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情境设计

2016-04-13全晓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氢氧化铝高中化学创设

⌾全晓楠

(作者单位: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836600)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情境设计

⌾全晓楠

高中化学教学知识点庞杂,其中还穿插诸多形形色色的实验,对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较高,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多措并举地开展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化学知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架充满生活情趣的桥梁。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新课程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有一套高质量的教材。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图文并茂,为教师上好及学生学好一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好一堂课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笔者认为关键在老师是否备好课及充分利用课本和合理地创设了教学情境。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将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从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分类和方法以及对化学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肤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教学情境的规律性 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要严格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是课堂情境创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吃透两头:一头是教材,要扣住知识的逻辑顺序,把握其潜在的智力因素。一头是学生,要抓住学生的心态,把握其思维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既适合学生已有智力水平,又能促进其发展的教学情境来。

2.教学情境的可接受性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有层次、有梯度,便于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

3.教学情境的生活性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有许多为学生耳濡目染,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表象印记。教学中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联系生活中的物质存在和化学现象,适时创设教学情境,既能启发学生联想,又可加强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成一种生活与课堂、生活与化学知识浑然一体的教学情境。

4.教学情境的全程性 教学情境创设必须注意全程性,切忌只是“一现而过”。在实际教学中常见这种现象:通过“情境”导入新课后,“情境”随即就被丢在一边、弃之不用了,而后的教学内容、过程和前面所创设的情境完全无关。这种情境的创设是只流于形式的、失败的“伪”情境。

二、营造生活气息,拉近学生情感距离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在学校中学习纯粹是一种负担,而不把学习知识当作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应该说这与学生目前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割裂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学生总有一种感觉,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使不上劲,感觉没有什么用途。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有意识的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体会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会变得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而又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就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所以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气氛活跃,而又改变过去课堂那种呆板的模式,这就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

三、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在化学中极为重要。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例:在进行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中,设置如下实验情境:

氢氧化铝怎样制备?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铝盐和碱来制备,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操作。

1.实验:制备氢氧化铝,学生分成两组

甲组: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

乙组:用氨水与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

看哪个组制得的氢氧化铝多?(学生误以为加的药品越多,生成的氢氧化铝越多。)

2.实验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的那组学生发现,氢氧化钠多了,沉淀反而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

探究:指导乙组学生向所得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发现沉淀溶解了。

归纳:很自然的让学生掌握了氢氧化铝的两性与氢氧化铝的制备。

上述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问题,打破了学生的思维疲软,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探究性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想和科学探究精神的专题课和突破口。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探究基础,又要考虑每一个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具体内容的探究过程中学会一种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相关科学探究思想。探究性实验课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对探究活动的准备和组织过程都比通常的学生实验课难度大、要求高。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反复、挫折、失败、成功、感悟等每一种体验,都是探究性实验课的探究结果和教学目的。

四、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产生不平衡时,才能引发学习的需要。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发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之间的不和谐,从而产生认知冲突,这种冲突会让学生带着渴望去解决问题。

例:在进行钠的化合物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只知道水能灭火,却不知道水还能“生火”情况下,让学生甲做“滴水生火”的实验,实验现象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感到新奇、疑惑。进而又让学生乙做“吹气生火”的实验,看到这些实验现象,学生会更加好奇,这时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的现象呢?难道滴的是“圣水”?吹的是“仙气”吗?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认知冲突,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去学习Na2O2的性质。

上述问题情境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结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而矛盾的问题情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设计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各位教师的重视。教学情境设计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活动,需要教师在深谙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际和教材本身作出适度而有效的糅合,创设出与教学进程相契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长久保持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范有贵,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略谈.基础教育论坛,2014(11).

(作者单位: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836600)

猜你喜欢

氢氧化铝高中化学创设
降低氢氧化铝中氧化钠的技术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矿产加工中氢氧化铝开发工艺方法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氧化铝厂氢氧化铝浆液槽的配置分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