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第二课时)教学
2016-04-16郭润芳
郭润芳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感悟王二小的英雄行为。
3.在品读、感悟文本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品质。
4.通过多角度对话文本,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语、句子的品悟,读懂课文。
2.运用动作演示和借助多媒体情境体验,感悟王二小的英雄行为。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师:通过读书、看电视、看电影你认识了哪些少年英雄,你能简单说说有关他们的故事吗?
师:今天,咱们一起走进王二小的故事,感受二小的英雄行为。
二、词语盘点
1.小组合作,词语通关。
四人小组,借助词语卡片互助合作认识词语。
2.课件引领,情境认读。
师:你能够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帮助王二小看好这些牛吗?
强调多音字“当”的读音。
三、品词析句,探究感悟
1.词语引领,对话文本。
师:这些词语中,哪个词语你还不太懂,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预设:
★“儿童团员”
师:什么是儿童团员?什么是放哨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王二小的神气和骄傲。
品读“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通过“一边……一边……”句式感悟王二小的机灵和警惕。
品味“常常”,感悟王二小的坚持和执着。试着用“一边……一边……”和“常常”说话。
师:请大家读第1自然段,读出王二小的“骄傲、机灵和坚持”。
(指生读,比赛读,挑战读。)
师:把词语放在具体的句子当中品读,会更容易理解,同学们要记住这个方法。
★“扫荡”(课件链接视频,教师讲述并配音,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师:通过查资料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师:自由读第2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想一想,敌人会怎么“叫”呢?想象敌人的凶恶、猖狂,体会王二小当时所处的险境,感受王二小的勇敢。
2.情感引领,质疑探究。
师:王二小还是个孩子,面对这么凶残的敌人,他害怕了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句一: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
师:什么是“顺从”,为什么“装着顺从的样子”?(引导学生们想象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感受王二小的机灵和勇敢。)
出示句二: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师:什么是“埋伏”?
(创设情境体验)
师:看来,想象词语背后的故事,做动作体验,都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词语,这又是一种读懂词语的方法。
(品悟“埋伏圈”,板画埋伏圈,让学生在背景中画出埋伏圈,形象感知当时的情景。)
(齐读第4自然段,感知小英雄“就义的英勇”。)
师:“上当”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上当”对于我们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师:看来一个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就会大不一样。学习就需要这样一点一滴去积累。
3.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带着对英雄离去的悲痛,以及八路军叔叔帮助王二小复仇之后的痛快,美读全文,读出王二小的机灵和勇敢,读出敌人的凶狠和残暴,读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四、学习拓展,情感升华
1.活动一:
★用“……把……”复述全文,再次感知王二小的英雄故事。
★将下列“把字句”换成“被字句”
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____被_______________。
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
____被______________。
八路军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____被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
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再次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