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6-04-18葛爱荣郭金花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60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葛爱荣,康 倩,郭金花(.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60)



场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葛爱荣1,康倩1,郭金花2
(1.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2;2.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摘要:文章采用DRM范式,设计了2(认知方式:场依存、场独立)×3(词汇类型:学过词汇、未学词汇、关键诱饵)二因素混合设计,旨在考察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不同认知风格的被试在错误记忆上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认知风格的被试,其错误记忆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差异,两种认知风格的被试其正确再认率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区分未学习过的词汇和关键诱饵正确程度方面:场独立型被试在学习词汇、未学词汇和关键诱饵的识别上存在明显差异,场依存型被试对于学习词汇和未学词汇的区分程度差异并不明显。

关键词:关联效应;DRM范式;认知风格

人类的记忆不能对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完整保留并复刻,而是会在回忆某些事件时与实际情况发生偏离,即所谓的错误记忆。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打下基础的是Ebbinghaus的定量研究,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错误记忆。自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Roediger和McDermott首次创立了实验室研究错误记忆,并借助DRM范式,进行了大量有关错误记忆的研究以来,便引发了对错误记忆研究的热潮。DRM范式操作简单,是一种被广大研究者普遍采用的关联效应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各种变量进行控制并不断加入新的变量进行比较实验,各种实验结果都让我们在对于关联性错误记忆的相关问题的了解上有了更新一层的认识。文章主要是从场独立和场依存的认知方式来对DRM范式的错误记忆进行实验和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了解场依存和场独立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同时研究两种认识风格在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特点并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以期为减少或避免错误记忆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

1错误记忆的相关研究概述

1.1错误记忆的含义

错误记忆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记忆扭曲的现象,人们会回忆或再认那些没有出现过的事件,或者对经历过事件的错误回忆。[1]

1.2研究演变过程

早前的记忆研究主要涉及正确记忆方面,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非常少。弗洛伊德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了有关错误记忆的研究,他将错误记忆归于记忆障碍中,并且把记忆障碍划分为遗忘型和虚假型,弗洛伊德认为虚假记忆就是在记忆的提取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导致患者不能正确再认。[2]不过弗洛伊德的研究仅仅只是临床观察症状,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试验和测量。对错误记忆现象最早的研究开始于Bartlett,他在1932出版的巨著《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中记录了一系列关于记忆的实验研究[3-4]。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关错误记忆的研究有了飞速的进展,Deese在1959年发现关于单词的错误记忆,并将这种错误归结于由于编码时的记忆连接错误造成。1971年,Bransford和frank设计了考察记忆构建的特征的试验。

1.3错误记忆的研究方向

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实验室中严格控制变量,对词汇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如DRM范式和无意识知觉范式[5]。另一研究方向是关于事件的错误记忆方向,这样的实验包括误导信息干扰范式、KK范式等。现代用于阐述错误记忆的理论模型主要有监测理论、双加工理论、模糊痕迹理论,还包括内隐激活反应假设等。

1.4关联效应

研究错误记忆,就不得不提到关联效应,所谓关联效应就是指某个单词如果与之前学习过的单词在意义上有较强的联系,那么该单词可能被被试错误地判断为是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单词[6-7]。试验中,被试先学习词汇,接下来在测试阶段被试对学习过的词汇进行再认。测试阶段,被试就需要对学习过的词汇和关键诱饵进行区分。在这个阶段,被试可能会遵循关联效应的原则,将学习过的有密切联系而又不是学习词汇的关键诱饵当作是学习词汇。例如,依次给被试呈现“冬天、冰雪、霜冻、感冒”等学习过的词汇与“寒冷”(学习过的词汇)有关的词汇,被试就可能有较大几率将这些关键诱饵判断为学习过的词汇。

1.5场认知风格

20世纪40年代,威特金首先提出场认知方式,又被称为场独立-场依存的认知方式。场独立和场依存的个体在行为方面各有不同,但是二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各有其优点。因此,探讨认知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实验研究

