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激发青年特有之主观能动性中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感*
——兼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革命的实践”概念

2016-04-13刘歆立李文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能动性主观

刘歆立,李文博

(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在激发青年特有之主观能动性中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感*
——兼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革命的实践”概念

刘歆立,李文博

(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以“改变世界”为价值旨趣与行动指向的“革命的实践”的崭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旧唯物主义关于环境和教育作用上的机械观点进行了批判,高扬了在人和世界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大学生中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个人“三观”除旧布新的思想革命,在引领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的具体实践中,要以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提出的“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为要求,尊重大学生固有的主体地位,从其所处人生阶段特有的追梦理想之激情理性、求新求异的求知理性、明辨是非的辩证理性、富于正义感的道德理性中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观能动性;核心价值;革命的实践;大学生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尽管是不过千把字的写作纲要,但它却提纲挈领地展现了革命导师在“革命的实践”基础上对人的社会本质、人和世界关系等问题的基本见解。其中,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意义的揭示有力地凸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作用的关键。在大学生中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个人“三观”除旧布新的思想革命,其成败关键是能否在引领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的实践中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与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一、《提纲》对旧唯物主义机械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之批判

《提纲》第三条提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人的是另一种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1]2这里提出的“有一种唯物主义”显著特点正如马克思在第一条所指出的,它对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对象、现实、感性”做形而上学的僵化理解,即把它们机械地理解为完全外在于主体且与主体活动实践无涉的绝对化“客体”,主体实践活动只能无条件地像婢女一样地接受与服从它,且片面地关注其“直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纯粹形式一面而忽略其内容的繁复性,这种特点使得它过于强调环境或教育对人们来说所具有的不可移易、不可抗拒的决定性作用。例如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改变”是因为“改变了的教育”而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改变人,只要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就万事大吉了。其中影响较大的说法是行为语义心理学家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和洛克的“教育万能论”。他们提出通过环境的改变或者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就可以使教育对象完全按照教育者头脑中的“模子”实现被改变。

当然,这种旧唯物主义对环境或教育的作用的片面强调有其生活经验证据与逻辑上的某些合理性,但是由于它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没有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没有用“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原文用黑体字标识,意在着重强调——作者注)力量或方式来对人自身进行改变。因而它只短视地看到人受到教育或环境机械改变的一面,却看不到人在实践中运用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的另一面[2]。例如,有的教育万能论认为,人在天赋上都是一样的,遗传性状与基因特征也不存在差异,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来改善或优化。因而,它强调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理性能力与社会道德水平。不难看出,教育万能论者严重忽视甚至否定了遗传因素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社会环境和教育看作在人的发展中的根本性因素,机械地得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结论,看不到人对环境的改变作用。更有甚者,以社会环境主要是由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法律又是人们理性的产物,是立法者主观意志的产物,是立法者的意见,形而上学地推出“意见支配世界”的论断。在他们看来,在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对峙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那么地孱弱与不堪一击。

客观地说,这些教育或环境万能论持有者与实行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特定的社会群体的教育引导是有效的,然而从根本与长远来看是无效的或者说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这是因为它们离开了人的主体性来谈人的发展,从而不自觉地陷入一种“人学的空场”[3]发生了认识的错乱。这里仅仅指出一点,教育也罢,环境也好,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并且都在发生着变动不居地改变,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是一致的,而且“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2。因而,离开人的对象性活动或者说离开人的主体性来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离开了活生生人复杂存在与多样特点的考量而只强调教育或环境的机械作用,注定在具体生活的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二、马克思在新实践观上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深刻洞见

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认识论基础,在文中提出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改变环境的主体。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2这种“革命的实践”即是马克思在后文所言的高于“以往哲学家解释世界”的“改变世界”,即是被一些学者所指称的马克思在人与环境关系上实现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之关键点。马克思这种颠覆旧观点看法的重大作用之一便是,把人及其实践活动看作是屹立于天地之间并使社会发生变化最重要的力量,避免陷入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继而矮化人之价值尊严的认识窠臼,避免了由于“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1]2而夸大虚无缥缈的“神灵”等外在于人的超自然作用而使人成为只能接受命运与环境的摆布,从而使社会成为“到处是人又不见人”的“人学空场”。

