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播撒平等协商的种子——小学低年级合作学习初探
2016-04-15邓泽茜
邓泽茜
给孩子播撒平等协商的种子——小学低年级合作学习初探
邓泽茜
合作学习在国内的课堂出现了很多年,整体说起来,大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而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小学一二年级很有可能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合作学习,如果能让他们尝到合作学习的甜头,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保持极高的热情,这无疑会是一笔让他们受用终身的财富。那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孩子的合作学习顺利实现且有实效呢?以下三个问题,我认为必须首先得到解决。
一、怎样提高孩子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在老师合作学习的任务下达之后,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孩子不是忙着思考问题,而是觉得终于可以自由讲话了,时间过去之后,话是讲了,问题却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还有一些孩子比较腼腆,听得认真,但是说得很少,这样其实也没有实现合作学习的初衷。
二、怎样让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孩子实现平等对话?
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孩子有强有弱,是十分正常,甚至是老师有意为之的现象。让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孩子带动那些平时比较沉默、成绩不那么优秀的孩子,是老师的良好愿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占据了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主动权,他们的看法替代了其他人的看法,其他人的意见要么自己默默地埋入心底,要么被其他成员忽视,合作学习变成了“一言堂”,或者是几个人的合作,其他人的服从。
三、怎样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效?
1.合理安排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并在一段时期内固定下来。
合作学习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建立起一种“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目标结构,为了实现这个结构,小组成员的合理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组间竞争”意味着组与组之间要有可比性,因此每个组的平均能力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组内合作”意味着一个组里面要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孩子,既要有愿意倾听的孩子,也要有主动起带头作用的孩子,这样组内合作才能够顺利进行。
另外,分组应该在一段时期内固定下来。陈向明先生就曾经指出,有时候,参与者不积极投入,不是因为他们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安全,不愿意当众暴露自己的思想。因此,安全感的建立在小组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孩子们迫切需要的。频繁地更换小组,会增加孩子的适应难度,也会妨碍信任感的生成。而当孩子们组成稳定的小组后,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的经历会让他们对伙伴感到熟悉,产生安全感,从而更加乐于当众表达。
2.加强对孩子合作学习的指导,通过评价方式的调整明确不同的学习要求。
合作不是孩子天生就能掌握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一个合作学习的小组中,组长是非常重要的职位,老师如果能够把小组长培养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会顺利很多。例如,我会要求组长调整小组内发言的顺序,把组内成绩优秀、表现积极的小朋友安排在讨论的最后进行发言,而把那些平时比较腼腆的小朋友放在讨论的中间,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再例如,我会要求组长安排组员简单记录每次合作学习的情况,包括发言内容、参与积极性等。在合作学习中,如果有感到困难的孩子,我会建议组内安排一位专门帮扶的“小老师”。
另外,合作学习的评价对象应该是以小组为单位,尽量避免对个人进行过多表扬。我的评价方式也不是固定的,每一次的评价指标都会根据上一次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整。在我看来,合作学习的任务应该分为消化知识和感悟创新两种。在消化知识型的合作学习中,我会把考核的重点放在一个组内的所有成员是否都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上。而在感悟创新型的合作学习中,我认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应该是评价的核心内容。
3.家校携手,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的实质就是打破权威,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中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父母在儿女面前、老师在学生面前都有绝对的权威,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如此。而这种崇拜服从的习惯是不利于合作落到实处的。因此我认为,除了学校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平等互助的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此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父母的观念随时代逐步更新,才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亲身示范,把一些现代社会思想的精华传达给我们的孩子们,真正为我们下一代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家庭其实是合作学习开展的一个绝佳场所。父母是孩子最熟悉,也最信赖的伙伴,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可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一起动手实验,一起研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合作学习的案例,为孩子们在班级的合作学习做了最好的铺垫。
合作学习的实现不仅意味着学生要摒弃传统的竞争观念,充分挖掘自我的潜力,也意味着老师要在课堂内外建立起全新的班级常规,家长要在家庭中播撒平等协商的种子。这个过程需要孩子、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