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策略的探究

2016-04-14李春娇

考试周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李春娇

摘 要: 分层教学能有效打破班级授课制强调整齐划一的弊病,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实践中,教师通过班级隐性分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授课、分层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提高。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 高中化学

一、问题的提出

1.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班级教育“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厌学,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必须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次化学教学,使每一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2.分层教学的含义

同一班级内的分层教学,是指对班级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将学生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教师在讲授同一教学内容时,要因材施教,从不同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在原有基础上求得进一步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层次

分层教学的实施包括给学生科学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活动框架的建构和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

1.学生的分层

给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在尽可能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分层。分层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分层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好采取隐性分层,高一年级学生的分层主要根据中考的化学成绩和第一次化学月考的成绩。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品质、智力水平、潜在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分为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教师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流动的、动态的。学生分层后要进行分组,常见的分组有两种方式:一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二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班级分层教学,最好采用第二种方式,把不同层次学生组合为多个学习小组,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民主自由、团结合作的教学氛围。

2.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教学模式中“分层”的独特性决定教学目标除了三维教学目标外,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通常要求学优生能独立学习,熟练掌握化学知识并学会综合应用;在中等生能掌握基本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新知识,对学困生则要降低要求,只要求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分化的现象不是一日做成之内造成的,也不是一日之内可以解决的。因此,教师需要投入长期努力,要不断调整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要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向更高一级学习目标迈进。

3.授课层次化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分层的具体流程是:导入新课之后,引导学生预习,教师把精心编制、符合各层次学生自学学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收集,以便调控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等要精讲示范,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讨论探讨,教师精心选择“探究点”,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小组活动,适当给予点拨。

4.作业设置分层

无论是课堂练习检测,还是课外作业设计均要分成基础题、提高题、探索题三种类型的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基础练习内容相对简单,要求全班学生完成,提高题为简单的变式题和综合题,主要是为中等生设计,稍稍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探究性开放性题目,为学有余力的学优生提供一个前瞻练习的机会,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学困生夯实基础,让中等生既夯实基础,又灵活运用,让学优生享受创新的乐趣,最大限度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课堂训练时,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5.评价层次化

评价要淡化甄别功能,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因人而异,评价要着眼于个人前后成绩的比较,对学困生多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评价,在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对学优生要严标准,高要求,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实施时间为2014年9月中旬至2015年7月共两个学期,该实验选取笔者所执教的三个平行班,在实验前进行前测,然后实施实验,实验后实施后测。

实验过程:

(1)前测

2014年9月对三个班级班学生就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自我效能感三方面发放有关调查问卷,并把学生中考和第一次月考成绩作为前测成绩。

(2)实验

三个班级高一年学期第一次月考的平均成绩、优生率分数基本一致,其中高一B2、B3班为实验班级,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另一个班级高一B6班为对照班,仍然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方式。

(3)后测

一年后,以漳州市高一上、下学期期末化学统一测试试卷作为后测成绩。实验结果: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时,两班的平均分、优生率差距很小。实施分层教学后,从这三个班的后测成绩来看,实验班的平均分和优生的率明显高于参照班,学困生数目明显低于参照班级。实验表明,实施分层教学后,实验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部分中等生跃入优生行列,个别优生能学以致用,积极参加各种竞赛,特别是学困生较好地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