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FTA下我国农产品贸易SWOT分析

2016-04-16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韩两国优势

曾 威 刘 玮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中韩FTA下我国农产品贸易SWOT分析

曾 威 刘 玮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近几年来,中韩贸易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韩国巳是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也连续几年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而随着韩国国会11月30日表决通过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批准案,这标志着中韩FTA韩方批准程序基本结束,由此将开启一个中韩贸易的新时代。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农产品也开始在世界市场具有了比较优势和一定地位。但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的情况。本文将基于中韩FTA的背景,用SWOT来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此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韩FTA;我国农产品;SWOT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中韩FTA谈判的启动,中韩两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10年,中韩贸易额为2071亿美元,而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了2905亿美元,增长了40%,而随着中韩FTA的签订,突破3000万亿美元指日可待。而在农产品领域,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在不断扩大。2002年,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为21.8亿美元,而到了2012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为47.8亿美元,增长了119%,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41.6亿美元,韩国对中国出口6.2亿美元。中韩两国作为邻国,随着FTA的签订,两国的贸易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腾飞,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出口的农产品拥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农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产品的出口已经成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农产品是世界各国贸易领域的一个敏感领域,各国对于本国农产品的保护政策,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都在制约着农产品贸易。因此,中韩FTA的签订,对于中国而言将会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02年,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为21.8亿美元,而到了2013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增至63.64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尽管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冲击明显,在2008年和2009年出现了降低,但纵观整体发展,可以说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是在不断的稳定增长。

出口方面,2002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20.5亿美元,而2013年增至45.67亿美元。从进口看,中国自韩国农产品进口由1.3亿美元增至17.97亿美元,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的19.2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35.4亿美元,而且随着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顺差规模会不断上升。而从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却是呈现一种巨大的逆差。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1700.83亿美元,出口744.72亿美元,逆差956.11亿美元。

从进口来看,中国对韩国的主要进口农产品集中在水海产品和食糖等。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制品等水海产品,2013年,中国从韩国进口额1.74亿美元,而糖、糖制品及蜂蜜进口额为1.48亿美元,进口比重分别为9.69%、8.26%,生胶是中国自韩国进口的第一大农产品,其进口占比远远高于其他农产品。可见,中韩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结构互补性,且产品集中度高。

三、基于SWOT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

(一)SWOT分析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两国FTA的正式运行,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将会给两国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面就通过SWOT模型对我国进行分别论述。

其优势主要在于资源禀赋以及农村劳动力人数的众多。2013年中国农业可耕地资源面积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居世界第四位。而中国的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也是十分巨大。这些就决定了中国出口韩国的主要农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而且,加上中国农村的劳动力本身价格低廉,使得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又具有了价格优势。劳动成本低,外加中国本身所具备的天然要素禀赋优势,使得中国的农产品本身就具备着比较优势。

中国的劣势主要在于机械化水平低,品牌意识和标准化意识不高,很多产品难以达到国际标准。经济的起飞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业科技领域的长足进步,但是中国农业基础水平偏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不小差距。当前中国农民无法集中生产,产生规模效应,导致大型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中无法进行。导致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加上当前中国农民的品牌意识和标准化意识不高,很多产品难以达到国际标准。这些都是中国当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大的外部机会在于市场的扩大以及两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推动。这将有助于扩大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逐步实现两国农产品的自由贸易。明显缓解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所产生的贸易纠纷和摩擦。同时,随着中韩FTA的建立以及相关贸易协定的签署,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也可得到确立,这样可以促进中韩两国逐步实现农产品自由贸易。此外,中韩FTA的正式生效,将推动两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两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FTA的建立可以使中韩两国实现资源优势互补,随着两国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范围的不断扩展,资源优势互补所带来的效果必定会有所显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推动两国经贸领域的投资。

