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思想※

2016-04-14董鸿波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军民深度融合

○董鸿波

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思想※

○董鸿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系统回答和解决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的一系列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统总结我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经验,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全面分析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作出了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勾勒出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蓝图。

(一)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在长期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形成了一系列成果。这些重要思想和理论成果为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内外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1](P308),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国防工业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以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2](P93)这里的“军民两用”,不仅为国防工业中正确处理军用生产与民用生产关系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家工作重点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反思苏联式军工体制军民分离弊端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军工力量不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范围,是极大的浪费。军工企业的人才、设备都是好的。这个力量用不上,对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利,对国防建设也不利。”[3](281)强调“军工企业要走军民结合的道路,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以军为主,搞军民结合”[3](P130)。邓小平的“军民结合”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军民两用”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

世纪之交,适应世界军民变革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我党军民结合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寓军于民”的思想,指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同时又必须不断增强国防力量,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寓军于民,是把这两项战略性任务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4](P209)江泽民“寓军于民”的思想,是我党“军民两用”、“军民结合”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使我党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新世界新阶段,为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5](P43)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6]。胡锦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是对我党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标志我们党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从“军民两用”,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再到“军民融合”,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在领导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艰辛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理论成果,使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科学分析把握安全与发展环境,是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前提与基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极为特殊和复杂的安全与发展环境,是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现实基础。

就安全环境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7]。概括起来,当前我国安全形势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周边安全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面临新的威胁;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牵制和遏制加剧,国家政治安全和持续发展面临新的威胁;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面临新的威胁。除了以上三个方面,随着我国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国际和地区局势动荡、恐怖主义、海盗活动、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疫情等都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机构、人员和资产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

就发展形势而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增长,受经济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过去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有利条件消失或衰弱,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末形成,能否成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临着一系列压力与挑战。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非常重视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但我国军民融合依然属于“靠感情来维系,靠关系来协调,靠政治觉悟来推动”的初步融合。依靠这种低水平的初步融合模式,很难有效应对当前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的双重压力与挑战,难以完成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历史重任。从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只有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运用国家意志,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兼容发展,使我们的复兴进程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基础之上。

(三)坚持问题牵引促进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军民融合取得了显著成就,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但重复建设普遍、融合效益低下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深层次问题依然有待破解。可以说,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军民融合就只能在低层次徘徊,富国强军相统一也就难以实现。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试图解决我国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制约等深层次制约因素的存在,以及缺乏国家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是重要原因。解决我国军民融合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国家在军民融合中的顶层统筹统管作用,切实为融合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协调融合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也才能破解制约因素,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我国军民融合水平,确保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目标。

二、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和论述军民融合,内容涉及新形势下军民融合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战略举措,构成了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总体目标

所谓总体目标,就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实现什么,达到什么境界。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明确指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就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其中“加快”是就实现的力度而言,理解总体目标的重点在于把握“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三个关键词。

“全要素”是从微观层面描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目标。从微观层面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要实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物资、管理等各种生产力要素和人、武器装备、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等战斗力要素之间的紧密结合。“多领域”是从宏观层面描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形后的状况,即从宏观层面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要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后勤保障、动员、经济布局、基础设施以及海洋、空天、电磁网络等多个行业或领域的军民融合。“高效益”是从结果层面揭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深度融合,使稀缺资源在军和民这两大领域能够互通互用互动,从而实现经济建设中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中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基本要求

所谓基本要求,就是为了实现总体目标,应该怎么做。针对我国军民融合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迈进的现状,着眼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目标,习近平明确提出了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的基本要求。

一是丰富融合形式。融合形式是实现融合的方式与载体。加快推进全要素融合局面的形成,必须丰富融合形式,实现融合形式的多元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包括共用共享、军民相互转化、军民功能嵌入、军民优化组合等在内的多种有效的军民融合形式[8]。当前丰富融合形式,应当在注重发挥这些既有融合形式作用与效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融合形式。比如,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思想,探索全要素融合模式,等等。

二是拓展融合范围。融合范围是指军民融合涉及的领域或行业。军民融合范围的大小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实现“多领域”融合目标,必须拓展融合范围。为此,要在深度挖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后勤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等几个传统领域军民融合空间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军民融合的范围向海洋、太空、信息网络、电磁空间等新兴领域全方位延伸。

三是提升融合层次。融合层次涉及到融合由谁来主导,有没有顶层统筹。一般讲,如果融合由国家主导、有统筹规划,那就是高层次融合,否则,就是低层次融合。融合层次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高效益融合目标的实现。立足当前军民融合现状,提升融合层次,要注重在做好部门层次军地协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当实践中出现融合无序、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军地双方有利益冲突导致融合层次难以提升时,通过国家制定政策强力推进,必定能够以此来提升融合层次,尽快打开深度融合局面。

(三)战略举措

所谓战略举措,就是为了实现总体目标,依据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提出的举措措施。结合现阶段我国军民融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四个强化”战略举措。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就是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强化大局意识,主要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观念滞后,过分考虑个人、部门得失,只愿融别人、不愿别人融等问题提出来的。

二是强化改革创新。这主要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等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因素提出来的。就是要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三是强化战略规划。就是要拿出可行办法推动规划落实,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强化战略规划主要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顶层设计不够、融合无序、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来的。

四是强化法治保障。就是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强化法制保障主要是针对军民融合领域长期存在的法制机制不健全提出来的。比如,我们国家已有知识产权法、专利法、保密法,但在军民融合领域贯彻不彻底,使融合双方或担心被侵权,或担心失泄密而不愿融、不敢融。

立足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阶段这一历史方位,习近平关于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不仅高屋建瓴地为我们深刻揭示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科学内涵,也为我们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三、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的显著特征

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军民融合的内涵,定位更高、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开创了我党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认识的新境界,为新形势下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提供了新方略。

(一)定位更高

相较于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战略思想,我党以前关于军民融合的论述,更多定位于部门层次,实施的目的更多是解决国防或经济建设领域的具体问题。例如军民结合的“十六字方针”主要是针对我国军工企业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军民分割的状况提出来的,在实施中主要表现为军转民,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军。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主要是针对世界军事技术革命加速发展,军品研制成本不断提升的状况提出,在实施中更多表现为民参军,主要目的在于强军。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涉及到一系列重大问题,单纯依靠一个或几个部门协作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主导作用,这有助于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克服军民融合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

(二)范围更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强调要继续做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等重点领域,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式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军民融合,创新性地提出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事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使军事创新得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9],要“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军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10]。基础设施、军事创新、政治工作等领域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格局。

(三)举措更实

为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结合当前我国军民融合现状,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的“四个强化”的战略举措,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症结,有利于破解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制约等深层次制约因素,促进军民融合领域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从而更有利于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1]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兵器工业部.光辉的历程[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86.

[3]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中国的军事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杜人淮.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内涵、特征与实现形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6).

[9]习近平.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N].新华每日电讯,2014-08-31.

[10]习近平.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4-11-02.

(作者系装备学院装备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楚朴)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军民融合式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3QJ003-040)。

猜你喜欢

军民深度融合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军民融合 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