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普高创艺术特色走异质发展之路的思考

2016-04-14贺飞朱凤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艺术特色艺术教育

贺飞,朱凤杰

(双峰县第八中学,湖南 双峰 417703)



县域普高创艺术特色走异质发展之路的思考

贺飞,朱凤杰

(双峰县第八中学,湖南 双峰 417703)

摘要:改变同质培养模式,发展学校特色,走异质发展之路,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研究主题。双峰八中挖掘校本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建设团队,开发艺术校本课程,保证硬件设施到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县域农村高中特色兴校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高中;艺术教育;艺术特色;异质发展;思考

自2006年以来,双峰县第八中学依托湖南科技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艺术资源和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学校艺体设施,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为广大农村学生和文化基础不够理想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提供成才机遇。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已在县内同类学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2011年3月被市教育督导室评为规范化学校,2013年“农村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功立项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这对农村高中特色兴校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农村普通高中创建艺术特色的思考

创特色不是名校、示范校的专利。任何学校只要努力都可能做到。县域农村普通高中要改变同质性极强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异质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来支撑。校长的职责就是要使一所学校尽快兴旺起来。一所学校的兴旺,办法有多种,创特色则是兴校、强校的一条有效途径[1]。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2]。

1.1加强艺术教育创建学校特色是时代的要求

20世纪末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艺术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各行各业的人不断地从艺术中汲取灵感,艺术已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综合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都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国家教委于1994年7月12日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通知,《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高中阶段所有学生按规定修满艺术课程的学分。这一切要求学校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同质性极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村高中创办艺术特色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1.2实行艺术特色兴校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

教育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当前,我县高中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省属示范高中独具招生优势,市属示范高中发展势头旺盛,职业中专独享政策扶植,民办高中继续扩招壮大,而一般高中尤其是农村普高却面临着生存的严峻挑战,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创学校特色,走异质发展之路,成为当前农村普通高中教育重要的研究主题。

1.3创建艺术特色是我校实际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校是双峰县西部山区农村普通高中,曾是娄底地区具有高考保送资格的少数学校之一。学校周围分布着3所省、市示范学校和2所民办学校,一度只能“收容”经过择优录取后剩下的学生。如何在困境中奋起,重塑人民满意的学校,“创学校特色,走异质发展之路”成为全体八中人的共同愿景。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师生一致认识到:在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既能使学生达到一定文化科学水平,又能发挥艺术特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升入高等艺术院校的机会,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如今,追求艺术特色不仅融入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与工作思路,而且已深入人心,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追求。

2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策略

2.1挖掘校本特色资源

我校所处县域是著名的艺术之乡,涌现出了书画大师曾彩初、国画大师王憨山等艺术名人,家长大都重视对小孩的书画素质培养。我校有多名省、市书协与影协会员,爱好书法、美术的老师很多,师生的美术、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书香氛围,丰富的艺术素材,这些都为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以上特色资源的认识,从2006年9月起学校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了艺术教育课题组,组建了艺术专业实验班。课题组以美术、音乐、书法特长教学为研究重点,对专业训练与文化教学进行了认真探讨,通过头多年实践,获得了一定成果。一是艺术类高考多次获娄底市第一名;二是确立了“文艺并举,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梳理出“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健身、以艺兴校”的特色办学思路;三是总结出五大艺术教育原则:“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文化科研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四是摸索出适合校情的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了专业理论课、艺术欣赏课、课外活动课三大板块为主的课程体系。

2.2打造特色建设团队

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兴则学校兴。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构建了以“校长室、艺教处、艺术课程老师、艺考指导团队”四级管理团队,保证学校每一项艺术活动事无巨细,都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展开;二是按照专业教学需要配备教师,音乐配备了声乐、舞蹈、器乐教师,美术配备了油画、水彩、素描等专业特长的教师,保证了不同学生专业学习需要和参加高考特长考试需要;三是重视专业教师培养,通过“师徒结对”、教学比武、专业培训、论文评比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县级教学比武和省级晒课比赛;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对艺术教师的教学教研、带队指导、课外指导等记入工作量化与年度考核,学校多次选派骨干教师去江浙名校与本省浏阳等艺校考察学习,每年对在艺术教育中作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2.3开发艺术校本课程

