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2016-04-17刘润华
刘润华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纺织服装系,辽宁 大连 116100)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刘润华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纺织服装系,辽宁 大连 116100)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从实际出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以制度为保障,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保持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并开发新的企业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它以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即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学习,体现工学结合,促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纺检专业”)是一个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专业,因此,加强纺检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十分重要。我院(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纺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 目前高职院校纺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开设纺检专业的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以至于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仍然显得比较薄弱,管理规章制度不全面,资金注入有限,环境保护不充分,教学模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高职纺检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我院纺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1. 加强纺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纺检专业是我院轻工类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专业,开设至今已有16年,拥有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有纺织教学仪器100多台。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针对我院纺检专业实际,重新整合优化并扩建校内实验实训室,从基础设施入手,从外部环境到内涵建设全部进行改造。根据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完善校内纺织品原料检验、纺织品面料检验、纺织品力学性能检测、纺织品样品制作、纺织品染化技术、纺织品生态检验6个实验实训室建设,并建立针织和纺织品贸易2个新的实训室。每个实验实训室都根据课程内容和仪器设备特征,以及综合型、设计型实训的需要,重新进行装修。从窗户保暖、门窗防盗、墙面瓷砖、地面地砖到标准的仪器专用桌椅,从电线走向、插座位置、用水排水出入口到实验废气排出和污水排放等,本着安全、合理采光、节约费用、节能、省时、环保、方便实操等予以细致考虑,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重新进行仿真装修。
2.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
学院领导特别重视纺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本着高效、合理、实用、创新的原则进行岗位分层实训基地模式的构建。加强校内8个实验实训室硬件设施建设,科学分类、补充定制,扩充购买典型的具有普遍性的纺织仪器设备,特别是与企业接轨的价格昂贵的先进电子仪器(最近购置了7台),解决了之前只能使用机械式仪器对纺织品拉伸强度、顶破强度等力学性能检测的难题。如YG026C型多功能电子强力仪器, 1台就能完成纺织品6个指标的检验,检验效率高,数据准确。还新购置了纺织品制作的电子小样机4台和针织机20台。添置纺检专业典型的先进仪器设备,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由于企业也使用同样或同类设备,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生疏,能顺利上手,直接适应岗位需求,减少了培训时间。
3. 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纺检专业成立了实训基地领导小组,每年都修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为保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每个实训室都有专人负责。从2009级开始,纺检专业实施为期1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制度[1]。因为之前进行的为期半年的实习,有的岗位实习不到,轮岗受限,所以将实习时间延长为1年,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从多方向、多岗位搞好顶岗实习。学院一方面保持与合作企业的互动沟通,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的实训基地,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院领导重视纺检专业的实践教学,在资金保障上也有细则。校内实训基地每年都投入资金购买实验室软硬件设施,例如,2016年初购买了针织机和纺织品贸易跟单软件,补充了纺织服装风格测试的部分仪器设备。对轮流到企业学习的教师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对愿意动手操作、职业能力提高快的学生,也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实训成绩好的学生,特别是在大赛中取得名次的学生,学院优先推荐工作单位。学院建设有数字校园网,设有教学顶岗实习平台,用于顶岗实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沟通。学院规定指导教师每天必须上网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对话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在技术上遇到的问题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对第三学年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学院均给他们购买了安全责任保险。
4. 开发新的企业实训基地
我院纺检专业学生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是在专业对口的企业完成的。开发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保证。目前我院纺检专业与15家企业合作,不但保持着实训基地的数量,还扩大合作企业的范围,开发新的实训基地。本学年新开发了大连新华联印染有限公司、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2家校外实训基地。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技工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技能,而且也感受到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例如,我院与上海华翔羊毛衫有限公司已合作10余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去该公司顶岗实习,这些学生毕业后被厂方直接留用的已有70余人,他们现在都是该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三、 结语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从学校开设专业的实际出发。我院纺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创新就是有机整合校内外实训环节,形成由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训基地创新平台。在校内建设接近企业生产实际的环境,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要。在校外开发专业对口、使学生在专业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锻炼的行业与企业。只有科学创新岗位分层实训基地模式,才能使学生的教育环境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融为一体,把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使实训基地建设上升到一定高度,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 田春雷,杨萌.高职院校如何进一步推进顶岗实习[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63-164.
基金项目: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年度科研课题(DZKY2015B23)
作者简介:刘润华(1963—),女,辽宁大连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纺织品检验与贸易。E-mail:liurunhuafx@sina.co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860(2016)03-0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