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要素研究
2016-04-16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郭超鸣何采洁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郭超鸣 何采洁
内地与香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要素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郭超鸣 何采洁
课程标准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处于基础地位,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本文比较了内地与香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要素,从框架概况、词汇学习等角度,运用任务型教学、二语习得等理论,结合无锡南长街小学和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实例,吸取两地经验,取长补短,促进两地小学英语教育的共同发展。
课程标准;理论要素;小学英语;香港;江苏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标准作为官方指导文件,对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提出了根本要求。英语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英语课程标准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占有突出地位。
比较内地和香港英语课程标准的学术论文层出不穷,但研究对象主要为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局限于信息比较,且实例以广东省中学为主,如禹明(1995)对《全日制中学英语大纲》(修订本)(1990)和“香港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情况的研究、徐洁(2012)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修订版)(2001)和《英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2002)的比较研究等。而涉及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深入理论要素层面,并以两地小学为实例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比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和香港公立小学使用的《英语课程指南(小学1~6年级)(2004)》(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6)(以下简称《指南》),结合无锡南长街小学和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的英语教育实例,比较分析内地与香港两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要素,寻找提升两地小学英语教育的途径。
1.框架概况
1.1 课程目标
在课程目标方面,《标准》围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设置了包含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在内的总目标,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五级目标,其中一、二两级属于小学阶段应达到的目标。
《指南》既指出了英语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也明确了学习目标,还从学科目标、维度目标和学习目标角度,阐释了小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体系。在进一步明确维度目标时,《指南》也将小学细分为两个阶段,即1~3年级和4~6年级,为每个阶段设置了分级目标。
1.2 课程参与者
在课程参与者方面,《指南》对英语教师和学习者角色及关系,有专门解读;对英语课程领导者——校长、英语学科组长、英语教师和图书管理员等有详细阐述;对通用技能,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语言技能,有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的具体指导。例如,在“从大处想,从小事做”的任务中,就要求“教师使用传单、宣传册、海报或视频,提供背景信息,介绍任务情境;学习者用照片记录现状,在课堂上分享观察结果,提出改善建议;学习者分组讨论,为照片撰写标题,排练广播剧,提醒同学们保持学校卫生;学习者通过学校公告栏,分享观察结果和个人感受”。任务目标为“在阅读传单、观看视频中,发展阅读、听力和写作技能;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听力和口语技能;在为照片撰写标题、排练广播剧中训练写作技能”。
《标准》主要突出了英语教师的作用,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情景,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这些建议体现了《标准》在教学法的选择方面,保持了更开放的态度,标志着当今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已经进入“后方法”(Post Method Pedagogy)时代(Kumaravadivelu 1994)。《标准》鼓励教师基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认识,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优化的外语学习环境(王蔷 2013)。
1.3 课程安排
在课程安排上,香港公立和政府资助小学1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内地普通小学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笔者走访的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以下简称赛马会小学)于一至三年级推行“小学识字计划—阅读及写作(PLPR-W)”,由外籍英语教师、英文科主任及英语教学助理,以灵活及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共同协教,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并由外教及英文科主任,共同发展校本英语读写课程,进一步提升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及写作兴趣和能力。
2.二语习得与词汇学习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监控理论认为,二语习得(SLA)涉及习得(Acquisition)过程和学得(Learning)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种语言。而“学得”是指有意识地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Krashen 2003)。不难看出,香港小学的英语教学方式侧重“习得”,学生在全英文环境中通过不断交流感悟,将语言内化,而内地则侧重“学得”,以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为主。
词汇的运用方面,《标准》指出:“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指南》没有给出统一的单词表,但要求教师在阅读研讨会上,指导编制班级词库和素材库。词汇运用难度逐渐增大,复杂性和综合性逐渐显现,体现出循序渐进的习得模式。
香港小学借助“两文三语”的语言环境,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沉浸式英语(Immersion Experience English)学习环境。虽然学习者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使用中文的情境,很难做到完全沉浸式英语学习,但学习者能在学校,特别是英中学校(Anglo-Chinese Schools)中,体验到准沉浸式的语言环境。而在内地,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课程教学,汉语(普通话)都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在语言环境缺乏的情况下,很少有教师能进行准沉浸式的英文教学。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国家从总体规划的角度提出政策支持,也需要学校从具体实施的层面提供硬软件支持,更需要教师提高运用英文进行日常教学的综合能力。
3.全人教育与能力培养
“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隆·米勒 2007)的目标是,在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即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在思考能力的培养方面,《指南》特别指出,要通过使用物体、图片和其他设备产生新想法。《标准》也提到“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两地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对每一项能力都提供了相应的培养案例,做了细致部署,增加了可操作性。
学科知识技能和态度、通用技能、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构成了英语学习的三要素。《标准》在总目标的情感态度中,提到了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等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香港在英语教学中,着重培养九种通用技能——合作能力、交流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计算能力、解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将这九种通用技能在学校中的预期成果与英语教育中的实施实例一一对应,将英语教育实施实例与其体现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观一一对应,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目的。
4.校本课程与课程创新
《指南》提出,开发和组织英语校本课程是学校的基本任务。英语校本课程包括普通英语课程、阅读工作坊、辅导课程和增益课程四个关键要素,各有侧重,形成联动体系。《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也提到可适当开发校本课程。
赛马会小学将英文戏剧和集体朗诵列为增益课程,推广多元化英语教学计划,优化英语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英文戏剧让学生理解语言含义的创造和传递方式,并通过戏剧表演和剧本写作,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英文集体朗诵能提升学生运用修辞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是一项实用的语言发展工具。
南长街小学在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南长街小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英语校本课程体系:二年级每周2节校本英语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正课和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包含英语对话、角色扮演、课外阅读等。在综合实践课上实施校本课程。学校英语教学组自主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围绕音系学(Phonology)教学,设置教学计划,编写学习评价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苏小学的英语教育,也在逐步摆脱以往形式单一、以普通英语课程为主的模式,融入各种新元素,不断推进课程创新,逐渐与国际接轨。
5.结论
受到评价机制、外部环境和历史遗留等因素的影响,内地和香港对英语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方面存在差别。但在课程标准层面上,双方可依据地区发展实际和教学实践,在框架结构的搭建、目标体系的设计、操作实例的呈现等方面,实现更大的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内地和香港的小学英语教育,能通过比较、交流、论证、吸纳,不断进步,向更高水准迈进。
隆·米勒. 2007. 学校为何存在?美国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M].台北: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蔷. 2013. 深化改革理念 提升课程质量——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J]. 课程·教材·教法(1):34-40.
徐洁. 2012. 内地与香港初中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校园英语(11):162-162.
禹明. 1995. 深港中学英语教学比较初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s3):2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Krashen S D. 2003. 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Kumaravadivelu B. 1994. The post method condition: emerging strategies for secon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ESOL Quarterly, 28(1): 27-28.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2004.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6)[Z]. Hong Kong: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