2.1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DRM范式,通过“镶嵌图形”量表划分出场独立-场依存的认知方式的2种被试,考察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基于DRM范式下错误记忆各自的特点及二者是否存在差异,并为研究了解错误记忆提供依据。

2.2实验方法

2.2.1研究被试

本研究选取贵州师范大学本科生30名作为被试,其中男女各15人。要求之前未参加过类似的试验或者距上一次参加有半年时间间隔。

2.2.2研究程序

2.2.2.1被试分类

将“镶嵌图形”测验量表分发给被试,被试按要求阅读指导语部分。被试了解指导语后报告主试。主试表示开始并计时,被试即开始做测验,主试控制被试的时间并开始计时,5分钟后让被试停止测试。按照修订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并根据分数区分出场依存被试和场独立被试。

2.2.2.2进行错误记忆测验

将被试安排使用计算机软件测试其错误记忆,实验证实开始阶段,被试坐在计算机前,按“Enter”键进入测验程序,根据屏幕上呈现的指示语进行DRM范式错误记忆实验,试验开始前会告知被试最后有记忆测验。

1.屏幕中央首先呈现一个“十”字形注视点,被试注视500ms后注视点消失,屏幕开始陆续呈现一系列汉字词:

a.每个词呈现500ms,两个词的间隔时间为500ms。

b.每组词的间隔时间为2000s,要求被试认真记住看到的每一个词。

2.在十个词汇依次呈现完后,屏幕中依次呈现各种算式,每次一道,要求被试进行简单的两位数加法计算,持续60s。

3.分别将8个学习过的词汇表和8个未学过的词汇表中的第1、4、7、10项,以及相对应的16个关键诱饵混合在一起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词汇是否是刚才学习过的,如果是,按“Q”键,否则按“P”键。

2.2.3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用于测量场认知方式的打印“镶嵌图形”测试量表,每份共4页。

实验仪器:计算机以及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

2.3实验设计

采用2×3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第一个自变量是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两个水平;第二个自变量是项目类型,分为学习项目、关键诱饵和无关项目三个水平。认知方式和项目类型是自变量,被试的再认成绩是因变量,还有学习过项目的正确再认率、关键诱饵的虚假再认率和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率。

2.4实验结果

表1不同认知方式的被试DRM范式错误记忆正确和错误再认率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被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显著性水平为0.05。

由表1可知,场独立型被试和场依存型被试的正确再认率基本相同,虚假再认率和错误再认率场依存型被试均高于场独立型被试;场独立型被试的正确再认百分比明显高于虚假再认百分比和错误再认百分比,而场依存型被试的正确再认百分比和虚假再认百分比却没有明显差别,但场依存型被试的错误再认百分比高于场独立型被试。

表2不同认知方式的被试DRM范式错误记忆再认率的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方差分析结果为a.F=0.001,df=18, P=0.975,P>0.05,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在正确再认一项不存在显著差异。b.F=3.315,df=18,P=0.085, P>0.05,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在虚假再认一项不存在显著差异。c.F=0.118,df=18,P=0.736,P>0.05,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在错误再认一项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1不同认知方式被试DRM错误记忆的再认率

由图1可知:观察场独立和场依存两条折线可以发现,两条折线从正确再认百分比到虚假再认百分比最后到错误再认百分比依次下降,走势大致相同,但场独立型被试的测试结果折线较高于场依存型被试。

3讨论

3.1两种被试再认率讨论

两种认知风格被试的DRM范式错误记忆的再认率详见表1,从表1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两种认知方式的被试正确再认百分比差别不大,分别为72.3%和73.75%,所以两种认知风格的被试在区分学习过的词汇这方面的能力不相上下。

2.场独立被试的虚假再认百分比为42.25%,场依存被试的虚假再认百分比为74.75%,可见场依存被试将关键诱饵判断为学习词汇的几率高于场独立被试,他们更倾向于把关键诱饵当成学习项目。

3.场独立被试的错误再认百分比为16.25%,场依存被试的错误再认百分比为34.25%,在错误再认率这一项上场依存被试也高于场独立被试,说明场依存的被试更容易把无关项目(未学习词汇)判断成已学习过的词汇。

