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制合宜阅读教学内容的五个一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2016-04-16叶洪林特级教师周德群
叶洪林(特级教师) 周德群
王荣生在《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以<竹影>的教学为例》中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对此,他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中提出两个操作上的要领:一个要领是根据文本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另一个要领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下面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说一说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五上的一篇精读课文。浏览该课文近10年30余篇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发现其比较相同和接近的阅读教学内容如右表1:
表1的教学内容是否合宜呢?首先要判断其是否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即语文知识、语文策略和语文技能。
如果说用本体性教学内容能确保宏观的语文教学内容的正确性,那么用什么来确保具体课文的阅读教学内容的合宜性呢?
一、理读“这一篇”课文
“理读”是由余映潮教授提出,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课文的各个角落具体指的是哪些角落?我们的实践和探索理读一篇课文的大致框架如下表2:
表1:《狼牙山五壮士》部分设计教学内容梳理
表2内容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三个句子材料安排的规律是“事实+感受”,这有利于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这一句:“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其中“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一部分是描写事实;“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一部分有作者感受,作者感受在哪里?在关键词语“决心”“仇恨”里。这样的材料安排在本单元课文《难忘的一课》有进一步体现,在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中体现更加明显。既然找到了作者、人物的感受所在,那么进一步追问怎么写的,就会发现这三句话表达感受的方法大致是比喻、议论。当然亦可进一步讨论事实和感受是否一致匹配等话题。
二是点面描写。课文初次安排场面描写在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一部分:“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一部分重在用“到处”“有的”这样的句式描写面;而本文重在点的描写,即五位壮士为点,敌人为面。对点的描写有两种方法:一是五位壮士整体逐一式描写,比如“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二是五位壮士选择单个式描写,比如“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理读就是对每一篇课文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体现课文特点规律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
表2:《狼牙山五壮士》初步理读
二、通读“这一类”文章
“这一类”主要指文体。《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教学文体可以划入写人记事文,按照实际文体可以划入小说。通读这类文本后,为了便于比较,故选择本册课文《慈母情深》和《地震中的父与子》与之对照。
表3:写人记事文(小说)通读比较
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这些内容从三年级就已经开始,如果五年级要炒这个“回锅肉”,必须有新的内容才行。短句是一个新的语言现象,课文有两处:“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里可以为五年级下册《桥》的教学做一些铺垫和渗透。《桥》文有大量的短句,如“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其次,点面描写中侧重于点的描写也是一个新的语言现象;再次,在叙事中抒发情感、感受也是这篇课文比较突出的语言现象,以前在散文中曾大量出现,比如《钓鱼的启示》《窃读记》等。
通读除了能发现“这一类”的特征规律,还能发现“这一篇”特征规律。通读就是要立足“这一篇”的个性,放眼“这一类”的共性,服务“这一类”的可持续教学。当然在类的认知上,也有知识类、能力类、方法类、主题类、体裁题材类等划分。
三、比读“这一组”课文
本单元导语强调:1.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表2的比读,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材:第一重点抓叙述含(抒)情;第二重点抓点面描写,为什么不抓详略得当呢?因为没有本单元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明显;第三重点抓资料的整理和呈现。这样,每篇课文在这个单元教学中就能各展所长,各司其责。
表4:本组课文比读
四、对读“这一段”课标
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常见的三点是: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如果把这3点放到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上,我们发现更有利于合宜阅读教学内容研发。这个工作分成两步来做;第一步是匹配,就是把课标放在“小学生阅读能力评测量表”的框架下,确定其能力范畴。具体见下表5:
表5:用“小学生阅读能力评测量表”读课标
第二步是对照。以“解释与推断”为例,看看“小学生阅读能力评测量表”的具体要点是什么呢?具体见下表6:
表6:“小学生阅读能力评测量表”
可见,课标的第一点对照的是“测量表”的 1、2、3、5、10,就连二者的用词都是那么的有意思,课标用词是“推想”,“测量表”用词是“推测”“ 推断”。从某个意义上讲,“测量表”比课标更具操作性。通过对照还能发现作者的情感,可以在事实中“推想”“推测”“ 推断”,在感受中提取。
行文至此,大致可以看看表1哪些内容是不大合宜的。比如,“体会课文的详略安排。”不够典型;“学习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和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英雄形象的方法,并迁移习作策略进行写话。”不够独特;“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不够清晰可操作。
五、参读“这一群”学生
正确、高效的阅读理解需要三种经验参与:语文经验、生活经验、背景经验。对于每个“这一群”学生的理解,不能仅凭臆想,而应该采取访谈、问卷、课前学习单等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三种经验,如此方能有的放矢。
表7:参读学生框架
在语文经验方面,对近200余名学生做了课前学习检测,结果显示学生有一定的解释与推断能力,但是不够清晰明了;欣赏与评价能力比较零散,缺乏具体的思维路径和操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