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体会用情温暖

2016-04-17陈贺

奋斗 2016年2期
关键词:树人农村基层第一书记

陈贺



用心体会用情温暖

陈贺

2015年9月,通往明水的哈黑公路建设正酣,沿途颠簸,我的心也随之有些忐忑。做记者5年了,走乡入村的次数不算少,但这次与以往不同,作为驻村任职的“第一书记”,一路上却始终难以平复内心的波动。作为选派到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的“第一书记”,我要面对的是,如何尽快融入农村、扎根农村,如何帮扶建立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实事,任务艰巨,如履薄冰。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做好基层一线工作要时刻惦念着百姓的疾苦,多到村巷想问题,多与贫困群众交朋友。到任没多久,走访农户、统计调研便是我的第一个课题。“儿子小脑萎缩瘫痪在床,一个月至少要花1000多元的医药费,为给孩子治病,今年50多岁的邢大叔债台高筑”;“72岁的赵大爷是个老党员,已有近50年的党龄,原本日子温饱,但他患有脑供血不足,每年所需的医疗费用,却让这个家庭入不敷出。”用农户的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目前,国家和省里虽然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但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仍居高不下。在农村基层,类似“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比较突出,由于医疗保健知识的匮乏,一些农民群众往往都是小病扛、大病拖,年长日多,久治难愈,不堪重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换言之,精准扶贫的关键是找对致贫原因。只有通过分析这些原因进行精准定位,有的放矢,才能为农村基层民众实施行之有效地帮扶,进而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走访中,我结识了赵大娘,她今年72岁,在一次意外的晕厥后,双眼视力急剧下降,只能看到事物轮廓,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几年来一拖再拖。她跟我说,听说村头今年修路了,真想亲眼去看看变成什么样了。看着她那模糊而又充满期盼的眼神,我有些哽咽,并下定决心尽可能帮助她完成这个梦想。经统计,村里还有10余位患有眼疾的老人。

带着老人们的期待,我回到哈尔滨,开始查找各类能提供眼科手术援助的公益组织和团体,并审慎查阅它们的背景,确保其合法性和可靠性,最终中国狮子联会哈尔滨阳光服务队进入了我的视线。经协商,该组织承诺出资为村里的老人治疗眼疾。随后,我们多次“碰头”,研究治疗方案的细节,考虑到患病老人的年龄都已在60岁以上,单程5个小时的车程太过疲劳,于是我们决定,先协调眼科专家到村里义诊,分析病情,再安排老人到哈尔滨做进一步的治疗。然而由于乡卫生院医疗设备条件有限,我们又不得不携带小型诊疗器材前往。2015年12月11日,眼科专家在树人乡卫生院进行了义诊。15日,5名患有白内障的老人在哈尔滨免费接受了手术。17日,几位老人在医院进行术后揭纱仪式。摘去纱布,老人们视力恢复明显,重见光明,看着他们与亲人幸福相拥,我的双手也一再握的更紧。老人一再感言,“小伙子,这回终于看清你了,忘不掉了!”75岁的马大爷格外激动,还代表大家读了感谢信。可遗憾的是,赵大娘在确诊为白内障后,由于身体原因没能抵达哈尔滨进行治疗。

几位老人手术的成功给予了我心底从未有过的慰藉,同时,农村基层普遍存在的“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现象,也给了我更多的启示,为接下来的扶贫工作明确了方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民众的生活难题各不相同,只有不断地走访摸底,问“需”于民,才能制定出精准的扶贫方案,让民之所需与惠民政策相得益彰,让困难群众破除壁垒,更多地享受到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红利。

(作者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摄影部记者、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树人农村基层第一书记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我的第一书记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