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

2016-04-13姬翠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话语权理论课话语

姬翠梅

(山西大同大学 思政部,山西 大同 037009)



主体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

姬翠梅

(山西大同大学 思政部,山西 大同 03700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特殊性质和在学科中的特殊地位,成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在传统模式中注入现代思维,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性,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学术交往、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侧重学生需要等方面探寻话语交往的契合点,构建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模式。

主体间;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等方面卓有成效,牢牢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但一些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某些西方国家借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式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1],当代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面临着巨大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话语权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江泽民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2]如果任由此状况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会逐渐丧失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如何继续有效地维护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就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和重要手段。这也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的界定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主体—话语—客体”的教学模式,此模式通常是单向的“教师说学生听”的灌输过程。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占绝对主导控制地位、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是客体,教学过程呈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即教师改造学生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了知识信息情感的传输,而且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虽然也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目标追求,但对于追求独立与个性的当代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强行将知识注入大脑,没有有效刺激大脑皮层,很难引起学生共鸣,也很难形成共识达到认同,自然也就弱化了传输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教学中的体现,本质上是一项实践活动,即教学中的主体进行交流交往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其过程并非完全是教师改造学生的表象,而应演绎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主体,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有效互动,积极改造学生精神世界的真象。所以,本文的主体间指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话语交往互动。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更加遵循教学规律,构建“主体—话语—主体”模式,突出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性,而把学生的精神世界包括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作为客体。教学过程表现为通过双重主体能动性、创造性、参与性的发挥,在话语互动交往中完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完善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

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反映了主体间复杂的现实关系。主体通过话语活动与社会交往,生成主体影响,确立主体地位。诺曼·费尔克拉夫也认为,话语构建主体,反映社会关系。因此,“话语”就应超越主体间沟通中介的范畴,成为建构主体间关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

“权”可从“权力”和“权利”两层面解析,相应地“话语权”就可理解为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是主体掌控世界的武器。“不同话语之间存在着斗争,话语体现着权力关系,权力调控着话语音量。话语权力不仅是一种现实力量,而且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创造力量。”[3]皮埃尔·布迪厄认为,话语“并非单纯的‘能说’,更意味着有权利说,即有权利通过语言来运用自己的权利”[4]。因此,话语权就是主体通过话语掌握控制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权力,或主体通过理论阐释表达价值判断引导意识形态的权利。

马克思主义由于其深邃的思想性、严谨的逻辑性、显著的实践性和明确的指导性成为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的意识形态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牢牢把握体现其意识形态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依据福柯和布迪厄对“权”的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就可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力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利。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力就是凭借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甚至是完全控制地位,调控话语音量,单向灌输式地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此话语权力就是通过传统的灌输模式来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改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利是主体在教学中都有“说”的权利,通过语言中介积极参与、明辨是非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此话语权利就是通过现代化的话语交往模式来实现教师学生互动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改造。传统教学模式曾经并正在巩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地位,但从本质视角分析,教学的根本应是交流交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是在教师和学生信息相互传递中进行思想碰撞、化解思想冲突,达到思想共鸣,因此传统模式也应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突显而与时俱进,注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构建充分发挥主体间能动性的模式。所以,本文重心是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利的研究上,即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主体间的话语交往上。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重点在于主体间的话语交往,在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下,探寻教师和学生话语交往的契合点。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枯燥的抽象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生动的具象的模式,可以从主体间的学术交往、教师注重学生个人发展、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侧重学生需要等方面摸索契合点。

(一)主体间的学术交往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独特性质承载了意识形态的使命,但意识形态的实现方式和意识形态使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命是目的,实现方式是手段,使命具有单一性,而实现方式可以多样化。教师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研究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探寻多样化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式尤其是针对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担当教学责任,又要担当理论研究责任,更要担当理论成果如何转化为鲜活教学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教材是完成意识形态使命的有力武器,因其要服从上级组织的宣传,往往采用政治式的表达方式,所以教材中的话语具有抽象性、命令性、绝对性等特点。命令式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距离,教师教学中的政治式直白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厌恶,消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政治教育的担当。实际上,教师一直在努力致力于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一直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把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但似乎收效甚微。

现代化教育构建的是授之以渔的模式,就是通过学科研究实现知识型培养到素质型培养的转变,从教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辩证独立思考能力的转变。实际上,教育的本性就应是提升学生能力,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提升构筑了学科支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逐渐实现政治话语表达向学术话语表达的转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消解的一个现实表现就是教师深感突出的思想困惑,比如,为什么在我国不能搞多党制,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等等。教学中遇到诸如此类的困惑时,或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或避而不谈。“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所以,困惑来源于理论的不彻底性,解决困惑的有效方式应是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教师把研究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拿来与学生共享,激发学生进行历史考查和逻辑思考的主动性,在唇枪舌剑中辨明是非,增强学科魅力和影响力。

