必须遵守社会性原则。社会性原则体现为翻译活动是社会性行为,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关联的行为。而社会性原则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翻译传播的社会性。武术的翻译目的在于传播,而传播的方式依赖于出版机构、广播电视、武术机构等。因此,武术翻译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机构的需求,从翻译内容和方式选取上尽量确定受众背景,贴近大众传媒的接受度。二是传播对象的社会关系。译者的时代与个人背景,价值观念与翻译动机等是翻译生产的前提,而受众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他们接受程度的要素。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历史与时代的关系,罔顾文化之间的隔阂,翻译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综括全文,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目标是在目的语文化中建构新的文化意识形态,推动文化软实力,飞扬现代中国梦。因此,武术的翻译是全局化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政策支持,而译者的视野要更多地扩展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中,重视传统价值观的输出,具有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同时兼顾目的语文化的接受程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国际化之路,将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罗新星.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 2011,(2): 167-170.
[2]罗永洲.中国武术英译现状与对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4):58-63.
[3]段红萍.社会传播学视角下的武术翻译[J].外国语文, 2011,(1): 112-115.
[4]王亚慧.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层次与跨文化传播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11-17.
[5]崔英敏,黄聪.跨文化传播:武术文化传播发展的新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7): 36-40.
(责任编辑:魏登云)
A Study of Wushu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U Chang-s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quo of the study of Wushu translati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Wushu translation, so as to find out the solution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Wushu transl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promot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Wushu transl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culture-orientation, balance and soci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Wushu translation; cultural soft pow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ng principle
作者简介:储常胜,男,安徽潜山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理论。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1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