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误区剖析及改进建议
——以新版《新标准英语》(三起)四(下)M5U1为例

2016-04-17李荣华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5期
关键词:本课误区单词

李荣华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评审工作。评审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存在着不少误区。现结合某教师在新版《新标准英语》(三起)四(下)M 5 U 1中的教学设计案例,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来剖析其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误区一:教学背景分析不具体,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

【案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本模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中以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进行单词教学和活动开展,让学生在图片和肢体语言中学习新知识,理解过去和现在的时间变化,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误区剖析】该教师在学情分析中提到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没有具体指出学生已经学习过本课中的哪些单词或句型、掌握程度如何等。学情分析的表述一般化,只考虑到学生的一般性特点。虽然指出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理解上存在困难,但困难是什么以及怎么解决却只字未提。有效的学情分析一定是具体的且指向课堂教学的,是要在后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有所体现的(刘剑,2012)。然而,该教师设计的新知呈现环节没有针对学生初次接触一般过去时的困难——be动词过去形式“was”和“were”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改进建议】笔者曾经在“千课万人”比赛中教过本课,故此处采用经验判断的方式,主要从学生英语基础、认知水平、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试图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起点水平与预设水平之间的差距体现出来。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本学期第一模块刚刚学习了表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单词cute和naughty,三年级时已经学过tall,short以及be动词的一般现在形式am,is,are,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虽然学过old和short,但在本课情景中这两个词的含义略有不同,学生需要在情景图片中体会并加以区别。本课单词量较大,有一定困难。学生需要分课时、分层次逐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其中有六个单词,它们是三组反义词,学生需要一对对地记忆。本模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第一次接触am,is的过去式was以及are的过去式were,学生需要在新知导入和呈现环节使用符号标出其对应关系,并在产出环节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人或物的过去与现在,以内化这种对应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策略。

误区二:教学目标设计不准确,无法测量学生的学习结果

【案例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画出本课的重点单词was,grandparents,were,young,old,long,short,then,hair,so;能够通过语境大胆猜测课文中old,short的中文意思,了解与以前学过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即多义词)。

2.能听、读本课的重点单词:was,grandparents,were,young,old,long,short,then,hair,so。

3.能初步理解并使用was,were来谈论过去的事情和情况;能听懂、会读、理解课文大意。

4.能发现人物和事物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初步注意到英文在谈论过去的事情和情况时的异同。

5.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配合与通力合作能力。

【误区剖析】教学目标是教学中或教学后学生要达到的结果,目标1前半部分是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就能做到的事情,不属于教学目标的范畴;后半部分属于学习策略目标,应该放在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后面,这样才显得教学目标层次分明。Mager曾提出教学目标表述的ABCD方法,即A(Audience),B(Behavior),C(Condition),D(Degree)(宗兆宏,2013)。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从学生的基础和需要出发,准确、具体地表达出有多少学生在什么条件或帮助下能够做成何种程度的事。目标2-4是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由于该教师学情分析是笼统的,所以此处的目标表述也是模糊的。比如目标2中的重点单词是在短短的一课时中全体学生都能听读,还是部分学生能做到?目标3中的“初步理解”是怎么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理解?“理解”这个词本身就是抽象、模糊的,难以观察、测量,应尽量少用。目标4比其他目标更模糊不清,还有些重复。目标5中“培养”一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表述的,没有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教学理念和表述都有待提高。观察、合作的能力是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都可以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力的发展脱离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是毫无意义的。

【改进建议】笔者将从自己的经验式学情分析出发,针对该教师表述上存在的问题,结合Mager的ABCD方法来改进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绝大多数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当堂能听懂、会读单词 was/were,young/old,long/short,then,grandparents,hair,so。

2.大部分学生在听完两遍对话的情况下能回答简单的选择题,当堂能较为流利地跟读对话;部分学生当堂能扮演对话角色,能借助图片和语言支架“tall/short...”,“I was___then.Now I am___.”等谈论自己或感兴趣的人和物的过去与现在的事情。

3.大部分学生能在新情景中大胆猜测并说出已学单词old和short的新意思,能边听对话边按要求圈出be动词一般现在式和过去式的对应形式,如“They are__.They were___.”等。

误区三:教学活动设计无规律,未能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案例三】该教师按照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四环式导学法”设计教学活动。其基本流程如下:

Step 1. 激趣导新 1.Greetings 2.Let’s chant 3.自我展示

Step 2.自主探究

1.Learn the new words.