教育万能论或环境决定论,其认识上的根本缺陷在于它对外在于人们对世界形而上学的理解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辩证认识。对此,马克思在《提纲》中的第一条就分析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4这些论者忽视了人的实践之“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意义,也就是改变自身与改变环境的社会变革作用,不能真正地认识环境所具有的“感性”“现实”等特点从来就不是一种结果性存在的机械呈现,而是包含着参与其形成中人之“对象性”活动所凝结的实践力量与实践要素,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与处于生成过程的历时性存在。因而迷失于对人之外的异在力量的机械强调,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支配下“革命的实践”对人所处周围环境的改变。

事实上,在马克思随后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后续认识中,他不仅肯定“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对外部世界改变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利用,而且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社会观念的确立与改变,实际上都绕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利用。因而,马克思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引领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的实践中,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大学生认同与践行核心价值的主观能动作用。

三、激发大学生“四个敢于”中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特有主观能动性

习近平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4]他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又指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5]。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大学生扣好价值观的“第一个纽扣”。

1.激发大学生敢于追梦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信仰信念的根本引领作用。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解决人们的信仰信念问题。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5]。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执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所在与“思想底面”,它需要深深地嵌入到大学生价值观之中与思想观念深处,成为他们正确的人生理想追求的政治定力。

每个时代风华正茂的青年都有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以及为之血脉贲张的青春激情,当今大学生也是这样。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激情澎湃地指出: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对于当今青年大学生来说,其人生目标或理想信念只有契合了核心价值取向,才是“伟大的”或者说是“内心深处的声音”,而非马克思在后文感慨的“倏忽而生”的感情激动与“须臾而逝”的理想幻灭。因而,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在追梦理想中真正地从理论上服膺与行动上践履核心价值,不能用市侩主义的态度表面接受与实用主义地选择性认同,激发寓存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主观能动性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启蒙与感化;引导他们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思想认同、感情认同与实践认同。从而让这种追梦理想的青春激情转化为执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正能量,高效能地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信仰信念的根本引领作用。

2.激发大学生敢于创新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日常引领作用。“太阳底下无新事”对于走向暮年的老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则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对于生活在“互联网+”与自媒体异常发达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尤为如此。因而,我们必须始终把握有效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大方向和主动权,不能让大学生迷失在“互联网+”与自媒体永无休止地制造的新奇观点喧嚣与海量信息泡沫之中,努力引导他们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与践行核心价值观。另外,我们又要适应和利用大学生追新猎奇的求知特点,使核心价值观引导形式与引导内容“潮”起来与时尚起来,不能总是停留在习惯于传统地“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老套说教窠臼中,要学会运用大学生习惯或喜爱的接受方式来进行核心价值观引领。例如,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利用朋友圈、微信圈等刷屏方式,利用升级版的“第二课堂”“慕课”等网络空间与互动式、情景式等方式。

为此,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引领者的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使命感与能力水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者的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勇立时代之潮头与高发正确思想之先声。例如,我们较大学生而言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精湛的专业技能、渊博的学识等,特别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是站在真理这边和为他们着想。当然,这不构成我们可以固步自封的理由,面对95后大学生,我们必须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储备与更新工作理念,在施教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必须积极创新引领方法和途径,不仅做到引领理念与方法的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而且还要对国外先进的相关成果的精华海纳百川地汲取利用。

3.激发大学生敢于求真中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我搭建起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理性平台。大学生是有朝气活力、有知识文化、有思想追求的一个庞大而特殊的青年群体。“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知则光大。”在传统中国社会,绝大多数文盲或半文盲的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与官员士人等知识文化阶层几无二致。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未受过专门知识教育的人们接受了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那些约定俗成的礼仪和审美标准,从而被文化规训、收编成为传统文化的传人,并从中获取精神营养而支撑起自身的心理结构。文脉不断、风俗不坠,一个民族才得以真正延续。让大学生从实际中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启发,并将之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潜移默化为生活习惯。这需要外在的宣讲引导,更需要激发大学生明辨是非的冷静理性,才能让大学生中“沉默的大多数”感受到核心价值的特有魅力。

