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成本法在农产品流通企业应用研究

2016-04-16徐思宁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本法动因流通

徐思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业成本法在农产品流通企业应用研究

徐思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农产品流通企业作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生力军,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从政策上给予企业相关的税收、交通等各方面优惠,但是农产品流通企业物流核算的问题却依然存在,所以,需要从农产品流通企业本身出发,采取科学的作业成本法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研究。

农产品流通企业;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物流成本

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物流环节繁多是导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要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正确核算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非常难准确的核对农产品物流环节所发生的费用,因为作业成本法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所以为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可行性。

一、作业成本法及农产品流通企业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定义

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就是作业成本法,指的是把作业作为间接成本汇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把资源成本汇集到作业上,然后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把作业成本汇集到产品、顾客、服务或其他成本计算对象上去的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成本溯源理论和成本驱动因素理论是作者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成本溯源理论指的是在作业成本下,把所有成本划分为一系列作业活动,再由这些作业活动消耗各种资源从而产生成本,所以各种成本的根源都能够追溯。成本驱动因素理论认为,大多数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都是可以找出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的发生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所导致的。将各种资源分解到业务流程中的各种作业活动实际就是作业成本法

(二)作业成本法应用步骤

作者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作业成本法的中心思想就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即在产品和资源之间引入了作业这个中介,要想使企业的资源转化为企业的产品,一定要通过作业这个环节。因此,要想获取企业资源成本的耗费情况,只有行详细分析企业的各项作业才行。在作业成本法下,企业首先通常要根据自身实际的经营情况确定合适的资源动因;其次,各项作业所耗费的资源,企业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找出,并根据所确定的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个不同的作业上;然后,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的实际状况确定适合的作业动因;最后,根据所确定的作业动因将成本归集到最终的产品上。

(三)农业流通企业的界定

目前在学术界对农产品流通企业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根据商品流通企业的定义和农产品的特殊属性,可以对农产品流通企业做出一些定义:农产品流通企业是在经济上自负盈亏、在经营上独立自主、在业务上从事农产品的买进卖出,从而获取利润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主体[3]。商品流通企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就是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和普通的商品流通企业相比,农产品流通企业具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先进的仓储技术和运输技术是农产品流通企业具有的,可以满足农产品的保鲜需要。其次农产品流通企业具备强大的储存能力、运输能力、管理能力,以满足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波动性。然后为了适应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农产品流通企业要选择合适的集散地点建立仓库

(四)农业流通企业成本的界定

农产品流通企业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企业,在成本构成上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商品流通企业具有相似之处。从内容上来说,商流成本、物流成本、信息流成本和资金流成本这三部分就是农产品流通企业成本。其中,由农产品实体所有权转移所导致的支出就是商流成本,为了实现农产品的空间转移而发生的支出就是物流成本,除了发生的内部成本之外,农产品流通成本还包括交易成本、税收成本等外部成本[4]。

从流通环节上来说,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成本包括:采购环节成本、运输环节成、库存环节成本以及配送环节的成本。其中,采购环节成本不仅农产品收购过程中发生的信息费用、运输费用、运输损耗、入库以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等各种费用,也包括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款,采购环节是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首个环节,而且采购成本占整个流通成本的比值较大,因此此环节成本十分重要。存货持有成本、库存损耗和相关的管理费用就是库存环节的成本,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库存环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农产品销售工作就是库存环节,库存规模、库存成本越低越好,零库存是最佳的理想状态,为满足农产品的流动性和及时性,但现实情况根本不可能达到,因此尽可能低的库存成本就是农产品流通企业在追求的。运输成本、物流技术成本以及农产品废弃物成本是运输环节成本的三个部分,运输贯穿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各个环节,从采购到销售,因此,运输此环节成本农产品流通企业应着重关注。配送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以及销售收入产生的税金就是配送环节成本,这个环节应该受到特别关注,因为该环节成本直接影响到了农产品流通企业利润的实现。

二、作业成本法在农产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实施程序

(一)资源的确认

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中去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因此,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汇集各类资源就是第一步,为了方便考察作业中心的成本责任,需要确定作业、作业中心所耗费的各类资源。资源是成本和费用的来源,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而在执行作业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费用等代价就是资源。分析、确认各个环节所耗费的的资源包括人员费、材料费、管理费、维修费、折旧费等都是农产品流通企业应该做到的[5]。

