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理念下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

2016-04-16罗葆华尤溪城关幼儿园福建尤溪365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活动区乡土家乡

罗葆华(尤溪城关幼儿园,福建尤溪365100)

生活化理念下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

罗葆华
(尤溪城关幼儿园,福建尤溪365100)

农村幼儿园如果要创设具有本地幼儿园特色的区域活动,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的家乡文化和乡土资源,在生活化理念下,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地幼儿的区域活动方式,让幼儿在充分自主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乡土资源;家乡文化;生活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针对我国的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让我们又开始重新思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广大的农村幼儿园拥有十分丰富的家乡文化和乡土资源,幼儿园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周围的乡土资源及家乡文化,为幼儿创设出充满挑战性、创造性的自主活动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鲜明本土化特色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这对农村的幼儿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如何在实践中将本土自然的乡土资源与活动区的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将其巧妙地融于区域活动之中,是每所农村幼儿园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一、创设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户外区域活动

农村幼儿园普遍资金短缺,室内外操作材料都较缺乏,但农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其实就是很好的天然活动区。

(一)巧于利用自然资源营造乡土化户外区域活动

农村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园开展活动时必须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创设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区域活动内容。幼儿园要善于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巧妙地将幼儿园区域活动扩展延伸到广阔的大自然去,创设适宜本园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乡土化特色的园内外活动区域。比如体育活动区可拓展到周围的小山坡或小树,教师还可以利用毛竹、木板、轮胎、水缸、筲箕、斗笠、草帽、席子、废布料、稻草、草绳、棕叶、麻袋、瓜果等农村常见又不需多少成本的东西,自制成既新颖又实用的户外体育活动器械,让这些幼儿熟悉的自然材料都在幼儿园里得到呈现,成为幼儿活动的重要材料,孩子们通过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材料的互动中,使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使幼儿在原有自然亲切的乡土气息的材料和空间里,体会和享受到原汁原味的“野趣”。

(二)善于利用社区资源创设本土化的户外区域活动

农村孩子的家中几乎都饲养着家禽、家畜,都有田地。幼儿园可以与附近的村民或家长联系,春天时幼儿可以到大自然去采集野花、野果和捕捉昆虫,放在幼儿园的自然角里供幼儿观察;秋收的季节,可以组织幼儿到田间拾稻穗,与农民一起采摘瓜果蔬菜,体验收获的喜悦;平时鼓励幼儿在家中帮助父母饲养家禽家畜等。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的环境里有充分的体验与观察。幼儿园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充分利用幼儿园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具有本土季节特色的瓜果蔬菜及饲养小动物,让幼儿通过一系列的种植体验以及喂养小动物的饲养体验,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经验,在充分享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通过观察、记录、谈话等方式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营造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室内区域活动

农村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在农村到处可以得到的自然物中,幼儿园可以选择卫生、安全、适宜、低成本、无污染的材料作为室内活动区操作和游戏的材料。

(一)投放乡土材料丰富活动区的内容

由于幼儿园的幼儿人数众多,幼儿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可成为我们可利用的资源。随着四季的更换,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不仅能为幼儿园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园的活动独具特色。石木沙土在广大农村随处可见,将它们投放于活动区里供幼儿自由探索、操作、创造,幼儿兴趣盎然。农村菜园里遍地都是形状各异、色彩丰富的瓜果蔬菜,我们也可以投放在活动区,让幼儿通过加工、组合、造型。此外农村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豆类、小麦杆、果壳、狗尾巴草、树叶等等都是手工创作极好的材料,可以根据这些材料的不同特点,分别投放在不同的活动区里,引导幼儿进行各种建构、造型、数、空间以及艺术创造等活动,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锻炼了孩子们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投放适宜的废旧物品丰富活动区内容

农村幼儿园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购置教玩具,要善于选择卫生、安全、实用的废旧物品来丰富活动区材料。比如可以收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包装盒、包装袋以及各种废弃不用的瓶瓶罐罐投放在“超市”里,可以让幼儿将家里的空洗发水瓶、化妆品瓶子收集来投放到“理发店”,幼儿也可以把不能穿的小衣服带来放在“服装店”,还可以利用竹子、石子、糕饼盒、蛋糕盒等废旧材料做出架子鼓、快板、响筒、腰鼓等很多乐器,既美观又实用,也可以在可乐罐或酸奶瓶中装入数量不同的沙、石、水,让孩子们感受声音的变化,吸引孩子们到音乐活动区玩耍。我们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运动器械,提供给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如用筲箕制成滚圈;用旧编织绳制作毽子;用小竹筒或可乐罐做成高跷;用稻米壳、沙子与旧布料制成沙包;稻草编成草绳、草饼等等,通过这些玩具,让幼儿能与自然材料亲密接触,充分体验自然与创造的乐趣。

三、挖掘家乡文化资源,营造鲜明的本土化特色区域活动

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农村幼儿园挖掘、开发乡土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内容、材料并非是新的、城市化、洋的才是好的,鲜明并独特的家乡本土文化资源才是能使农村幼儿园拥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内容,是别人无法企及和模仿的。比如我县农村当地的竹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充分根据竹子材料的特殊性,制作各种丰富而有趣的区域活动材料,并依据本地特色和幼儿兴趣开展各种有趣的竹文化活动。家长本身也是一笔独特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农村的家长有着与城市的家长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园要善于把家长请进课堂,促进家园共育。例如,为了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与节日,可以邀请有各种手工艺特长的家长来幼儿园教授孩子制作具有本地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工艺,例如剪纸、刺绣、陶艺、插花、茶艺等等。还可以邀请当地有名望的家长来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丰富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此外,农村里还流传有很多很好玩的民间游戏,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例如代代相传、百玩不厌的转陀螺、翻绳、踢毽子、跳房、捉迷藏、丢手绢、拉土锯、跳皮筋、抓石子等游戏,都是幼儿很喜欢玩的民间游戏。总之,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节一俗、一花一果、一草一木都可成为孩子们探索的对象,教师要善于将当地农村的建筑、服饰、民谣、戏曲、传说和民间工艺、民间游戏以及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民俗资源与家乡文化都能引进区域活动的教育内容,营造具有乡土化、本土化特色的生活教育环境,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在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对家乡、对社会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1]彭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方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朱颖.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差异性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潘宇彤.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活动区乡土家乡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寓学于乐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