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教学误区探析
2016-04-17邹华儿永泰县城关幼儿园福建永泰350700
邹华儿(永泰县城关幼儿园,福建 永泰 350700)
幼儿园绘画教学误区探析
邹华儿
(永泰县城关幼儿园,福建 永泰350700)
针对幼儿在绘画表征过程中出现“不会画”“不想画”和“画不动”的现象,辨析当前幼儿园绘画教学的误区在于教师过于追求活动形式的新异,忽略有效性;教师自身对幼儿园绘画教学的理解过于片面,导致评价标准单一、表征手段单调。从幼儿学习和发展有效性的角度,教师需要厘清示范和范画的概念、关注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积极开拓绘画教学的多种渠道,使幼儿在绘画中身心浸润、真正感受到艺术活动带来的审美与快乐。
幼儿园;绘画活动;绘画教学;误区
幼儿园绘画活动旨在为幼儿提供情感释放和经验表征的平台,是幼儿使用笔、颜料等工具材料来组织思想、了解自身和世界的艺术表征活动。但是在实施幼儿园绘画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幼儿在绘画表征过程中常常出现“不会画”“不想画”和“画不动”的现象,幼儿绘画表征的现状和教师活动预设之间常常出现落差。是什么干扰了幼儿绘画的动机?教师在绘画形式与材料上的改变,能否有效促进幼儿绘画经验的积累和绘画水平的提高?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体验?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幼儿绘画活动时存在以下误区:
一、活动形式求新求异,忽视教育实效
《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提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为了规避“模仿”之虞,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画表征之前,应大量地运用图片、录像资料或多媒体引发幼儿欣赏和讨论,摒弃以往按照单一范画让幼儿模仿的旧观念。这种不动笔墨、光动嘴皮的教育行为,由于缺乏教师的推助,难以帮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有效的支持。部分教师误将形式上的精彩与开放、多元的理念划等号,常常在幼儿绘画表征之前,提供制作华丽的课件,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由于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在引导时,课件画面切换过快、停留时间短,既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去消化理解所看到的信息,也没有借助提问或者实物的感知,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在这种形式的引导下,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真正理解消化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无法建立新旧经验的链接。
二、活动指导单一片面,忽略表征手段的多样化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由于遗传因素、发展速度、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的不同,每个幼儿在绘画表征水平、方式上呈现的状态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指导中,要走出以往单一靠线条描摹物体轮廓的禁锢,不要忽略色彩、形状等多种绘画元素带给幼儿创造想象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教师应站在艺术的层面,对幼儿多元的表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引导长期以来停留在注重技能传授的模式上:教师不善于关注幼儿对绘画表征对象已有的感知经验,活动内容信手拈来;教师追求统一的线条与结构,不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为了摒弃“重技能轻体验”的旧观念,落实《指南》精神,把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作为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要走出以往对绘画形式的理解过于单一片面的误区,从幼儿感兴趣或熟悉的事物中选取指导的契机,善于运用语言导趣、激趣,活动引导尊重幼儿主体性体验。师幼互动的重心从“画得像不像”“怎样画更像”的结果导向式提问,逐渐向过程导向性提问转变。
三、活动评价主观,缺乏审美与情趣
《指南》艺术领域提出:“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的评价中,不宜用自己的喜好和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要忽略幼儿创造想象活动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严求其形”,评价过于关注“怎样画”和“画怎样”。如中班绘画活动《功夫熊猫》在“展示作品、交流评价”环节教师提问到:“怎样才能把熊猫画得更像?”并指着一幅幼儿的作品:“这只熊猫画得很好,但是老师还要提一个建议,熊猫的耳朵要画得小一些?”从教师的提问可以看出,教师对此次活动更多聚焦在熊猫的结构比例和绘画步骤,“像”成为绘画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结果导向式的评价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过于注重工具价值的绘画活动缺乏了情趣,在这样评价体系主导之下,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萌芽终将泯灭。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部分教师仅仅从字面上生搬硬套了《指南》的字眼,片面追求绘画教学形式上的热闹,忽略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忽视了绘画活动带给幼儿的创生性体验。那么教师应如何使绘画教学走出工具价值的误区呢?
