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课例分析

2016-04-14杨莹莹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拓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杨莹莹

摘 要: “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这节课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内容很少,但上海市一位小学老师却将其讲得十分精彩。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选及拓展、对教学过程的巧妙设计对这节课进行详细分析,希望给其他教师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教学目标 精选 拓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的精选及拓展

在这节课里,教材内容中有三个范例,分别是“摈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坦诚相助,做热情的中国人”、“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按部就班地逐个讲解,而是只选择第三个作为重点。

将三个范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前两个“摈除陋习”、“坦诚相助”都是道德教育范围内的,而第三个“抵制假冒名牌”,除了道德教育外,还包含法制教育。在如今“保护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里,这样的教育更具意义。此外,从学生方面来说,他们对于假货没有深刻的了解,甚至自己及家人都在使用假货,更没有保护别人知识产权的意识。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将“抵制假冒名牌”作为重点,其他两个作为次要内容。这样精选后的内容不但使教学重点更突出,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而部分内容作为三个范例中的一个,在教材中十分简单,仅有一小段文字和一张图片说明制假售假行为的危害,呼吁学生抵制假货。但这点并未在课堂上提出,而是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材料。如:正版影片与盗版影片的制作过程及投入,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盗版买卖中的暴利;还有关于“知识产权”的知识,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法律含义;以及制假售假行为对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危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抵制假冒名牌”的意义,从而真正从行动上坚决抵制假货。

从这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精选及拓展中,可以看出其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及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此外,教师在教材之外搜集材料,并通过转换视角、重组内容、改变顺序等方式,将其加工为具有教育价值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的教学材料,这是一种教材开发的行为,体现了其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教学过程的巧妙设计

1.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是学情调查的一部分,通过调查结果,教师可以基本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就让学生调查自己家长对待假货的态度,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发现学生家长对待假货的态度大致分三种:第一种是真货太贵,假货便宜质量可以接受,所以接受假货;第二种是假药、假食品等威胁健康,所以拒绝假货;第三种是根据假货实际质量,看情况而定。紧接着让学生表明自己对待假货的态度,并在课堂上统计结果,结果发现全班学生中“接受假货”的有2人,“拒绝假货”的有11人,“看情况而定”的有16人。根据这一结果,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有了更多的针对性。

2.讨论和思辨

在“如何对待假货”这一问题上,学生的认识是有限的,或是基于自己平时的经验,或是基于现实的经济条件,抑或是受身边人的影响。所以要让他们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判断,就必须让他们有深入的了解,甚至亲身的体会。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是一种经验的传达。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对于许多问题,学生是有直接经验的,所以与其让教师传达经验,不如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和思辨来认识事实。这节课中,教师就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就有学生谈到自己买过盗版光盘,实际播放内容与封面标示内容不符;还有学生说自己买的正版玩具花了很多钱,但玩了几天就不想玩,感觉很浪费……学生自己的讨论很热烈,而且都基于自己的经验有了自己的观点。这时该怎么办呢?有限的经验限制了讨论的继续,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引导。教师放出了一份关于正版和盗版光盘制作成本对比的资料,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盗版光盘便宜的原因,也认识到买盗版光盘带来的危害。这一事例又引起学生分析其他盗版产品的兴趣,并最终认识到购买和使用盗版产品给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带来的危害,从而对“如何对待假货”这一问题作出新的判断。

3.课后调查

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教师在课堂上又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仍然是关于学生对待假货的态度。结果显示,全班学生中“接受假货”的有0人,“拒绝假货”的有27人,“看情况而定”的有2人。再与课前统计结果相对比可以发现,此时大部分同学对待假货的态度都是坚决拒绝。一前一后的结果发生了如此明显的变化,说明这节课的学习已初见成效,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购买、使用假货的危害,并决定在行动上坚决拒绝假货。

这样在课前、课后调查统计,再将结果进行对比,可以从学生的态度转变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这是将教学效果可视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日本小学社会科中“使用磁性姓名牌教学”的方法。在日本的小学社会科课堂上,教师会经常让学生在学习之前通过贴姓名牌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学习之后再进行选择。使用姓名牌的好处是不但可以清楚看出学生态度的转变,还能具体了解到是哪位同学发生的转变,从而使教学中的针对性更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沈晓敏.品德与社会(五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拓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