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2016-04-14○王蔚苏斌
○王 蔚 苏 斌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王蔚苏斌
进入经济新常态,稳投资、保增长、促转型成为各级政府抓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新形势下,各地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将退出历史舞台。本文将从宏观战略、发展产业、做强企业、创优环境四个方面,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招商引资工作。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招商引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此背景下,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而言,把好机遇,规避制约,有利于新形势下把准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招商引资带来的新变化
1.招商方向将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过去,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用廉价土地、免税优惠等为诱饵,盲目引进一批低端发展项目,把招商引资引入了误区。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化解过剩产能,更多的是追求“绿色GDP”。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支撑,“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招商导向将成为历史。
2.招商方式将由“单个引进”向“整链引进”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要形成整体协调的产业产品结构。单项的经济实体,必须形成一个有机的合理产业布局,才能形成地区综合生产力。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处理好单项招商与产业整体招商的关系,强力推进建链、补链、强链式招商引资。
3.招商手段将由“行政推动”向“两手联动”转变。过去,在招商引资上政府“大包大揽”,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灵,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抓”,既要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又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招商引资的着力点
1.产品供给。一是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围绕企业上下游、左右手,对现有产业、企业、产品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二是精心做好产业规划。根据摸底情况,按照“建链、补链、强链”进行分类,做好中长期产业链建设规划。三是精心谋划重点项目。根据产业链建设规划,建立统一的项目库,实行清单式动态管理。
2.要素供给。一是平台建设。对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产业实行地方统筹规划,明确各个园区的产业功能定位,增强各地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二是打捆融资。整合各园区现有的融资平台,组建地方统一的园区投资集团,实行园区打捆融资,切实增强各类园区平台投入能力和水平。三是人力资源。加强高校与园区、企业对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更多的“产业工匠”。
3.制度供给。一是实行扶持政策。根据产业链建设规划,全面清理招商引资政策,有针对性制定出台地方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特别在降低门槛、优化服务、资金扶持、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强政策研究,彻底改变“送地免税”的做法。二是简化行政审批。设立地方统一的招商引资及园区建设审批局,所有招商及园区的审批实行“一个口子受理、一枚公章审批、一条龙服务”。三是加强市场监管。重点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市场发展环境、社会治安环境等综合整治,以一流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
二、产业基金引导下的招商引资
当前,各地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方式来撬动招商引资已成为新手段和新主流。
(一)产业引导基金的政策及对投资促进的作用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指由政府出资,并吸引有关金融、投资机构、社会资本联合设立,交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管理,带有扶持特定阶段、行业、区域目标的引导性投资基金。目前,产业引导基金政策机遇较多,正成为撬动地方投资的主流。
1.国家层面。国家创投引导基金规模大幅提升,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及新兴产业,对促进科技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对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正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信号。
2.地方层面。在国家产业基金政策的驱动作用下,地方对经济发展的扶持方式,正由过去的资金扶持向设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扶持转变,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及新兴产业。这种乘数效应,对发展地方经济和促进招商引资意义重大。
(二)产业引导基金的主要运作方式
1.主要来源。目前,产业引导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即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出资独立完成和政府与社会联合出资设立。绝大多数已经设立的产业引导基金资金均来源于政府出资。
2.投资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投资运作,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目前,主要运作模式有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融资担保及投资保障等。
3.管理模式。一是成立独立的事业法人主体。二是委托地方国有创投企业。三是成立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四是委托外部专业管理机构。
(三)以产业引导基金撬动招商引资的着力点
1.做大“基金池”。一是政府出资。整合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资金、闲置资金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入、国有资产的经营收益、优质资源资产化等资金,设立母基金。二是企业合作。由政府委托相关机构作为基金的发起人,以母基金的方式,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按照行业类别分别对应设立若干个子基金。三是基金招商。引进国内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参股“基金池”建设,通过专业基金公司运作,吸引投资者、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培育和发展。
2.盘活“基金链”。一是组建政府基金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产业基金筹集、投入、利益分配等计划审批管理。二是组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公司。主要负责母基金的控管、产业基金宏观规划编制、重点项目的谋划。对应地方主导产业,按照“1+N”的模式设立若干个子基金公司,形成产业基金“联盟”。子基金完全交由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运营。三是基金按有限合伙制组建。基金公司不仅负责管理运营,也负责募资出资,从而建立起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制约的共同体,从机制体制上保证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防范“基金险”。一是强化项目评估。对重点招商项目,科学估算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从源头上降低基金投入的风险。二是加强精细管理。尤其是加强对母基金的财政监管力度,推进投融资及债务预算管理。三是完善担保体系。建立以担保集团为主、各中小担保公司为辅的产业基金投入担保体系。四是建立退出机制。主要探索项目清算、股权回购或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新机制,确保基金股权投资本金和收益的回流。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招商引资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股权、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直接融资形式,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新。
