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口头作文教学探究

2016-04-14胡端花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胡端花

摘 要: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读写能力,而忽视了口头作文的训练,这是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止步不前,作文教学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之一。口头作文的有效训练能为书面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本文对如何有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做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口头作文 说话习惯

“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如是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的表达是语文综合素质诸方面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的阅读、交流、写作均起到促进作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口头作文的训练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说话习惯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对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教师应当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只要有了说话的兴趣,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开始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教给学生正确的表达方法。如我在教小学语文第三册《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时,首先要求学生仔细想一想,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动物或植物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按问题给出回答,先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说清楚,再试着将片段连接成一段完整的话,接着发动学生对这段话进行评价,对字的错误发音、语病、方言式的表达进行纠正,对说得不够具体的话进行补充,使学生学会反思自己,评价他人。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学生对开口说话的兴趣更浓厚,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我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除了让学生想讲、敢讲之外,还要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训练学生组词和口头造句的能力,使学生脑袋中的词库丰富。只有学生的词汇量大了,才能使他们在日后的表达的过程当中,凝练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讲课过程中,多扩充词汇的近义词抑或是反义词,对于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词汇尽可能用往日学过的词汇和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并让学生用新学到的词语造句,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新词印象深刻,理解透彻,高效掌握新的词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观察

智者善于观察,观察身边事物,从细节处探寻其中的奥秘。“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提醒学生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对于陌生的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观察事物的细枝末节。例如我组织刚入学的学生对校园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说说学校里面有哪些花草树木?分布在哪里?学校里面有哪些建筑?每一栋建筑物都有哪些特点?他们喜欢学校里的哪些东西?又如下雨天我让学生观察窗外的雨水,接连不断的雨滴下落引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往下掉;雨点落在地上,溅起的水花就好像一个小小的喷泉;雨滴像顽皮的孩子在屋顶上滑滑梯……正是因为学生的细心观察,才有了这些生动又丰富的描述。

“语言是生活的化身”。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教师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拓展口头作文的思路。如一次教室大扫除,我事先交代学生要仔细观察同学们是如何安排打扫顺序,怎样进行打扫,对于大扫除每个同学的反应和做法是怎样的。事后,我让同学们以“大扫除”为题,根据自己观察到的进行口述,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情况表达出来。如一个同学说道:在开始大扫除之前,班长安排第一组的同学擦窗户,第二组的同学将椅子抬到桌子上,第三组的同学扫地拖地,第四组的同学擦黑板,有些同学很认真地在打扫,一边打扫还一边唱歌,擦窗户的同学把窗户擦得发亮,但是有些同学在旁边偷懒,这个时候班长的眼睛就像遥控器,班长看到的时候他才打扫,班长没看到的时候他就不打扫。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倘若不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大扫除”这个生活画面,学生怎么会描述得如此细致呢?教师的引导观察对于学生来说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学生的观察,给他们提供了口头作文的素材,让他们有东西可说,一旦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养成,学生对生活细节就会有很深的了解,从而使他们在描述时更细致,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平时积累的词汇和语句,就能使表达锦上添花,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口头作文。

三、思维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明确的语言取决于明确的思想。”[1]要想让学生的语言准确、凝练,还需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体会口头作文中的乐趣。低年级学生看事物时往往只停留于表面,而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该开拓学生的思维,有目的地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联想到其他事物,形成跳跃式思维。例如:我在教学《看雪》这篇课文时,不仅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北国银装素裹的风光,还让他们展开想象,设想自己身处万里雪飘下的情形,他们从壮美的冰川说到积雪没过脚踝的雪地,从一动不动的雪人讲到人们嬉笑着打雪仗……又如:讲完《我要的是葫芦》的最后一段:“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提问: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之后他又会怎么做呢?这样学生想象出不同于课本的另一个结局,重新设想出了一个新的客观形象。这种想象大大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他们想象着自己在雪地里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并把自己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描述得生动又具体,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其口头表达的条理性。该项训练非一日之功,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在平时课文的讲解中,向学生讲解文章按照何种顺序描写,作者采用这种顺序描写的目的,在观察事物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变化前后的区别。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会养成表达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的习惯,教师在此基础上对于错误的逻辑顺序进行纠正,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就会更具有条理性,说话能力得到发展,所要表达的内容简单明了,条理清晰。

总之,口头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口头作文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书面写作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教育文集.

[2]格言网(www.geyanw.com).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浅析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方法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策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