劣势在于中韩FTA的建立将会让中国产品在韩国市场上更多的面对欧美的竞争。美国、欧盟和中国作为韩国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在对韩出口农产品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虽然中国与韩国是邻国,交通往来十分便利,在运费成本上远低于欧盟和美国,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在某些农产品上的不足。但由于美国在农业上的巨大优势,仍会使中国农产品面临较大威胁。由于近年来中韩贸易的摩擦,韩国对于中国农产品的认可程度在降低,韩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仍会采取相应措施,来阻止中国农产品顺利进入韩国市场。因此,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壁垒。

(二)战略组合制定

1、SO(优势-机会)组合战略。SO1(S1—O1,O3)发挥优势,依托市场,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中国的农业资源相对于韩国要丰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身要强于韩国,而中韩FTA的生效,中国可以依托优势,借助韩国的市场,同时,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扩大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从而改善国内农业从业人员收入。

SO2(S1,S2-O2,O3)善用优势,拓展出口方式。中国的农业资源优势禀赋突出,而随着中韩FTA的签订,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的扩大不仅仅体现在贸易领域,投资,技术领域的开放都应该加强。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韩国的资本与先进技术与中国丰富的农业资源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对韩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ST(优势-威胁)组合战略。ST1(S1,S2-T1)通过市场竞争,加快国内农业转型升级。中国的农产品相对于欧盟和美国的农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产品更多的是初级加工品或者原材料,附加值低。欧美的产品则是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农产品,附加值高。尽管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可以凭借优势占得一定市场,但并不具备长期性,因此,发挥优势,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国内农业升级。

ST2(S1,S2-T2)加强合作交流,扩展海外投资。中国农产品对于韩国市场的进入必然会引起韩国国内对于农业的保护。面对壁垒,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同韩国的交流合作,优势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要扩大对海外的投资,用投资的方式缓解贸易摩擦。

3、WO(劣势-机会)组合战略。WO1(W1-O1)加强科技,教育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面对本身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要利用韩国先进的技术,通过科技交流,人才交流等方式,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WO(W2-O1,O2)提升标准化程度,与国际接轨。在于韩国贸易扩大的同时,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形成品牌,同时要加强国内标准化建设,使中国的检验标准与国外一致,减少壁垒的同时,与国际接轨,提升品牌实力。

4、WT(劣势—威胁)组合战略。WT(W1,W2-T1,T2)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政府应加强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产业间的联系,通过加强技术投入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时,要加强国内监督管理体制,通过体制的建设,加强国内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四、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素质,加大农业财政扶持力度。当前中国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更多的是依靠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低取得的。随着中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这些优势在不断减小。因此,必须加强中国农业人员的生产素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这些措施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二,加强中韩两国的合作交流。中国农业生产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韩国农业在育种、加工、流通技术及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中韩两国的合作交流,使得中国的优势资源同韩国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良性互动,扩大两国贸易的规模,同时提高两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加快国内农业产业升级的步伐。中国当前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与欧美相比,缺乏竞争力。我们在加大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双管齐下,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

第四,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中韩两国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食品质量问题。而中国国内由于小农经济,并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使得中国的产品质量标准同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标准化建设,在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通过标准化建设,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

[1]胡艺,沈铭辉.中韩贸易20年:回顾和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2(5).

[2]米利群.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2011(6).

[3]权仁荣.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农业的影响及措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17-23

[4]联合国贸发会议数库.http://comtrade.un.org/db/mr/rfCommoditiesList,2014-07-04

[5]刘翔峰.“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前景分析”.当代亚太,2005(4).

[6]孙帮俊,王娜.浅谈中韩自贸区对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2(9).

[7]许晶.FTA背景下中韩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3(3).

[8]韩伟.FTA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1:38-45.

[9]王元彬,郑学党.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10).

[10]杨欢庆.中韩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

曾威(1990.11-),男,汉族,湖南双峰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刘玮,教授,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中韩两国优势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矮的优势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画与话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中韩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思考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