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口语表达的阅读课堂
——以《恐龙》为例

2016-04-16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雷龙霸王龙恐龙

朱 垚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教学观呢?笔者以为,以现行教材为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悟得作者的“语言智慧”,并在语言实践中习得口语表达的方法、技能,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实现由“学课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下面就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恐龙》为例,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恐龙》是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恐龙的种类、特点、生活环境及它们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对于这篇课文,大多数教师不是把它上成介绍恐龙知识的科学课,就是只关注说明方法,上成乏味的语文知识讲授课。反复研读教材,研究学情后笔者发现:“恐龙”学生并不陌生,“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在三上《水上飞机》、三下《航天飞机》两篇科普童话中学生已有了解。这篇说明文内容简单,是一篇很好的言语表达范文,让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内化文本语言,进行条理、清晰、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习得语言表达的方法、技能是我的教学设想。据此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1.在了解恐龙的样子、本领和共同点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用上“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自己当作恐龙介绍给大家。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恐龙,学会面对不同人群、不同地点能准确、生动地介绍恐龙,激发学生走进恐龙世界的欲望,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及探究精神。

围绕上述目标: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尝试:

一、重组文本,有条理地“说”

王尚文教授说:“‘怎么说’是说话写作的一门大学问,关注范文的言语形式,就能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万水千山,欣赏其中的万紫千红,了解其中的万千奥妙,从而提高说话写作的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教师以“语用”为核心,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找准“语用”训练点,对教材进行解读、取舍、整合、拓展,创设“语用”情境,为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迁移运用从文本中感受到的言语现象,形成言语能力。

片段一:

出示:

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共同点?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出相关的语句,圈画出关键词,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或两种恐龙,完成表格。

我最喜欢的恐龙特点(样子、本领等) 恐龙共同点

(生自主学习后,集体交流答案,修正补充。)

师:班里有个同学想把这些恐龙介绍给他的弟弟,可是不知道怎样说才能让弟弟喜欢听。大家一起帮忙想想有没有好办法呢?

生:我们可以变成恐龙,向小弟弟做自我介绍。

生:可以看着图片,或是拿着恐龙模型向小弟弟介绍。

师:好主意。把自己当作恐龙介绍给小弟弟听,他一定喜欢。现在老师魔法棒一挥,你们都变成了恐龙。那你打算怎么介绍自己呢?

生:可以先说自己是什么龙,然后介绍样子、本领。

师:你真会找办法。先总说自己是什么龙,再分别介绍自己的样子、特点,这样说话多有条理呀。现在你就是你最喜欢的那只恐龙了,反复地读一读你画的句子,尽量用书上的语言,对照表格,抓住关键词来介绍自己。

出示:我是_____的___龙。我_________________。

生:我是三角龙,我的脸上有三只大角……

生:我是梁龙,我的身体很长……

生:我是庞大的雷龙。我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每踏下一步就能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师:我也喜欢雷龙,也想介绍一下:我是庞大的雷龙。我的身体很重,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你们更喜欢谁的介绍?

生:喜欢前面同学说的,他说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发出的轰响像雷鸣一般,让我一下就明白雷龙有多重,它发出的声音到底有多响。

师:是啊,用雷龙和大象作比较,我们就清楚地知道雷龙到底有多重;它发出的轰响如雷鸣一般,这个比方让我们明白了雷龙名字的来历。这样一说,雷龙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咱们介绍的时候,就要围绕中心句,中心词,学着用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来说。这样别人听起来就清楚、明白了。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共同点”等关键词去思考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开自主学习,了解恐龙特点。这样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现象及言语形式,使思考达到一定深度,为有条理地表达打下基础。】

让学生遵循文本语境及意义逻辑,把文本的语言内化、重组并表达出来,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先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本的层次,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潜心会文”,并在头脑中“建模”;然后即兴创设了一个说话情境,出示总分的句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提取、整合文本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这样,说话练习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事物说明白的,意在教学生如何运用打比方等方法,把话说得通俗易懂。至此,教师顺势总结:要想清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就要围绕中心句,围绕关键词组织语言。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以致用,教给学生迁移运用文本语言的方法。

二、定位角色,有声有色地“说”

《心理学教程》中说:“儿童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挥它对认知活动的推动作用。”创设语用情境,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并根据不同的角色,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进行表演,有效地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还能让学生将自己所积累的词句融会贯通,并运用学到的句式进行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实现语言与言语形式的有机融合,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霸王龙的样子你讲得很清楚,但是从你的介绍中我没感觉出霸王龙很凶猛,我想弟弟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想想怎样介绍才能让弟弟感受到霸王龙凶猛的样子呢?加上什么动作?什么表情?请你来为大家做个示范。

一生说,但不太生动。

师:听老师讲讲。(绘声绘色)老师讲得怎么样?

生:老师加上了表情、动作,让我仿佛看到了凶恶的霸王龙。

生: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凶猛的霸王龙好像就在我们面前。

师:抓住关键词,加上表情、动作,想象着恐龙的样子,就一定能讲得绘声绘色,吸引人。自己先练练,可以看书上插图,或是恐龙模型,待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到讲台前来展示!

生练习后,指名说。

师:这样说多有趣呀!不光说得清楚,说得有条理,还说得有声有色,这样别人爱听,想听。

【设计意图:教师先是适时地创设顺应学生心理的情境——与小弟弟分享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心甘情愿、自由愉快地把自己所学讲出来。然后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学生习得了加上表情、动作、想象画面生动表达的方法。随后小组内合作完成生动地“说”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定位基于学生的日常交往需要,基于课标的要求,通过层层递进式训练,让学生有条理、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他们在语用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的同时,也习得了言语表达方法。】

三、回归生活,准确自然地“说”

老子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文教学规律不出其右,最终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口语是同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打通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通道,就要用好课文这个鲜活的例子。

片段三:

师:刚才你们把自己当作恐龙向弟弟作了生动的介绍,现在请你以下面的身份介绍恐龙。

出示:1.向恐龙博物馆的参观者介绍恐龙。

2.恐龙协会的专家要评选宇宙中最奇特的一种恐龙。请你做介绍。

师:现在,你会向游人或专家介绍什么呢?选择一个场景想一想,你可以说什么,怎么说?

生:当解说员的时候,我会先欢迎大家来到博物馆参观,接着介绍它是什么龙,至于它的样子,大家都看在眼里,最后介绍它的本领,着重介绍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如果我向专家推荐一种龙,我会介绍它与其他恐龙不一样的地方,并尽量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使讲解生动有趣味,这样才能得到专家评委的肯定。

师:你们真了不起!日常生活中我们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根据说话地点、说话对象、说话目的来决定。不同地点,面对不同的人群,要学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弟弟说话,简单明了,要生动、有趣,甚至手舞足蹈;对游客们说,说得详细、具体,通俗易懂,要有礼貌;向专家介绍,要想让你的恐龙从那么多恐龙中脱颖而出,一定要介绍它的与众不同。课前你们都收集、整理了关于恐龙的资料,现在请选择一个角色,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设计意图: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明白说话时因交流对象不同而变换说话的内容与形式。这样对方才会“乐于”倾听。学生习得语言,最终转化为语文素质,甚至人文修养,从而提升语言运用的实用性。】

猜你喜欢

雷龙霸王龙恐龙
吼声像打雷的雷龙
我是霸王龙
放生一只霸王龙
雷龙
雷龙的叫声像打雷
好冷啊,霸王龙灭绝了
霸王龙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吼声像打雷的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