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理论视域下的“品社”课程教学

2016-04-17陈善锦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社品德交流

陈善锦

(大田县均溪中心小学,福建大田366100)

对话理论视域下的“品社”课程教学

陈善锦

(大田县均溪中心小学,福建大田36610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性课程,我们可以从道德教学预期、道德感悟激活、情景有效维持以及生成育德机制开展对话教学活动,师生与文本通过多维对话教学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对话理论;品社对话教学;预期;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综合性课程,品社课程无疑是编者、文本、师生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开展多维对话活动的教育产物。巴西现代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1]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感召下,品社课程教学务必跟进时代潮流,从培养健康的人格素养、独特的探究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让稚嫩的学生从小学会“对话”,为此,笔者分预期、激活、维持和机制四个阶段对品社课程的对话教学进行探究。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把握道德教学预期

课标认为,“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面对图文并茂的教科书,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师要认真对话文本,了解课程要求,努力挖掘文本里的每一个单元安排的若干个主题的内涵,依据文本知识点,确定对话主题,生成教学预期,明确教学目标。每一个主题里有简单明了的叙述、耐人寻味的活动材料、引人深思的精美插图、提纲挈领的小栏目等,显示的都是社会与生活的知识,都是引发对话的素材。一幅图能引出一条线索,一个活动材料提供的是一种品德养成的方法,一个小栏目隐含的是一种思想。教师对话文本要从整体和内在逻辑上把握文本,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师平静地与文本“交流”,不停留在文本关于社会文明现象分析上,而是创造性地用文本,把自己的智慧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文明”是以“野蛮”作斗争的结果,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养成良好习惯造就美好人生。结合文本的文明素养分析,从现实社会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导入,教师结合对文明史的认识设计教学活动,这种对话体现教师的情感、经验、智慧,克服教师忽视品德教学意义,杜绝空口无凭、信口雌黄的教学现象发生,提高教师的预期能力。教师对文本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设计出与学生的生活重合的教学内容,为充分有效地激活文本知识、激活学生的道德感悟做准备。

二、教师与学生对话,主体道德感悟激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决定了它是“学”的课程而不是“教”的课程。[2]保罗·弗莱雷认为:作为教师,我的职责是赞成学生拥有比较、选择、决裂和决定的权利。[1]在品社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首要的任务是与学生互为师生,共同寻找“真、善、美”,创建和谐课堂,自然感悟,建构平等教育。师生间只有彼此平等,才有“说”和“听”的可能;师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下,才能“说自己的话”。[3]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向文明”对话主题可以是“如果没有了电灯(手机、电视、汽车等),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教师组织学生对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教师对文本的感悟,一般要比学生深刻,因此,在教师单体与学生群体交流时,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评价,还应注意了解学生课前自学及收集资料等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情况,以达成师生心理资源的互补和共享,生成心灵感应,用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本单元课程教学时,通过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庆典片段并了解科技成果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堂对话,“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科技是把双刃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的教学活动水到渠成。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主动转化角色,教师的导向思维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教师依据有效的对话及时修正活动计划、提供交谈资讯、为情境维持生成新策略。

三、学生之间对话,教学情景有效维持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获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同时尊重并积极回应他人的质疑,并帮助同伴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态度”。因此,品社教师要特别注重强化品社课堂小组交流的对话机制建构。组织小组交流,教师要加以指导。先对小组对话交流提出要求,小组的每个同学要积极发言,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在课堂充分展示与交流的基础上,小组长要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按照教师提出的交流讨论的话题,引导大家选择适当方式在全班汇报。在教学中因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课程内容提供的各种社会与自然现象将产生独特的意义,各自意义在对话交流中出现五花八门的见解,通过小组内的耐心倾听与心灵碰撞,让学生主动掌握道德知识,彼此产生共鸣并寻求自我价值的欲望。如教学《我们的母亲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生明白母亲河的内涵后,小组合作探究要及时,小组对话交流要到位,让学生课前搜集的图片、歌曲、故事、诗词等主动与同伴分享。从赞美长江、黄河,以及国家层面上的保护母亲河的认知,再引导学生了解讨论家乡的母亲河,以及可以采取行动的想法,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从而维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自然延伸拓展,接受文本并融合文本、超越文本,在品德与社会的知识建构中产生对话的快乐,生成“自我”,达到强化“自我”认知之目的。

四、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育德机制

保罗·弗莱雷认为:“自我存在”的社会才能发展,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在发展基本的首要标准是衡量这个社会是不是“自我存在”,如果不是,其他的标准就表明是现代化而不是发展。[1]学生作为自然人,是否健康发展,也应从“自我”意识的强度、把握社会生活意识的取向和“自我”生存能力的追求上去探究。文本“案例”作为新课程实施的蓝本必然有编者的主观性,因此,要实现品社课程目标,在鼓励儿童积极分享文本的同时,要进一步架构起学生“自我”的知识,不断生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对文本提供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知识的整理与理解,扎实做好课程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本的品读凸显文本价值。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学生从文本中捕捉到“屈辱史”的痕迹,在明确多灾多难的旧中国的屈辱后,要引导继续探究中国近代史,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意义。对话文本延伸到对话现实,结合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让学生客观地理解并面对历史,强化对历史与现实的密切关联性认知,学生心灵与编者意图才能得到有效碰撞,品德认知的升华。面对社会现实的严峻,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感,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自然也获得启迪。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和理解,生成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牢记历史,展望未来,这才是品社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总之,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间智慧的参与和分享,教师在“吃透文本”中设计教学预期,在对话教学中激活学生的道德感悟,通过课堂的彼此展示自我聆听他人,将品德养成与社会知识有机融合,维持有效教学的情景,不断更新自我,学生思想与时代精神达到理解与共识,实现了品社课程价值。

[1]〔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成尚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柴楠.对话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08(6).

G416

A

1673-9884(2016)06-0004-02

2016-06-12

陈善锦(1964-),男,福建大田人,大田均溪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品社品德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培养爱国情怀 争当文明主人——《品社》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爱你在心口难开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让生活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