(二)作业和作业中心的确认

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消耗资源的活动就是作业。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业务范围以及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采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经营活动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可划分为采购、装卸、验货、储存、加工、配送、管理和废弃处理这几项作业。

将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就是作业中心。把一系列的相关作业归集起来形成作业中心,将相关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归集到作业中心,形成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库。作业成本库的规模设置应适当,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若是过小的话,对于企业来说意义不大,过大的话,又可能因为成本动因率过大而造成成本计算结果的缺失、扭曲。

企业是由各种职能机构组成的,如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运输部门、仓储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如果在作业成本法核算下,将各职能机构作为作业中心,明显不合适。我们知道,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很多作业是交叉的,但是企业的资源总量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各职能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会首先追求本部门的最低成本、最大利益,从而把企业的整体利益忽略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就体现不了了。因此,我们考虑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各个环节着手,作业中心就是农产品流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分为采购环节作业中心、库存环节作业中心、运输环节作业中心和配送环节作业中心等,各个环节的作业都是由几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的。

(三)确定、计算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的确定是农产品流通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时应该着重注意的地方,即确认成本动因数目和选择成本动因种类。农产品流通企业对成本核算信息精确性的要求以及农产品流通的复杂性是成本动因数目的确认的因素。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和农产品物流的复杂程度都和成本动因数成正比例关系。计量费用、相关程度、行为作用等是影响成本动因种类的选择的因素。

1.可行性分析

从西方国家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经验和成本法的理论来看,作业成本法应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试用:(1)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2)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提供不了令人满意的成本信息;(3)企业具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4)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状况较好;(5)具有繁杂的生产经营活动。

那么结合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因此,我认为在中国农产品流通企业实行作业成本法是可以实现的,因为:

(1)由于运输费用占流通成本的比重非常大,从2005年开始,我们国家通过减免通行费、免收税费等方式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运输成本,国家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大大减轻了其负担。

(2)由于其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农产品流通企业分配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了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成本以间接费用为主

(3)为了满足其流通环节多、服务个性化的特征,一种管理型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农产品流通企业需要的

(4)相关技术比较成熟。自动化程度较高是国内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特点,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QR技术等技术的运用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国外关于农产品运输的物流技术和物流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的研究都比较成熟,我们可以引以为鉴。

由此看来,无论从作业成本法本身的科学性出发,还是考虑到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的自身特点,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农产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中都是可行的。另外,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企业,有利于合理控制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成本,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成本管理,并提供及时、精确的成本信息,从而加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2.必要性分析

(1)作业成本法可以做到核算企业的每一项作业,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成本信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作业成本法成本分配的基础就是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甚至非财务变量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因此物流环境的变化也能够很快的适应。此外,作业成本法在合理区分非增值作业和值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为成本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作业成本法对作业的水平进行了分级,既包括部门的单独作业,还考虑了各项成本产生的逻辑关系,以多层次的作业成本动因为基础,合理分配各项费用,使得各项费用的分配更有据可依、切合实际,使成本核算的结果更准确合理。

(3)农产品流通环节成本核算主体难确定的问题作业成本法可以解决。农产品流通企业环节多,核算起来难度大,从采购、运输、储存再到销售,每个环节参与的个体组织规模都很小,而且个体多、层次低、离散性大、联合性差,导致很难确定会计核算的主体,而作业成本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作业成本法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论

通过对农产品流通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准确核算,为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降低流通成本提供必要的条件。因为农产品流通企业物流核算项目归集与分配的难度较大,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还需详细设置作业中心及计算成本动因。

[1]窦薇.在从管理会计角度探析作业成本法.现代商贸工业,2010(12).

[2]郭燕平.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探讨,2011.

[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财务控制.物流技术,2015.

[4]王思凯,孙丹.对农产品物流成本会计的思考.新经济,2016.

[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产品流通成本分析—以豫北地区小麦为例.中国市场,2016.

徐思宁(1992-),女,汉族,黑龙江,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成本法动因流通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