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2016-04-16郑芳福清市海口中心小学福建福清3503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莫比情境探究

郑芳(福清市海口中心小学,福建福清350300)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郑芳
(福清市海口中心小学,福建福清35030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可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体验探究过程,体验操作过程,以此提高课堂实效。

情境;探究;拓展;操作;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第一条: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一节有效的数学课,要紧扣学生的思维脉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将他们的思维引入新的境界,让他们的思维更深刻,提高课堂实效。

一、创设生活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恰如其分、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愉快地进行探究,快乐地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美滋广告导入新课,通过分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该用什么数来表示?让学生亲历分数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小数的乘法》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对枯燥的计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此笔者课前和学生交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吧,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大家喜欢吗?然后出示生动的画面——“非洲野狗追鸵鸟”的童话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奇妙感受中,听得津津有味,新知在谈笑风生间悄然展开。继而笔者话锋一转发出善意的担心:“野狗追得上鸵鸟吗?”精彩的导入如同“兴奋剂”让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改变了枯燥的计算课的特点,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被“引”进新课教学中,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欲望,让枯燥的计算课变得生动活泼。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熟悉的生活情境,似一把钥匙,它能轻轻扣入学生的心扉,打开心灵的大门,以情带意,理到情到,使得情满课堂而境由心生,进而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取得一定成效。

二、感受探究乐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学生的,让学生真正活跃于整个课堂,交往互动,给学生充分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反思,去感悟,去体验!

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笔者这样设计:1.引趣自探。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剥茧抽丝之后悟到精妙,切切实实地感受着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神奇的变化。教师为研究莫比乌斯圈其中的奥妙做了精妙的铺垫,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2.操作验证。这个圈难道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吗?怎么验证它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呢?这个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圈是什么圈呢?为什么莫比乌斯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呢?那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它有什么好处?再一次,课堂上议论纷纷。不一会儿,学生举手了,争先恐后地表达。3.猜想研究。猜一猜,如果沿着莫比乌斯圈的1/2地方一直一直剪下去,剪一圈,猜猜看,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怎样验证大家的猜想?你准备用什么来验证?……整个过程学生始终沉浸在猜想与探究的愉悦中。莫比乌斯圈的神奇让学生去经历体验。做中思,思中疑,疑中悟,纵横交错,观察猜测、发现奥秘、体验感悟,前后照应,朴实无华又奥妙无穷。

叶圣陶先生说过,师者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总是对新知充满兴趣和好奇心,教学中,教师要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入,启发在关键处,相机拓展引领学生产生有效数学思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体验操作过程

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习主体,给学生自由开放的活动时空,让主体性得以真正落实。动手操作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去经历数学实践活动、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增强自己的感性经验,在直观操作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动脑去探讨,归纳、总结。

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让学生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接着在折好的纸上将任意两个角的顶点用直尺画条线连接,然后沿着图中的线剪下,打开,你发现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大部分学生经过操作、尝试后很快发现结果是菱形。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因此当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画出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图形时,通过动手画图,很快就有学生发现这其实就是轴对称的知识,轻松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属性。在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知识掌握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必须是学习主体的亲身体验,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领悟柳暗花明又一村,触动心灵,力求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纵横交叉。学会数学的理性思维,提升数学思考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冯秀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3]梁克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几点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莫比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莫比乌斯摄影基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