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作文
——“老虎来了”(第一课时)教学
2016-04-16执教费洁点评吴忠豪
执教:费洁/点评:吴忠豪
【教学目标】
1.以照片为载体,激发习作动机,懂得生活中处处是习作材料,感受到作文其实不难。
2.认真观察,聚焦神态和动作,感受故事的步步推进,说清故事的经过。
3.发挥想象,通过添加语言,再现故事情景;通过加入照片中看不到的动作和神态,丰富故事内容。
【教学实录】
师:我们第一次见面,先来做一个热身运动。谁来填一填?
出示:
如(虎)添翼 猛(虎)下山
(虎)口逃生 (虎)视眈眈
谈(虎)色变 狐假(虎)威
藏龙卧(虎) (虎)啸龙吟
生龙活(虎)(虎)背熊腰
师:都是填“虎”,由此看来,这老虎在人们心目当中,那可是?
生:凶猛无比、威风凛凛。屏显:
师:老虎有百兽之王之称,你们看,它有尖利的牙齿,锋利的爪子,还有像钢鞭一样的尾巴,肌肉很发达,怪不得人们会谈虎色变,怪不得人们说老虎屁股——
生:摸不得。
【评析:习作前让学生填有关老虎的词语,既可以检查学生平时积累的词语情况,又为本次习作做好词语准备。在词语填空后如再让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有关老虎或熊的词语,效果会更好。】
师:而熊呢,人们会这样说它,当衣服穿得多,就说穿得像熊似的。调皮捣蛋、惹人头疼的孩子就叫?
生:熊孩子。
师:是熊孩子,请点点头。不是熊孩子,请摇摇头(众笑)。如果熊和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课的内容。
师:有一天,熊妈妈驮着它的两个宝宝出来找水喝,被老虎盯上了。猜一猜,会是什么结局?
屏显:
生:其中一个熊宝宝被老虎叼走了。因为老虎太凶猛。
师:很有可能。
生:熊妈妈为了保护它的宝宝,牺牲了自己,让宝宝逃走。
师:你将来一定是个好母亲,真是善良的孩子。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师:真实的结局想不想看?当时的新闻报道是这样写的:7月14日消息,摄影师阿迪塔·星恩在印度拉贾斯坦邦伦滕波尔保护区拍摄了一组令人震惊的照片。当时,一头母熊正驮着两只幼崽找水喝,老虎匍匐着悄悄向它们逼近,熊妈妈发现后飞身一跃扑向老虎,一场三分钟的战斗就开始了。然而,事实证明母爱的力量不可阻挡,这只约300公斤的老虎最终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师:为那个女孩子鼓掌吧!(学生鼓掌)你们的掌声告诉我,你们也喜欢这样的结局,真是一群善良的孩子。看,这就是当时的新闻报道。谁来读读标题?
生:英勇母熊击退猛虎保护幼仔,母爱感动世界。
师:那么,摄影师拍到了哪些照片呢?我们来看。(屏幕逐一显示照片)师:一共三张照片。第一张,母熊发现老虎,这是起因。最后一张是结果,你能否也概括一下?
生:落荒而逃。
师:对,也可以说击退老虎。中间这张就是经过。你们看,母熊四蹄腾空,张大嘴巴,飞扑过去,准备为了宝宝决一死战。而老虎呢,脑袋昂起,前腿撑着,后腿稍稍弯曲,随时都准备?
生:扑上去。
师:所以,一个是一定要赢,一个是绝不示弱。“经过”我们可以概括为?
