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导入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成功铺路

2016-04-16曾国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永春情趣政治课

曾国华

(永春华侨中学,福建永春362600)

精彩导入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成功铺路

曾国华

(永春华侨中学,福建永春362600)

文章从用好国际国内大事导入新课,使教学生情趣;用好本地本校新事导入新课,促教学增情趣;用好学生身边小事导入新课,助教学添情趣等三方面论述新课导入,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新课知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导入新课;课堂情趣

精彩巧妙的导入,好似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好似序幕,预示着高潮与结尾;好似路标,指引着学生的思维与方向。精彩巧妙的导入,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师生配合完成教学活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和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智育活动,而是一门点燃学生灵感火花,塑造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因此,不能仅仅用智育化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德育。实践证明:成功的德育课一定要符合学生思想品德认知和发展的一般过程。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而个性形成的核心是情感。外在的道德知识、德育价值只有通过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达到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我选择。情感和思考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有价值、最应重视的东西,这是思想政治课堂的灵魂。精彩而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是师生激情澎湃的课堂,妙趣横生的课堂,是师生思考与争鸣的课堂。思想政治学科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解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宏观,小至微末,无所不包。因而,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显得抽象晦涩,枯燥无趣。如何通过情境体验、探究、感悟等方式导入新课,营造最佳教学心理环境,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要求,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师的职责。

一、用好国际国内大事导入新课,使教学活动生情趣

课余,笔者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电视等渠道,关注国内外时事,并择其要点加以整理记忆,以供课堂教学备用。长期的教学实践给笔者一个感受,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将国内国外的时事信息适时恰当地融入课堂,用于导入新课教学,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况且,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的时期,非常关注最新的时事信息,一旦听到,则兴致勃发,精神振奋。

比如笔者在讲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笔者就用课件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乌克兰局势,“乌克兰危机不断深化,克里米亚公投脱乌入俄后,乌东部及南部的俄语区相继要求脱乌,由此可能掀起乌克兰內战,届時外国势力可能会介入,造成俄乌关系更加紧张,双方的战争局势一触即发,也导致了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严重对立,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欧洲乃至世界所发生的最重大事件,如果危机不能采取和平方式或控制在低强度军事干预范围内解决,那就势必引发俄乌之间的全面战争,甚至会引起美国和北约的军事介入,即使欧洲不会爆发一场冷战结束以来的空前大战,至少也会重新回到冷战状态”。危机好解决吗?马上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各方对克里米亚“公投入俄”所持的态度:美国将认为公投无效,制裁俄罗斯,不会军事干预;欧盟不承认公投的合法性,制裁俄罗斯;俄罗斯认为公投正当合法,立即签订入俄协议,军队进驻克里米亚;乌克兰永不承认克里米亚入俄,从克里米亚撤军;中国将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各方态度为什么会如此不同?美欧都不希望乌克兰倒向俄罗斯→有共同的利益→合作;俄罗斯决不能让乌克兰投入美欧怀抱→利益的对立→冲突。最后结论:由于各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不同,导致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样讲课,学生感兴趣,听得懂,而且也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更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求。

二、用好本地本校新事导入新课,促教学活动增情趣

平时,笔者还会搜集发生在我们本地、本校的一些新闻新事。这些新闻新事虽然没有国内外大事那么大的关注度,但是发生在我们学生的身边,用得好,是很有说服力的。

比如笔者在教学“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正好学校刚举办完60周年校庆,笔者就运用课件展示海外华侨、校友捐资办学、乐育英才的感人事迹和校史。我校是闽南一所知名的侨办学校,创建于1954年,著名侨领尤扬祖曾任首届学校董事会董事长,至今已有62年的历史了。我校的校史记载着学校几十年的变迁,这是对学生进行爱校爱乡爱国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给学生讲校史,使学生了解永春侨中,热爱永春侨中,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永春华侨中学的办学史上,人们不会忘记尤扬祖、颜子俊、尤扬祖、周公甫、梁披云、梁良斗、王超英、周卿云、周清楠、周友智等旅外乡亲、校友的功绩,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鼎力支持,才有现在错落有致、景色宜人的美丽校园,才使华侨中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办学规模位居全县第一的二级达标学校。没有华侨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就没有永春侨中的今天。通过展示办学史激发同学们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一个不爱校、不爱乡的人,很难想象他能以国家的兴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从而引导学生学好本框题,明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这样讲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适时、恰当、准确地将课内知识与本乡本土鲜活事例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三、用好学生身边小事导入新课,助教学活动添情趣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平时除了教学,还应在生活方面多关心学生。发生在学生生活周边的小事,对学生来说,会感觉特别亲近可信,教学中注意恰当地用于导入新课,既可增添教学活动的说服力,又可增加教学活动的情趣。

比如笔者在教学“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在分析讲解完两者的辩证关系后,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我班多数同学遵守学校和班级纪律,这是普遍性;某某同学不遵守,这是特殊性。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第二,“人”包含某某、某某、某某和大家,那么某某、某某、某某和大家包含着“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第三,同学们的学习成绩都普遍进步了,而某某同学却落后了,两者是否矛盾?这样,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学习起来就不那么枯燥无味了,他们的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效果就有了。

总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为了让学生去改造、完善自身学习方式方法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有效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学会求知,从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思想觉悟。有效的新课导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活动技能。有效的课堂教学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精彩恰当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唤起强烈求知欲望,为实现教学目标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1]高丽.政治课程改革之薄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1(9).

[2]徐继玲.浅议追求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艺术性[J].新课程研究,2009(2).

[3]宰华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激情[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26).

G633.2

A

1673-9884(2016)011-0091-02

2016-10-12

曾国华(1972-),男,福建永春人,永春华侨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永春情趣政治课
从太空俯瞰地球
永春雪山岩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