(一)资本市场成为企业融资的主阵地
1.资本市场是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最为有效的一种制度安排。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市场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谁率先发现并拥有了这个宝藏,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上市,不仅可以在瞬间将公司的价值成倍放大,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而且能快速推动企业产业升级、管理深化、人才集聚并同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企业上市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传统招商引资是一种外延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鼓励优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是一种内涵式的招商引资之路。
完善肉羊的喂养和管理机制,对肉羊的养殖环境密度进行调查,并且结合肉羊在正常情况下的运动量特点,对全部的人工饲养活动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管理工作需求,对各项业务的处理细节进行分析,使肉羊疾病的防控工作能有效增强。设计人工饲养管理制度,并有效结合不同种类的肉羊疾病特点,分析饲养环境中的消化性因素和肉羊呼吸系统特点,以便加强对肉羊生长环境的控制。一些管理机制不但要注意在羊群的饲养中进行营养技术的设计,还要有效结合卫生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提升肉羊疾病防治措施,有效保证全部的营养因素得到丰富[4]。
(二)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
1.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通常在企业留存收益和折旧中产生,同时将这一部分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指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吸收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企业大多数的融资活动如通过银行、证劵市场等吸收的资金,都属于外源融资的形式。
2.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指通过金融媒介用一定的金融工具使资金的提供者与资金需求者互相关联,如企业上市融资。间接融资,是银行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吸收企业、个人和社会闲散资金,然后提供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从中收取利息。直接融资的成本较低,间接融资成本较高;但直接融资受限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
3.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指企业为了追加投资,增加股票发行量引进新的股东进行融资的方式。债券融资,指出资人成为债权人,企业成为债务人,债务人在资金到期后需要还本付息的一种融资形式。
通过比较,企业直接融资方式也就是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方式,比较适合新形势下企业的融资。
(三)政府借力资本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建议
1.编好发展规划。按照全产业链、全生产要素保障的要求,分类编制地方产业链建设规划,形成“一个重点产业、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一批骨干企业支撑、一套要素保障、一套政策扶持、一个工作方案推进、一个专班服务”的全方位规划体系。同时,将编制好的产业发展规划及时提交企业、金融等部门,推动资本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2.搭建融资平台。一是大力发展中小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平台,形成完备的融资担保体系。二是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力度,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打通企业、投融资公司、金融机构通道。三是加强与深交所、股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合作,引导大批企业挂牌上市。
4.引导资本招商。对一些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需扩大生产规模、又缺少资金保障的中小企业,政府引导其通过资产重组、股权改造、技术入股等措施,大力开展资本招商、股权招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的投入问题。
5.加强诚信建设。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库建设,整合银行、工商、房产、企业等信息资源,建立地方统一的信用体系;另一方面,着力打造金融安全区。
四、PPP运作模式下的招商引资
用PPP模式推动城市、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很多地方“筑巢引凤”的重要手段。
(一)PPP模式的基本特征
PPP模式,是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实质上也是招商引资。
1.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建的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
2.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3.采用PPP融资形式的实质,就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二)PPP项目的主要分类
1.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的收入完全来源于项目运营,主要依赖项目本身的运营管理,在保证特许经营协议约定质量基础上,通过提升效率、节约成本来盈利,主要由商品或者服务的使用者付费。
2.准经营性项目。使用者付费不足以使社会资本获得合理的回报,政府会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给与补贴收入。
3.公益性项目。主要是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没有收入或者只有很少收入,社会资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资产服务购买收入。
(三)PPP模式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1.分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经营性领域项目,依法放开建设和经营市场,积极推进投资运营主体招商,政府不再直接投入;对准经营性领域项目,以PPP、股权合作等方式,通过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为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积极创造条件;对非经营性领域项目,采取捆绑式项目法人招标等方式由社会投资人组织实施,可由政府回购或购买服务。根据上述三个分类,建议建立地方统一的PPP项目库,实行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时限化管理。
2.完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通过合理的政府投入,减少一部分企业投资;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投资运营公开透明,压缩一部分企业成本;通过将财政运营补助转变为政府购买服务,增加一部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通过依法依规配置企业一定的土地开发权,以及符合监管要求的广告、商铺、冠名等经营权,增加一部分企业其他经营收入。
3.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对向社会招标、招商项目,事先明确项目名称、内容、经营期限、设计能力和基本服务量、质量和标准、投资概算构成、投资回报方式、价格确定及调整机制、必要的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及政府承诺等事项,向社会公布,引导企业公平参与。同时,可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公平择优确定社会投资人。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委党校、黄石市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田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