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英山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分析

2016-04-14韩富萍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方铅矿黄铜矿方解石

■韩富萍

(福建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明365101)

对英山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分析

■韩富萍

(福建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明365101)

矿区位于浙闽粤火山岩带之闽东火山活动亚带的北东段,处于北东向福安-平和火山喷发带的北东部和柘荣近东西向构造的中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的分析,推断矿床成因;矿体受北西西向断裂和裂隙控制富集成矿,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银矿床。

英山银矿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福建柘荣

区内大面积分布晚侏罗世火山碎屑熔岩,主要岩体为燕山期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呈岩株、岩瘤、岩脉状产出,构造以断裂为主,北东向福安—南靖断裂带及北西向松溪—宁德断裂带通过本区,因此,区内北东及北西向断裂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银多金属等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条件。现已发现柘荣太洋、柘荣际头、柘荣过坑、福安岭头、福安坑尾洋、福安岭头银多金属矿(化)点多处,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1 矿床特征

区内共圈定工业品位以上的银矿体5个,矿体规模大小不一,长300m~700m,厚1.69m~2.90m,控制最大延深211m。矿体呈脉状,近于平行排列,具膨胀、尖灭再现、矿化不均等特点,矿体走向271°~314°,倾向北东或南西,倾角60°~80°。矿体产于北西西向蚀变构造带张扭性断裂破碎带中,其排列具有雁行斜列分布的趋势。矿体分布标高最低为188m,最高为600m。矿床达中型规模。

2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成分有黄铁矿、辉银矿、方铅矿、黄铜矿;脉石矿物成分主要有方解石、透闪石、石榴子石,其次为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石英等。黄铁矿呈黄白色,自晶形,切面为四边形,粒度0.02mm~0.20mm。辉银矿呈灰白带绿色、淡蓝色,它形晶,等轴粒状或不规则状,粒径0.01mm~0.10mm,见擦痕;赋存状态呈单晶形式赋存在其它矿物晶粒间,部份与方铅矿、黄铜矿矿物构成连晶。

方铅矿呈它形晶,外形不规则状,矿物粒度细小,粒径0.01mm~0.10mm,见擦痕;呈单晶形式赋存于其它矿物晶粒间,部份与辉银矿矿物构成连晶。闪锌矿呈灰白色,它形晶,外形不规则状,粒度细小,粒径0.01mm~0.051mm;呈单晶形式赋存在其它矿物晶粒间。黄铜矿呈金黄色,它形晶,外形不规则状,粒径0.005mm~0.025mm;呈单晶形式赋存于其它矿物晶粒间。方解石外形呈等轴粒状或不规状,粒径0.015mm~15mm,以1mm~15mm为主,杂乱排列,聚片双晶发育,具完全菱面体解理,闪突起,高级干涉色。透闪石晶体呈长柱状—针状,聚集分布,呈放射状、纤维状聚合体,少部份与方解石形成合成晶,单偏光下土黄色,正交偏光下最高干涉色二级兰。矿物生成顺序大致为:闪锌矿+辉银矿—黄铜矿—方铅矿。矿物共生组合为:石英—方解石—辉银矿,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黄铜矿—辉银矿、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

矿石品位:Ag一般 295.00×10-6~410.00×10-6,平均321.00×10-6;Ag含量在不同矿体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且在同一矿体中其分布也不均,近地表受风化氧化影响,含量略低;在倾向上或走向上基本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仅在局部地段富集。伴生元素:Au含量为0.10×10-6~0.20×10-6,Cu含量为0.01×10-2~0.03× 10-2,S含量为0.93×10-2~1.67×10-2,Mn含量为0.07×10-2~0.10×10-2;伴生组分Au含量略高外,其它元素含量低,暂无利用价值。

3 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石类型

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乳浊状结构等。它形粒状结构矿石中,见少部分的金属矿物如黄铁矿呈它形粒状分布,粒径0.07-1.3mm;碎裂结构矿石中,在动力作用下,矿石中部分矿物如黄铁矿产生碎裂,同时又被后期形成的方解石等充填所形成,为区内银矿石的主要结构;乳浊状结构矿石中,主要见闪锌矿内部嵌布一些极细小的乳滴状黄铜矿,系固溶体分解的产物。矿石构造为团块状、角砾状、稀疏浸染状、条带状构造等。团块状矿石中辉银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石矿物集合体呈团块状簇状分布于矿石中,矿物集合体含量10%~20%,团块一般大于1cm;角砾状矿石,角砾形态不规则,多数保留有明显的棱角状,分布杂乱,无定向性,大小不一,一般在1cm以上,小者0.5cm~1cm,成分火山岩,这些角砾被后期形成的黄铁矿、石英、绿泥石等紧密胶结,为含矿溶液沿早期构造破碎带、充填交代所致;稀疏浸染状矿石,在非金属矿物内,分布有细小浸染状辉银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细脉(网状)—条带状矿石,部份矿石矿物集合体呈细脉(网状)—条带状与脉石矿物大致相间排列。区内银主要赋存于细脉(网状)含硫硅化脉和构造角砾岩的胶结物中;团块状、角砾状矿石是区内最重要的矿石类型。

4 矿体围岩及蚀变

银矿体均赋存于断层破碎带内或岩石裂隙内,容矿岩石有蚀变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矿体顶底板岩石以碎裂岩为主,其次为碎裂岩化岩石;原岩为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流纹晶屑凝灰岩等火山岩类。

破碎带内及其两侧,以中低温蚀变为主,蚀变类型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褐铁)矿化、方铅矿化、黄铜矿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其中与银矿关系密切的为硅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

5 矿床成因分析

5.1 成矿物质来源

矿区成矿物质与火山岩浆具同源性,火山岩地层中成矿元素具有较高的背景值。同时,火山岩浆热液自身就是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岩浆在喷发旋迴 过程中成矿元素不断迁移、富集。

5.2 成矿热液来源

区内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火山热液和火山期后热液。

矿石矿物组合主要有黄铁矿、辉银矿、方铅矿、黄铜矿等;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方铅矿化、黄铜矿化;据其矿物成矿温度分析,属中低温热液矿床。

5.3 矿床成因探讨

英山银矿的成矿作用明显受断裂构造和火山作用双重控制。区域性的北西西向构造控制了火山喷发期后热液导矿作用。成矿作用早期以交代方式为主,晚期以充填方式为主;区内主要北西西向断裂为容矿构造,断裂具张扭性,大致平行相间排列;矿体呈脉状,具膨胀、尖灭再现,矿化不均等特征;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银矿床。

P61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75-1

猜你喜欢

方铅矿黄铜矿方解石
F-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及其对方解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典型杂质矿物及离子对黄铜矿浸出影响的研究现状
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氯化钙和碳酸钠对方解石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六偏磷酸钠及硅酸钠对海水浮选黄铜矿的影响机理
亚硫酸钠在乙硫氮-方铅矿浮选体系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不同价态杂质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机理研究
浮选方铅矿精矿中铊的脱除工艺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中黄铁矿黄铜矿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