生:激烈的战斗。
师:很好,就叫“激战”。这三张照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告诉了我们母熊发现老虎,和老虎激战,最后击退老虎的经过。同学们,照片是静止的,是不动的。所以,它们的动作和神态也是定格不动的。照片也不能把它们说什么、想什么放出来给我们听。但,聪明的孩子,能通过它们定格的动作、神态,想象出它们说了什么,或者想了什么。
【评析:照片内容选择得非常好:一是这两种动物学生非常熟悉,很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二是照片中的情境冲突明显,可写的内容非常丰富,消解了学生在写作内容方面的难度,有利于将习作重点集中在表达方法的指导上。】
师:老师先来试试。第一张,熊妈妈和小熊发现前方有老虎后会说些什么或想些什么呢?仔细看,认真想,再仔细看,认真想,哎哟,它们会说话啦!熊宝宝说:“天!前面有老虎!妈妈,我们快逃!”熊妈妈说:“来不及了。宝贝,藏在妈妈身后。有妈在,别怕!”右边这只熊宝宝说:“要……要把……我们吃……吃掉了!”
师:这里,熊妈妈和宝宝,老师让谁先说话的?
生:熊宝宝。
师:右边这只小熊说得很轻很轻,仿佛是自言自语,也可以叫做心理活动。我也可以让熊妈妈先说话的。
师:由此看来,谁先说都不要紧,只要符合照片的意思就行。但是,老师凭什么把右边一只熊宝宝说的话或想的话,写得结结巴巴的呢?看看图,猜猜老师的依据。
生:这只熊宝宝胆小。
师:你怎么看出胆小的?
生:它的身子缩成一团,很害怕。
师:给他掌声!这就叫仔细观察。你看,它缩着脖子,趴在妈妈的背上,快要掉下去了,所以话都说不连贯了。因此,老师刚才配在旁边的语言或心理都是根据它们的动作、神态——
生:想象出来的。
师:下面两张照片(屏显图片,配以紧张的音乐),“激战”和“击退”,请关注它们的动作、神态,发挥想象,像老师一样,在圈圈里面写下语言或心理。
【评析:以一张照片为例指导写作,指导得非常具体:一是要仔细观察,二是要符合照片的意思,三是要展开想象。要言不烦,又很明确,很有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己练习写下面的两张照片,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写作实践。】
师: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咱们来分享一下。你写得挺快的,敢交流吗?
生:(老虎)“喂,别挡道,我要吃东西了!”(母熊)“不许你伤害我的宝贝们,要吃它们,先过我这关!”
师:“激战”的语言还可以,“要吃它们,先过我这一关!”这里有拼死一搏的气势。“击退”这部分,你再接着说。
生:(老虎)“唉,这只母熊也忒厉害了!”(母熊)“死老虎,叫你吃,以后见一次,打一次!哼!”
师:写出了老虎落荒而逃的无奈,不错。谁来向他挑战?
生:我先说激战:“你这母熊可真是不自量力!给我滚!”“为了我的两个孩子,我就是死也要和你拼到底!接我一掌!”击退:“算你跑得快,你这只死老虎,下一次不要让我看到你,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了!”“这头母熊太厉害了,还是快跑吧!”
生:激战:“老虎,有我在,就是拼了命也不会让你伤害我的宝宝的!”“哦!是吗?我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击退:“哼,没想到你也挺厉害的嘛!这次就先放过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只要有我在,你就休想伤它们一分一毫。”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动作和神态,顺利地想象了它们的语言或心理,玩得有趣吧?这么好玩的事情,怎么少得了费老师呢,课前我也玩了一玩,想看看老师写的吗?(屏幕显示。老师绘声绘色地说。)
【评析:学生根据照片内容分别描写了老虎和母熊的语言,都符合照片的内容,说明学生对语言描写并不陌生。但学生描写动物语言是一个回合,老虎说一句,母熊说一句,这就反映出学生语言描写的真实水平,可以视作此次习作指导的起点。】
师:细心的孩子已经发现了,在激战过程中,老师让老虎和熊不止说了一次话。母熊和老虎一来一去各说一次,就叫一个回合,再各说一次,就叫——
生:两个回合。
师:请问,凭什么在激战过程中老师写两个回合?谁来猜一猜?
