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综合实践活动 激活语文学习兴趣
——农民工子女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思考

2016-04-16肖秀清福州市秀山初级中学福建福州35001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民工活动语文

肖秀清(福州市秀山初级中学,福建福州350012)



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激活语文学习兴趣
——农民工子女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思考

肖秀清
(福州市秀山初级中学,福建福州35001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实用而较成熟的课程形态,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对语文产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够解决农民工子女语文学习问题。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农民工子女;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校大量涌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子女,他们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提出了“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激活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

一、源于实际,注重层次,激发自信

1.“源于实际”的具体内容

(1)从学生实际出发。初中三年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发展跨度。知识上,从狭窄的课本认知到社会万象的关注;思维上,由师长手把手的被动吸收到自我的主动分析判断。加之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地域的差异、水平不一就更加明显。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为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提供机会,从而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从教师实际出发。我校教师大部分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本身就缺乏实践活动的经验;同时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跨度长,活动面广,牵涉到每一个学生的组织与分工,活动专题的设置、内容难易度的把握都让教师绞尽脑汁”。[1]教师要使综合实践活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采用以集备组为单位来组织活动,避免了单个教师力量薄弱、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2.注重学生的层次性

初一新生经过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在集备组教师们的精心研究下,提出了以“朗读”为活动形式,以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习惯为活动目的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形式看似较为容易,减轻了学生们的心里负担;朗读的内容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即使是能力弱的学生,经过鼓励和充分的准备也能很好地完成,能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初二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有必要回归课本,助学课本,提出“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语文活动。演讲内容以每单元的主题为演讲话题,形式不限,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强对学习问题的思考与判断,演讲形式又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对课文课的真正而充分的拓展延伸,加深了对课文理解,达到课内外结合的目的。这样能力的展示与成绩的提高两不误,使学生乐在其中。

初三面临中考,集备组教师认为,语文活动应与中考的训练紧密结合,选定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利于备考信心的树立。

我校根据学情和师资力量,学习活动由“朗读”到“演讲”到“读书”有序安排,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过程和能力培养的层次性。这样农民工子女在语文活动中语文能力得到扎实的培养,让他们在这三年中学有所得,更有学习语文的信心。

二、重视指导,解决问题,激发潜能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可以让他们在钢丝上极尽各种动作,但始终不能脱离那条钢丝。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活动学习的快乐,关键是教师的正确指导,并且要贯彻始终。

1.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

初一“朗读”活动一开始就遇到了“无米之炊”的问题。根据调查,农民工子女几乎没有阅读习惯,他们读的最多的书就是课本,课外书报少有涉猎。初一教师要给这些学生找“米”,把活动阵地转到图书馆。教学阵地的转变,会引发学生的兴奋与好奇。调动起少涉足图书馆的学生们对书的潜在的渴望。自此,课余来图书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读书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其中,Nx表示中心点x的局部方形邻域,y是局部邻域内的像素点,D(x ,y)表示像素点y与中心点x之间的欧氏距离。由此可见,邻域内像素点的权重是由其对应中心点欧氏距离来表达,这是为了控制减少噪声影响与保留图像细节之间的平衡。LM(x)表示中心点x的邻域均值,其被定义为:

2.注重学生学习知识基础的指导

无声朗读是初一“朗读”活动中出现的尴尬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羞于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活动效果相当差。经集备组教师研究,指导朗读分三步走。

(1)培养朗读胆量。初一课文以散文与诗歌为主,很适合朗读,教师就加大了朗读的力度。朗读一篇课文时,先让全班站着大声读,再分小组读,之后学生自由组合或个人读。当朗读成为习惯时也自然克服内心的恐惧,再上台朗读自选文章就显得更自然。

(2)指导朗读方法。“长句的停顿要合适,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朗读的语气、语调和语速要得当,感情把握要准确等等。写景抒情散文还要引领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感受。”[2]比如课文《春》中的“春草图”,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理解到语言短句多的特点,其抓住活动主体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而在想象和煦阳光、春风下的画面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读出天真活泼、富有跳跃感、清新柔美的感受,让学生明白朗读不仅要“口到”更有“心到”。

(3)进行朗读评价。在对学生朗读效果进行评价时注重评价的层次性。能做到正确、流利就合格;能把握文章形象、体会感情、品读遣词造句之妙处为良好;朗读时做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为优秀。让学生在练习朗读时有标准,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在教师精心的指导下,“朗读”活动不断成熟起来。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也创意性出现了两人三人组合朗读,那忽而分忽而合,一唱一和的朗读真让人叫绝。一位男生对《水浒》感兴趣,竟模仿说书人的作派,声情并茂地演绎一段水浒故事,引得全班掌声不绝。学生的潜能就在这活动中被挖掘出来,语文课成了学生最期待的课,学习语文成了学生一大乐事。

3.重视学习实践活动过程的检查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检查活动记录,并检查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指导和活动效果评价。对于一些学困生,哪怕他们只有一点点的发现与收获,教师都应该予以鼓励和肯定,如此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三、活动连续,形式多样,引发自觉

语文综合活动是语文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但不能替代正常的语文教学,因此活动时间和空间必然受到制约,为了避免形式化、走过场的表面繁华,我校要求每个年段一学期做一个主题即可,但要做精做细,这就要注重活动的连续性,形式的多样性。

我校初三是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活动,其中就分为“班级阅读调查”“名人读书”“我的读书生活”“好书推荐”等小项目。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的,目的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能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结合中考的考试题特点进行相应的书面表达训练。比如,在“名人读书”活动中,各组可以选择做手抄报或书签等形式,达到积累目的;在“名人名言”板块要进行点评或写出感受。这样的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佳句赏析能力,学生可能写得五花八门,教师可以在展示课的时候加以点评,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才是符合赏析的要求。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接收到多种的赏析形式,也可以寻求其中自己擅长的形式作为模式在解题时进行套用,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用。这样小项目的设置,实施起来有难易之分,可以让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让能力弱的同学也有“力”能做,有的成绩不好但课件做得好,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活动中获取的满足感必然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渴望,对语文课的要求也会逐渐接受并努力去完成。

在初二实施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中,有一位男生,因家境的原因显得自卑自傲,对活动总是冷眼旁观。因此,教师常常在作文上与他交流给他鼓励,在年段组织的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他竟然能演讲自己写的文章,最后获得了演讲活动的最高奖——原创获。这位本来想放弃学业的学生,表示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坚持到初三毕业。一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展示了他学习生涯最灿烂的一面。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问题解决,更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解决问题的体验,促进学生从国际、历史、文化等角度看待事物,促进多样知识的统整。”[3]作为以农民工子女教育为主的学校,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活动载体,在活跃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会明显增强教学本身的张力,进而使学生都能在生动、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中建构语言。

[1]陈文莉.漫游语文世界游出别样精彩——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点滴思考[J].福建教学研究,2006(7).

[2]谢晓云.引领学生逐步鉴赏散文——兼及散文教学评价问题[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B).

[3]唐余富.巧用名著教育资源创设综合实践活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10).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农民工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