3.2再认率横向比较

1.场独立被试的正确再认率为72.3%,高于其42.25%虚假再认率,说明场独立被试能够有效区分出已学词汇和关键诱饵,同时其错误再认率仅为16.25%,可见场独立被试也能清楚地判断出未学习词汇。

2.场依存被试的正确再认率为73.75%,其虚假再认率为74.75%,二者相差不大,这说明关联效应的影响在场依存被试的身上更为明显;与此同时,场依存被试的错误再认率为34.25%,可见场依存的被试将试验中出现的大部分词汇都判断成了已学习词汇。

3.3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不同认知风格被试DRM范式错误记忆再认率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

1.两种认知风格被试正确再认率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0.001,df=18,P=0.975,P>0.05,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在正确再认一项不存在显著差异。

2.两种认知风格被试虚假再认率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3.315,P=0.085>0.05,场依存和场独立被试在这一项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3.两种认知风格被试的错误再认率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0.118,df=18,P=0.736,P>0.05,场依存和场独立被试在这一项仍然不存在显著差异。

3.4场独立与场依存被试DRM范式错误记忆分析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场依存被试的正确再认百分比、虚假再认百分比和错误再认百分比总体上都高出场独立型被试,但是二者这三项的方差分析结果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的正确再认百分比相差不大,说明二者对于已学词汇的正确再认能力基本一样;而场依存被试的虚假再认百分比比场独立被试的高出32.5%,虽然二者在这一点不存在显著差异,仍可以看出场依存被试在区分关键诱饵时比起场独立被试更容易将其错以为是已学词汇,更容易发生错误记忆现象。并且场依存被试的对于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率比场独立被试要高,场依存被试将无关项目判断为学习项目,关联效应在场独立被试身上效果较场依存被试弱。

综上所述,即使场依存和场独立被试的正确再认率、虚假再认率和错误再认率都有所不同,但三项的方差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系大部分人的认知风格介于场依存和场独立之间,试验所选被试也是如此。我们的测验虽然筛选出了被试的认知风格,但量表选出的是介于场依存和场独立之间但略倾向于其中一方的被试,所以方差分析结果明显差异。若想进一步考察两种认知风格的被试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和特点,需要明确筛选出标准的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才能有明确的试验结果。

5结论

本实验分别对场依存和场独立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的被试在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测验发现:

1.不同认知方式被试在DRM范式错误记忆方面存在差异并不明显,场独立被试的正确再认率高于其虚假再认率,且错误再认率较场依存的被试低。

2.场依存被试的正确再认率与虚假再认率之间差异不明显,且错误再认率较场独立被试高。

3.DRM范式下的错误记忆存在关联效应,场依存被试受关联效应的影响比场独立被试的大。

可见,在判断关键诱饵一项,场依存型被试的虚假再认率百分比高于场独立型被试,关联效应在场依存被试的身上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周楚,周梅花.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4, 10(1):3-8.

[2]孟文.预警、注意状态对不同认知方式者错误记忆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0.

[4]Bartlett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5]周楚,杨治良.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J].心理科学,2004,27 (4):909-912.

[6]杜建政,杨治,鲁直.关联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9, 22(4):310-313.

[7]何海瑛,张剑,朱滢.DRM范式的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8(3):6-10.

(责任编辑:娄刚)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Field Cognitive
Style on Error Memory

GE Ai-rong,KANG Qian,GUO Jin-hua
(1.Zunyi Normal Schools educate scientific institute,Guizhou, Zunyi 563002;2.Zhejiang sea institute,the Zhejiang Zhoushan,316022)

Abstract:By means of DRM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 dual mixture design of 2×3,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error memory of subjects with two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field-dependent and field-independent. The result shows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show different features or discrepancies in error memory; the right cognition rates of the subjects are almost the same, and their main differences are as follows: the subjects with field-independent style show salient variation in the cognition of learned vocabulary, unlearned vocabulary and critical lures whereas the ones with field-dependent style show no salient variation.

Key words:relevant reflection; DRM moel; cognitive style

作者简介:葛爱荣,女,山东菏泽人,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20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0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