生:因为老虎和熊它们两个实力相当,怎么打也打不退,所以要写几个回合。
【评析:教师在学生一个回合语言对话描写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出示了两个回合对话描写的样例,让学生认识描写对话语言可以不止一个回合,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这是本次习作指导的亮点。很多教师指导语言描写,多局限在提示语位置的摆放,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反映人物的情感等等内容,费洁老师能另辟蹊径,提出多回合对话语言描写,很有创意,符合中年级学生习作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师:对呀!老虎不会善罢甘休,不是那么好对付,母熊也会拼死一搏。我们四年级的孩子写好一个回合就已经很棒了。同学们,在激战过程中,母熊和老虎的动作、神态一直都在变化。但是,照片不可能?
生:动起来。
师:是的,这些变化,靠一张照片没法反映出来。但我们能想象,想象照片中没有的动作和神态,像动画片一样在脑子里放出来,并通过文字再现当时的情景。想不想玩一玩?老师怎么玩的呢?变啦,变啦,看老师怎样把想象到的动作和神态加上去,和刚才的语言合并成一段完整的文字。我们合作,我读神态和动作,你们读语言、心理。
屏显图文,师生合作朗读。
师:哪些动作或神态是照片中没有的?
生:母熊把树拍断了。
生:老虎撅一撅屁股,尾巴用力一扫,也没有。
生:举起熊掌在老虎面前挥了挥,这个照片中也没有。
生:老虎愣了一下,也没有。
师: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这样一写,就像动画片一样,好激烈哦!你们会不会想象,会不会在脑子里放动画片?
生:会!
师:请选择“激战”或“击退”,发挥想象,在横线处写上它们动作、神态的变化,和刚才已经写好的语言、心理合并成一段完整的话。刚才你们已经写好的语言可以像老师一样用省略号代替。
【评析:这一环节指导提出了描写动作和描写神态两个新的要求,加上前一个环节的语言描写,学生习作时面临的是如何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具体三个难点。这对部分优秀学生而言也很具有挑战,对一般学生来说难度太高,有些操之过急。】
(学生认真写7分钟)
师:又到了分享的时刻了。老师请了四个同学,写“激战”的两位先来交流。
生:母熊张大嘴巴向前扑去,老虎先是一愣,接着,迅速地反应了过来,用尾巴扫了扫地,轻蔑地说:“就你?我这个森林之王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真是不自量力!”母熊也不甘示弱,吼道:“想要吃我的孩子,可以,但先打败我再说!”老虎发怒了,张着血盆大口向前一扑,母熊敏捷地闪了过去,举起熊掌挥了挥,顿时,旁边的树倒了下去。老虎一惊,竟又愣了起来。
生:老虎大吼一声,尾巴像根鞭子一样抽来抽去,眼睛死死地盯着母熊叫道:“我太饿了!快把你的小熊给我,我就可以饶你,你可不是我的对手!”母熊毫不示弱,举起熊掌拍打老虎,还不停地发出恐吓的叫声。最后后腿蹬地,站了起来,吼道:“你想都别想!我不可能把小宝宝给你的,哪怕你吃了我!快走开!”母熊的前肢在地上不停地拍打着,扬起了阵阵尘土。
师:交流“击退”的,请。
生:三分钟的战斗结束了,老虎把尾巴一夹,头一抬,说了声“我一定还会回来的!”就跑了。母熊在后面追了一段,边追边大声吼叫。老虎跑远了,母熊说:“看你还怎么伤害我的宝贝们!哼,以后见一次打一次!”说完,它拍了拍爪子,踢了踢腿,斜着眼睛看了看越走越远的老虎,就走了。
……
【评析:从几个学生的习作看,动作、神态描写具体了,但是语言描写还是一个回合,两个回合描写语言的意图没有被学生关注。】
师:真好!刚才我们只是写了一段,要是写整篇文章那就更好玩了,真的就是动画片了。我们来听一听,这位四年级的小朋友是如何发挥想象写好整篇文章的。(放录音)(略)
师:你们敢不敢向他挑战?
生:敢!