(二)注重学生个人发展

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其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一直是讨论的核心。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和任务而开设的,其本质是阶级性和政治性,政治价值就是其核心价值。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既然是为了教育学生,就应该是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不应该是统治阶级控制的手段和工具,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他们都是现实的人,都没有脱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本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教师改造自然改变社会的实践活动,实质就是在促进学生进步的同时达到改造社会,促使社会进步。所以,单纯只是为了社会或单是为了个人都是片面的。

其实,在马克思看来,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6]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也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价值是通过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公平正义、社会和谐;个人价值是通过社会提供的丰富物质生活、工作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话语交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为维护良好的经济政治秩序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所以,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善于解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矛盾。从宏观层面讲,注重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从微观层面讲,主张自我个性的张扬。如何兼顾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就需要社会取向与个人需要的高度契合。构建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以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参与教学交往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来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以实现社会发展程度和个人全面发展程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

(三)关注学生生活世界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知识化、理想化、泛政治化等特征,时常偏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中把关于理念信念、思想品格、道德规范等当成知识灌输给学生,考评学生思想品德等内涵时也时常采用知识化的方式。虽然思想品德的形成必定需要丰富的知识做铺垫,但过硬的思想政治品格绝不是在死记硬背中形成的。所以,脱离学生实践、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往往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中时常向学生灌输“高、大、上”的道理,时常用完美人格来要求学生,时常用理想的价值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日常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学生衡量所学知识的标准就是能否有用。诚然理想信念的教育是为了给学生成才以引导,但过于理想化的东西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落实,导致实效性差。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政治化,虽有助于彰显其意识形态性,但如果教学内容泛政治化,教学方法强调一味地灌输化,偏离学生的主体性,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就难以凸显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有本性。

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成长的催生剂。因为实践需要,才有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也正是有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才有了成熟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的本源就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则、理念等其实是日常生活在意识形态中的折射和反映。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源在于丰富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只有在生活世界里多做、多看、多听、多思,才能真正分辨善恶美丑,真正感悟生活真谛,真正坚定内心信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深度挖掘我国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文化艺术作品,在与学生共同品评中互输信息,互递情感;教师可介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譬如学生中时尚的“微传媒”,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公开辩论“微传媒”的优劣,对微舆论和大众舆论进行引导;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我国民俗民风、历史重要事件,譬如利用“五四”“九一八”等重大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与学生生活世界有机联系,才能促使抽象的理想信念内化为具体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因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7]。

(四)侧重学生需要

需要是人成长的动力,当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全身的物质器官都会积极从事满足的行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教师不仅要注重满足自身的需要,更要研究和其进行话语交往的学生需要;学生也可以对教师、对教学的要求进行表达,在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交流中找到教学的平衡点。所以,教师不仅要对自身学科深入研究,还应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生的需求心理进行研究,探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真正驱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搜集学生需要的资料。搜集资料是与学生作为平等主体进行的交往,是敞开心扉的促膝交谈,是情感的互动,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良方。教师对材料要善于甄别,对不合理的需要进行疏导,对不切实际的需要进行引导;对合理的需要但是不具备满足条件的要努力创设条件来满足,实在无法满足的要说明情况,减少学生的失望感。

教师教学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比如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或公务员的考试,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上考研政治班和公务员考试班,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额外支出,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内在原因,可能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内功”不够,能力有限。对学生现实需要的满足,就应成为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驱动力。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有层次和差异性的,有些学生仅仅在于满足自身的需要,教师就应对此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通过历史和现实案例分析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当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不一致时,为什么要舍弃个人需要而服从社会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实质上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了解社会需要是如何满足个人需要的,个人需要是如何转化为社会需要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1] 李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J].红旗文稿,2015(3):4.

[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

[3] 李兰芬.我国道德话语权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J].哲学动态,2008(9):9.

[4] 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3.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8.

[7]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56.

Construction of Speaking Right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under the Inter-subject Horizon

JI Cuimei

(Educational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ShanxiDatongUniversity,Datong037009,China)

Because of its special nature and particular status in disciplines ,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has become the forefront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in their work concerning ideology.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and teaching mode weakened the speaking right of Marxism. Therefore, to integrate the modern thinking into traditional one may fully reflect the dual subjectiv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 modern speaking right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an b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points 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academic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their life world and needs.

inter-subject;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speaking right

2016-09-07

姬翠梅(1976-),女,山西高平人,山西大同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11.011

G642

A

1008-6285(2016)11-0043-04

猜你喜欢

话语权理论课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