课程是最重要的教育载体,一所学校独到的教育理念与相应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特定的课程上[3]106。为了让特色课程进入主课程,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从2007年起改变常规的课程设置方案,构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即按《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艺术学科课程,开设以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作品展示等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程,同时积极把握隐性课程的建设,如抓好学生艺术团队建设,逐步建立了合唱队、舞蹈队、绘画社、墨趣社等学生艺术团体;二是每周三下午高一、高二全开艺术课程,让学生选修声乐、舞蹈、美术、传媒、书法等课程,周四晚上分专业进行辅导培训;三是分年级编制校本教材,从初一至高三按递进序列进行艺术教学,同时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四是每周一午修课进行半小时的书法训练,以行楷为主,兼修隶书,由本校书协会员进行指导;五是经常邀请湖南科技大学等艺术系教授等来校作艺术讲座与专业指导。

2.4保证硬件设施到位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专项经费预算、自筹资金等方式,着力从建设校园文化、改善艺体教育设施入手,积极推进艺体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一是学校投资近50万元修缮了艺术大楼,建立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钢琴室、练舞厅、书法室等;二是为艺术老师配备了电脑、投影机等专用器材,确保了艺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建艺术画廊、发艺术小报,出书画作品专刊,让师生随处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心灵的陶冶。学校通过精心设计、文化装点,形成了层次分明的走廊文化、书香盎然的墙壁文化、宣传性强的橱窗文化、简洁实用的办公文化。

2.5组建艺术专业班级

我校每个年级都组建了音乐、美术、传媒专业班,采取小组教学和个体辅导方式,确保了专业水平提高。音乐采取单独辅导、小组课和大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美术实行班级授课和分层次辅导相结合,分门别类培训指导。扎实的专业教学,保证学生在省专业联考与外省艺术校考中大都能顺利过关。

文化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艺术生能否考取理想的大学。学校从教学实际出发,对艺术班文化课师资实行优先聘任和优化组合,组建了相对稳定的文化辅导团队,形成了“导、学、探、讲、练”专业班优化教学模式。

3艺术教育特色创建成效

几年来,我们以艺术教学和普通教学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艺术类高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新生,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扩大了学校的影响,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探索之路,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3.1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是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特长的平台;二是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体育节,包括球类比赛、田运会、体操比赛等,达到了“以艺健身”的目的;三是每年重大节日举行庆祝活动,如庆“国庆”合唱比赛、庆“五四”校园歌手赛、庆元旦文艺汇演;四是建立艺术特长班毕业汇报演出制度;五是每月各班都开展艺术活动,践行“以艺辅德”主题。近几年我校艺教处组织编排的文艺节目参加县艺术节多次获奖,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一些原来文化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通过参加艺术专业培训和文化辅导,考上了本科院校,一些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进入了二本艺术院校深造,其他同学通过参加艺术选修课程与艺术培训活动,全面素质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3.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充分利用学校特色资源,积极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资源,师生共建、共创艺术培养与文化辅导模式,有力促进了教师自身修养、专业知识、教研能力的大幅度提高。2011年县教研室在我校举办高效课堂建设现场研讨会,2012年举办“三五”高效课堂模式展示交流研讨会,2013年我校启动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参与者在《湖南教育》《新一代》《高中生之友》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学校老师撰写的《着力构建新型办学模式,走特色高中发展之路》等30多篇文章在省论文评比中获奖,在娄底市举办的教育系统书法、美术大赛中,我校多位老师多次荣获一等奖。

3.3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多年来,我校以创建艺术教育特色为抓手,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学校省级课题、艺术教育、书法体育、学科竞赛屡屡获奖,捷报频传。音乐生高考二本录取率近100%,美术生二本上线率也高达80%以上,向高校艺术专业输送人数逐年增加,文、理科教学质量也稳步上升。学校艺术类高考多次获娄底市第一名,近三年高考均获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县综合评估二等奖。学校多次被市、县评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高考优胜单位”“文明单位”“优秀领导班子”。

参考文献:

[1] 沈晓峰.特色兴校: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 基础教育,2005(6):49-50.

[2]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体艺[2014]1号,2014.

[3] 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校对谢宜辰)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3.002

收稿日期:2015112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XJK013CZXX017)

作者简介:贺飞(1967-),男,湖南双峰人,中学一级,主要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3-0005-03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艺术特色艺术教育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