首先,明晰示范和范画的概念,给予有效推助。《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学科教育卷》中对“范画”的解释是“范例的一种,是在幼儿绘画时起示范作用的图画,是一种‘临摹式教学’的教具。”而示范则是一种教学行为,是教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肢体动作。“示范”不等同于“范画”,在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完整的范画让幼儿机械地临摹,但也不能否定示范的价值与意义。当绘画表征的内容是幼儿不经常接触的对象,或表征对象的形态特征较为复杂时,教师适时、适当的示范讲解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绘画表征的方法和要领,更好地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与水平。
经过课题研讨,教师将绘画活动《功夫熊猫》的重点定位在对动物拟人化动态的表征上,凸显“功夫”。教师准备了拼贴组合教具“大圆小圆”,分别代表熊猫的头、身体、四肢。在导入环节,教师结合电影中表现“功夫”的视频片段和幼儿的讨论交流,拼摆大圆小圆,将一只只不同动作、憨态可掬的熊猫跃然纸上。示范讲解后,教师撤掉了范例,幼儿根据脑中的表象进行回忆和再创造。绘画过程中,幼儿虽然有窃窃私语和自言自语,但大多交流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话题或《功夫熊猫》电影中的情节,绘画作品中的熊猫在动作形态上各不相同,有的幼儿还发挥想象力,画出了房子、树林等场景。在本次绘画研讨观摩活动中,教师使用了拼贴组合的示范方法,为唤醒幼儿已有经验搭建了一个适宜的支架;而阶段性的示范方法,避免了幼儿生硬地临摹。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灵活运用不同的示范方法,既能帮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掌握绘画对象的主要特征,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关注已有经验的衔接,实现有效引导。对学龄前幼儿而言,绘画是他们综合许多不同的经验,创造出新的、个性化的独特事物的过程。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已有经验,投入到个性化的创造表征,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生活是绘画的源泉,绘画的许多要素,如色彩、点、线、面、对称、比例等都可以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因此,教师在确定绘画活动的内容时,应更多地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已有经验的内容。教师要经常带幼儿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的千姿百态,激发创造热情,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教师要善于抓住时令、节庆和主题活动的契机,以幼儿平时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为契机,开展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美的感受、表现能力。
再次,运用游戏性语言导趣,激发创作热情。绘画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应尊重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让美术创作真正成为幼儿认识世界并表达对世界理解的一种手段。在幼儿的眼中,所有的事物就像他们自己一样有情感、有生命,这是他们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幼儿这种自然的属性,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营造游戏的氛围,引导幼儿在画中乐、乐中画。教师运用游戏性的语言,可以巧妙地将幼儿从机械的涂抹带入创作的情境。如在《美丽的夏装》活动中,教师以“娃娃家需要给宝宝增添凉快的夏装”为题,在绘画活动中融合装扮游戏的元素,幼儿绘画表征的成果,成为后续活动中装扮游戏的道具。由于幼儿绘画表征是由幼儿自身游戏的需求引发的,因此在绘画活动整个过程中,扮演成“妈妈”和“时装公司”的幼儿一起画画、制作美丽的服装给“孩子”和娃娃穿。幼儿感觉是在游戏,而不是在学枯燥的装饰画,没有压力,没有任务,至始至终都很轻松、快乐。
最后,突破线型模式的束缚,关注绘画的多元表征。幼儿绘画教学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要求幼儿关注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仅表现出共性,更重要表现个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美术素养,走出以往教学中单一地靠描摹线条、填涂颜色表征的误区,引导幼儿关注绘画中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关注更多样化的绘画表征方式。如在《画味道》活动中,教师先通过PPT回放幼儿品尝酸、甜、苦、辣等各种食物味道的小视频,使平素看不见、摸不着的味道变得可视;再通过简短的交谈,引发幼儿回顾已有经验和情绪情感。由于这一活动是引导幼儿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体验来绘画的,所以幼儿显得无拘无束,不同的幼儿所表现的画面内容和形式明显不同,有的用抽象的图案来表示、有的用大胆的色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些作品都非常生动且富有个性。整个活动从直观感受到情绪激活,由视觉、味觉刺激引起兴奋,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快感,幼儿在情绪推动下有了创作的愿望,表现出富有创意的多元表征。
[1]潘慧娟,景秀琴.幼儿教师绘画教学行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9).
[2]张燕君.幼儿绘画活动中示范策略的探讨[J].早期教育,2015(3).
(责任编辑:闽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