2.Learn the new lesson小声跟读录音,并思考下列问题。(略)

3. 课堂活动,操练新知①Let’s chant;②小组讨论用was/is,were/are说句子。

4.巩固训练,拓展提高(语法选择题)。

Step 3.反馈矫正1.我行我能,我会填(语法填空题);2.小记者采访(选学活动);3.总结点评,激励进步。

Step 4.延伸迁移 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以下作业。(略)

【误区剖析】该教师尝试把小学英语的教学流程融入到学校的教学模式中去的做法,笔者一直以来都是不赞成的。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强行将每个学科都套上同一个教学模式。就拿步骤2的自主探究环节来讲,为了“自主”二字,四个小步骤有违语言习得的规律。小步骤1到小步骤2是先学单词,再学对话,这不利于对话的整体输入和输出。小步骤2只跟读了一遍课文,就进入了小步骤3的新知操练环节,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的农村学生来说,语言内化需要不低于三遍的跟读,跟读后最好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环节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在新知操练和巩固训练环节,教师分别设计了语法选择题和语法填空题。这两种题型只指向语言的形式,且缺乏情景、枯燥乏味,不能充分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自然不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改进建议】对话教学活动可以采用“3P”教学模式,即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和产出(Production)。

Step 1(热身).以 chant形式复习已学。

Step 2(呈现).

1.导入活动整体输入“I was _______.Now I’m ____.”。

2.主对话整体输入:(1)听对话,选择。①Lingling was___,then.A.three B.two②She was____,then.A.cute B.cool(2)听对话,画线。按要求找出be动词一般现在式和过去式的对应形式(3)读懂对话(在图片和体态语的帮助下猜测部分单词的意思)。

Step 3(操练).1.跟读对话(至少三遍);2.扮演对话(分小组,然后展示);3.游戏操练。出示教师自己或学生喜欢的明星、卡通人物小时候的图片和录音猜一猜,然后模仿操练。

Step 4(产出).谈论自己或感兴趣的人和物的过去与现在的事情。

误区四:教学评价设计未细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案例四】该教师只在反馈矫正环节使用了当堂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具体如下:

1.总结点评,激励进步

①学生代表发言:我学会了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以下几点:

A.认读本课重点单词 was,grandparents,were,young,then,hair; 掌 握 了 多 义 字 so,old,short。

B.学会了用英文在谈论过去的事情和情况时要用 was,were。

C.学会了观察人物和事物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D.学会了与同学合作,感受到与同学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2.就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进步。

【误区剖析】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工具有很多,可分为课中和课后工具。课中工具有课堂提问、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课堂测验;课后工具有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每个工具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段和评价的项目进一步细化(王松美、徐国辉,2015)。而该教师只使用了访谈工具且内容很简单,就是“你学会了什么?”。从教师预设的几个学生的回答来看,回答内容简直与教学目标如出一辙。小学生能做出这样的回答吗?笔者表示怀疑。这样的评价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内容简单,没有细化。学生不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有可喜的进步,哪些地方还有待提高。因此,该评价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也不能为教学再设计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改进建议】针对以上在课尾处贴评价标签的设计或做法,笔者综合考虑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年段特点,设计了一个课堂学习综合评价表(如下),让学生在每个教学活动结束时自评或互评。当然,每种评价工具都有其缺陷。由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差异大,所得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需要将课堂观察等教师评价工具和学生自评、互评工具相结合。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完成情况听对话选择单词、圈出be动词、猜测单词意思(做对一个涂一颗星)☆☆☆☆☆☆☆☆☆☆☆☆☆☆☆☆☆☆☆☆跟读对话☆☆☆☆☆☆☆☆☆☆☆☆☆☆☆☆☆☆☆☆流畅(无结巴全涂,有一次结巴少涂一颗星)发音准确(能准确念出一个本课新单词涂一颗星)角色扮演语言准确、声音洪亮、表情丰富、动作恰当、表演投入(做到一项涂两颗星)☆☆☆☆☆☆☆☆☆☆口语表达 用本课目标语谈论过去与现在(说出一句涂两颗星)☆☆☆☆☆☆☆☆☆☆

猜你喜欢

本课误区单词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单词连一连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看图填单词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