师:第二节课我们就来写。你们看,照片也能写成作文。诀窍在哪里呢?
生:想象,想象它们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
师:对,我们可以先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把内容梳理清楚,根据动作、神态发挥想象,再现它们的语言和心理,还可以想象添加照片中没有的动作、神态的变化。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谁是编故事的高手。
【总评】
一、利用照片指导学生习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习作指导方式。小学生习作首先遇到的难点是“写什么”,因此教师指导很容易会将重点放在习作内容的指导上。有些教师花费半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写什么”,这样就很难有时间再顾及“怎么写”的指导。小学阶段习作训练的重点毫无疑问应该是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为“怎么写”才是小学生习作的难点和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堂课教师精心挑选了三幅照片,内容丰富,学生一看就懂,这样就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化解“写什么”的难点,留出更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怎么写”。我国语文课原本就存在读写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学生书面表达练习时间偏少,严重制约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果习作课上再花费大量时间解决学生习作内容的困难,势必挤占学生书面表达练习时间,这是不可取的。费洁老师的这堂课用照片直接提供习作内容,这样就可以将时间放在“怎么写”的指导上,并且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练习写作,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很值得提倡的。
二、这堂课学生有两次动笔写作的机会。第一次是以第一幅照片为例进行指导,教师提出了描写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写作要求,然后让学生动笔写作第二、三幅照片。第二次是在学生动笔习作以后,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然后再让学生有7分钟时间修改自己的习作。从第二次交流的习作情况分析,学生习作的进步十分明显。第一次动笔反映的是学生原有的习作水平,经过教师第二次有针对性的指导,写出来的文章反映的是学生通过这堂课学习以后习作的进步,这是这堂习作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两次动笔练习,第二次学生的习作变化明显超过第一次,这是为什么?一是因为学生有过第一次动笔实践练习,对教师第二次指导所提出的要求理解得更加真切,更加实感,因而更加深刻;二是因为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切中学生习作时存在的问题,学生有了动笔实践的亲身体验,感受了经验,也遭遇了困惑,因此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点;三是学生有第二次动笔实践的机会,能结合教师作后指导提出的问题及时修改自己的习作,因而实现二次指导效果的最大化。可见,有效的习作指导必须和学生的动笔实践密切结合,学生的认识不是一次达成,习作教学中的作后指导其效果往往超过作前指导。费老师这堂课设计的两次习作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值得学习并提倡。
三、对小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方法要具体,要有创新,要有新的增长点。这堂课教师提出的将故事中动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具体这四点要求,指导最成功的是描写母熊和老虎的语言,这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学生根据照片内容都能描写老虎和母熊的对话,说明对语言描写并不陌生。但学生描写动物语言都是一个回合,老虎说一句,母熊说一句,这是学生对语言描写的已有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描写可以有两个回合,三个回合甚至更多,这就是学生学习语言描写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三年级就开始尝试描写人物语言对话,四年级如何在三年级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提高,费老师多回合人物对话描写的指导给听课教师很大的启发,受到现场听课教师一致好评。
四、这堂课第二次动笔要求学生选择“激战”或“击退”中的一张“,发挥想象,在横线处写上它们动作、神态的变化,和刚才已经写好的语言、心理合并成一段完整的话”。学生第二次动笔时面临的是如何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具体三个难点,对学生来说难度太高。从学生最后交流的习作看,虽然动作、神态描写比较具体,但是语言描写还是一个回合。因此我的建议是:1.放缓坡度,降低难点。本次习作不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要求,就将语言对话描写作为重点,围绕这一点进行深入指导。2.集中目标,反复实践。以“激战”为例让学生认识对话描写可以有两个回合,然后用第三张图“击退”这一幅作为学生举一反三的练习材料,甚至再让学生将母熊和小熊的一次对话改成两次或三次对话,增加学生实践机会。3.围绕重点,点评交流。交流点评就围绕多回合对话描写进行,点评哪个同学多次对话描写更加合理,哪个同学对话描写得更有创意,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