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动语文课堂构建的四个支点

2016-04-16林瑞英长乐市洋屿小学福建长乐3502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居里夫人影子语文课堂

林瑞英(长乐市洋屿小学,福建长乐350200)

灵动语文课堂构建的四个支点

林瑞英
(长乐市洋屿小学,福建长乐350200)

学生是独特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人。语文课程又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和教学手段用心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灵动”是活泼,是富有灵性,是还原事物本真的生命力。而“灵动的语文课堂”就是一种鲜活、生动、高效,充满灵性的课堂。

灵动课堂;活动;引导;变化;情感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优质的语文课堂应是鲜活、生动、高效,充满灵性的课堂。如何构建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活动——灵动语文课堂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有效的学习活动是构建灵动语文课堂的基础。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如何创设有效的写字活动呢?如人教版第四册《葡萄沟》中生字“季”的书写教学,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明白句子意思后,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季”字。

师:谁给它组组词?

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季节……

师:这个“季”字的组成、结构、比例是怎样的呢?请仔细观察。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怎样写好这个字?(指名回答)

生:“季”字上下结构,扁扁“禾”字在上方,小小“子”字往下藏。

生:还有“禾”的竖要短些,落在竖中线上,撇捺要拉长些。

师:讲得可真细致,大家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来,看老师写“季”字。(教师范写)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认真书写一个“季”字。要求:手握笔一寸处,眼离桌一尺远,整个背要挺直,两只脚放平整齐。(目视下方,稍等片刻。)

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生字的结构、书写特征,说一说、看一看、写一写、评一评以及读儿歌等多种感官的体验活动,轻松、有效地掌握了生字的书写方法,这样的课堂既扎实又充满生命的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引导——灵动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语文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限制,更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

1.因势利导,让语文学习多姿多彩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小学生喜欢在阳光下踩影子,喜欢在雨后的植物园里寻觅蜗牛……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资源,让语文学习多姿多彩。例如,某天下午,当笔者揣着昨晚精心准备的第七课《小小的船》进入教室时,同学们便一哄而上,像麻雀似的围在身边叽叽喳喳,“林老师,刚才他踩我脚!”“林老师,不是这样的!”……唉,一群调皮鬼。经过了解,原来是同学们在课间玩“踩影子”游戏时,人高马大的杨都同学想踩顾真同学的影子,结果步子迈得太大,一脚踩到其脚面上了。经一番安抚后,发现好多同学还沉浸在刚才游戏的欢乐中。笔者灵机一动,现成的教学资源,第九课的《影子》先上吧!精彩就这样出现了。“同学们,你们脸上的表情告诉了老师,刚才的‘踩影子’游戏可好玩了。来,谁能说一说:你踩了几个人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话音未落,高举的小手多如林,课堂气氛异常热闹。紧接着,笔者说“太有趣了,今天我们就跟影子交个朋友。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了‘影’字的象形图,接着板书课题,“来,跟影子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这节课学生的情绪高涨,学习效率也特高。就是这么一个小游戏、小矛盾,经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后,成为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成就了一节多姿多彩的语文课。

2.适时点拨,让语文学习简洁高效

种子的生命力再顽强,也需要有生存的土壤。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强烈,也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发展点适时地点燃引爆。这引爆口就是课文的重难点。如《跨越百年的美丽》围绕课题中“美丽”展开情节。在理清文章脉络后,教师可抓住“美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品读,解读美丽。首先出示阅读提示:自由朗读3至6自然段,想一想,除了外在的美丽,居里夫人还有哪些内在美?引导学生紧扣这些重点段落的关键词句做简要批注——品读美丽;接着,在学生分析重点句子或词语汇报谈体会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创设情境朗读、播放视频、想象练笔、资料链接等让学生理解居里夫人勇于献身、坚持不懈、淡泊名利的内在美——感悟美丽;然后紧扣主题,以“我们刚才被居里夫人的美丽深深打动着,谁愿意来说说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这种美丽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升华美丽;再以小练笔“同学们,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令人惊叹,更让人感动的是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假如居里夫人被评为‘感动世界的十大人物之一’请你为她写几句颁奖词。”——拓展美丽;最后通过推荐阅读《居里夫人传》《影响学生一生的100位世界名人》等书籍——延伸美丽。这样围绕课文重点层层深入引导,让语文学习显得简洁、有效。

三、变化——灵动语文课堂的活力

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富有变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去感染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气、充满活力。如板书上的变化、朗读上的变化、表现手段上的变化等。例如,讲燕子、翠鸟的外形,简笔画;讲鲸,让学生看图片;学习《桂林山水》看看课件。课堂上教师或慷慨激昂,或楚楚动人,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这些都是富于变化的教学方式。没有变化,课堂容易变得沉闷,缺乏生机。

所以,教师努力创造出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学习活动更加精彩,使学生学得更有乐趣。例如,赵志祥老师在福州教育学院四附小执教《渔歌子》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词意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吟读词时你“看”到了哪些颜色?“听”到了哪些声音?这种别开生面的学习要求,让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们纷纷举手表达了自己“所见所闻”,也牢牢记住了赵老师由此引出并教授的词中的“桃花”“流水”“鳜鱼”等意象。由此可见,一点点改变,教学收获大有不同。更妙的事,赵老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辩论:在词中,哪些景物是动态的?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学生们畅所欲言,并逐渐领悟文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宜”的表达之妙。如此教学,学生不仅明白了词意,更读懂了词魂,古诗文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也在这变化中得到传承。这正是变化为语文课堂带来的活力。

四、情感——灵动语文课堂的灵魂

学习语文不仅是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与文学的鉴赏,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课堂上,应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文章深层的内涵和蕴意,体会文章意境与情感。

如,大家所熟知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以书信的形式写出对英勇献身父亲的深情缅怀,并以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的视角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堂上要使学生能如文入境,教师就必须借助多种的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体会文章的情感。

1.情境的设置,渲染了课堂浓浓的气氛。课始,伴随着沉痛的哀乐,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视频片段,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带着学生浸润文字,通过创设种种情境的朗读,让学生披文入境,情真意切地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课堂教学也因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资料的应用,牵动着学生淡淡的情感。关于战争,对处在和平环境中的中国孩子而言,真的无法述说。为此,在学习6、7自然段时,这样处理:指名读后,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世界地区发生战争的资料,让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忍以及带给人们的灾难,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出示战争后的画面,唤起孩子的表达欲望,说感受;置身于小作者的情感,共同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展开想象,同桌互说交流:为了________不再_________。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最后介绍现在的雷利,让孩子知道很多很多的人为维护和平付出努力。这样通过借助资料铺垫,层层引导,使学生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语文课堂需要多一些语言实践的活动、多一点适时恰当的引导、多一些富有深意的变化、多一份人文关怀的情感。因此,我致力于构建鲜活、生动、高效,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胡欣.写作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居里夫人影子语文课堂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科学奇女居里夫人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