大量的生活实例一再雄辩地表明,当大学生只有有了甄别真伪、是非、善恶等独立的理性思考能力,才能够自觉与牢固地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而具备这种能力就要求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储备,就要逐步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与批判思维能力。如果他们没有在一定的理论知识背景下对事物进行“抽空”思考,那就如蜘蛛吐丝般地自缚手脚而无所获,即使对一些事情有一丁点儿见解,也多是不接地气的“空想”或是头重脚轻的皮相之见;与之相应的另外情形是,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思辨与领悟能力,只能在生吞活剥施教者的思想教育内容中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消化不良,或者对教育者所说不得要领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一叶障目地抓住施教者的只言片语形成偏执僵化,最终还是极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误导或蛊惑。因此,提高大学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宣讲各种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唯物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有足够的判断力,做到有所学,有所不学,有所批判,有所吸收,才能提高他们对当前错误思想的辨别力与免疫力。

4.激发大学生敢于发挥方向中坚持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经历现实生活真、善、美与假、恶、丑较量的砥砺中接受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核心价值贴近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美德与身体力行的生活准则的总结,是他们内心深处自然认可的人性善良和社会美好的概括。践行核心价值观对他们来说并非外在的强迫与高不可攀的难事。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上升与意气风发的阶段,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抱持着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与善良的道德情怀,他们渴盼着自己成长为让别人认可与夸赞的好青年、好学生,因而对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老人跌倒不敢扶”的信任危机等有违核心价值的社会现象,深怀忧虑并有着要求改变的强烈价值追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需要决定接受的积极性。如果受教者对所接触的事物保持积极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往往是最容易、也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多向转型关键时期,不少老旧、落后的思想在时代潮流的冲刷中基本荡然无存,但是作为新的替代思想之新的价值观还处于艰难缓慢的形成中。这就造成了一个被称之为思想层观念上的“空窗期”。处于“空窗期”阶段的大学生如果缺乏有力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迷失自我,他们的社会正义感与道德激情也会渐渐地消失。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优秀时代精神的传承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窗期”。当然,来自国家的核心价值倡导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精神世界需求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与可变性,必须对所倡导的这些主流价值进行很好的精心打造与恰当转换,必须尊重受教者接受这些思想倡导的客观规律与特点,在润物细无声的柔性施教过程中让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深根,使大学生像喝“心灵鸡汤”样甘之如饴地接受核心价值,像“穿衣吃饭”般自然而然地践行核心价值。

为此,我们不要把价值观引导作用不适当地变成了价值观主导作用,无视大学生人格尊严、心理感受、实际需要等特点,习惯于以引领者自己为中心“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施教方式。面对95后这样的受教群体,要通过激发他们内在的求知兴趣来引导他们学习领会国家法律、党章党规等等政治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者只有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完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产生意义学习。为此,可以举办主题辩论赛等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内容与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形式来廓清错误价值观的消极影响;组织他们在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中设身处地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来引起他们内心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 赵家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8-47.

[3] 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84.

[5]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OL].(2016-07-02)[2016-07-09].http:∥paper.people.com.cn.

To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Identity of Core Values in Motivating Their Typical Subjective Initiative ——Alsoontheconceptof'revolutionarypractice'inThesesonFeuerbach

LIU Xinli,LI Wenbo

(SchoolofMarxism,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Chin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农民发展的权利诉求与制度贡献研究”(11CKS018);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机制与引领路径研究”(16YJA71000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研究”( 2015—szk-004);2016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资助成果。

2016-09-09

刘歆立(1973-),男,河南漯河人,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信仰规律。 李文博(1993-),女,河南鹿邑人,河南农业大学2015级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生。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11.023

G641

B

1008-6285(2016)11-0090-04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能动性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中的自觉能动性问题浅谈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