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高寒草原牧区孩子们的梦想
——记青海省祁连县央隆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教师马全荣

2016-04-13

教育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拉毛祁连县寄宿制



放飞高寒草原牧区孩子们的梦想
——记青海省祁连县央隆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教师马全荣

执教20多年,他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他对学生的爱似一盏明灯,为民族山区的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他认为“眼中要有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悉心关心学生”才是对学生最本质的爱。“他有一颗慈父心。”这是许多学生家长对他的评价。

1990年7月,回族教师马全荣从海北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本来可以留在故乡门源县,但生性执着的他硬是到州教育局工作分配处强烈要求到当时的海北州托勒牧场学校(现祁连县央隆寄宿制民族小学)任教。经过三天翻山越岭的汽车颠簸,马全荣带着兴奋和憧憬走进了央隆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辈子的教师生涯。20多年来,他求实创新,勇于拼搏,敢于奉献,团结协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书育人。

爱岗敬业,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

爱岗敬业是高尚师德的核心,无私奉献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像大多数的老师一样,马全荣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不给学生耽误一节课,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他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将爱岗敬业仅仅留在那种不顾家庭、不顾身体的硬拼、死拼的层面上,而应该有更高的理念、更高的追求。衷心热爱自己的职业,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这是他对爱岗敬业的认识,也是他始终不渝的追求。

要当一名优秀教师,首先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对学科认知规律的探究始终是他努力的方向。他十分重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每年订阅多种业务报刊,坚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同时不断改革,完善自身教学方法,努力在课堂上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允许出错,更鼓励创新,这使得他的学生会学、乐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马全荣始终相信“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他在教学和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每天穿戴整齐精神抖擞,总是以干净、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从他的外形就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他的授课生动有趣,让呆板的数学课变得有活力,同学们被他精彩的课堂讲解所吸引。学习之外的他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和带动学生,在班级的劳动中,他不仅起着一个指挥官的作用,而且总是哪里活最重、最脏他就和学生在哪里一起干。他常与自己的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师爱的存在。

用爱育人,引领山区的孩子们追逐梦想

教育是爱的产物,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马全荣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为了求学离开了父母,年龄尚小的他们难免会在学习和生活遇到各种困难,马全荣给予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班上的同学病了,他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并且及时送到医院就诊。央隆的冬天十分寒冷,看到有的孩子衣衫单薄,他就自费为孩子们买冬衣……这样的事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已经数不胜数,班中的学习困难学生有了这样的老师也信心倍增。在他接手初三时,班上有一个叫尼玛拉毛的藏族女生,学习成绩很差,而且性格孤僻。马全荣经过了解,这是一个生在不幸家庭中的孩子: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去世,生活仅靠亲戚、邻居的周济。不幸的遭遇使尼玛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重压,自卑的心理在周围淡漠的环境中日益严重。面对她,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马全荣下定决心:心灵的创伤要用“心药”医治。平日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跟她谈心,鼓励她“人穷志不能短”。假期里,他下厨为拉毛准备可口饭菜。没钱交学费了,他毫不犹豫替她垫付学费。家访时,他看到拉毛在一盏酥油灯下写作业,回想起上课时她那眯着眼睛吃力地看着黑板的情形,就利用月假,带着她去县上配了眼镜。当他把眼镜交给拉毛时,拉毛紧紧地把眼镜贴在胸前,深深地对马全荣鞠了一躬,满含热泪地说:“老师,我会努力!”后来拉毛振作了起来,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祁连县中学。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他用爱心引领着孩子们成长,他用自己的双手默默耕耘着。

以人为本,激发学生成功的潜能

执教20多年,马全荣担任了20年的班主任。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他对学生的爱似一盏明灯,为民族山区的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他在班级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科学化、民主化。他认为“眼中要有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悉心关心学生”才是对学生最本质的爱。他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摒弃一味靠严盯、死守的高压管理模式,而是十分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充分信任班干部,多方指导点拨他们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放手让班干部自行管理班级。他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正是基于此上原因,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凝聚力强,学习氛围浓厚,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学生心情舒畅,有热情、有信心、有追求、有干劲……

“他有一颗慈父心。”这是许多学生家长对他的评价。他对学生倾注了父母般的爱。他始终认为教师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既要一视同仁,又能把爱心更多的分给弱小的孩子。对全体学生要“一碗水端平”,对于孤儿、单亲学生,以及在生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多一份爱,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要细致入微地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允许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些“自由活动”,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暂时降低一些要求。因为这些学生更需要关心帮助,更需要呵护抚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这句话写赤子难报父母深恩的诗,不少学生把它写进给他的信中。学生家长们说:“马老师比我们更了解学生,比我们更关心孩子,把孩子交给他,我们一百个放心!”

工作了二十多年,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牧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他把汗水和心血洒在了牧区教育这片沃土上,为了千千万万生长在牧区的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努力着、探索着、奋斗着。他的不懈努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得到了全体教师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他多次荣获省级乡村优秀教师、州县级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最美祁连人等光荣称号。他所带的毕业班的成绩也多次名列前茅。他以他的实践向学生证明了:“天道酬勤”“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不用多说,学生中就自觉形成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

“回首清晖来时路,古月依旧照今人。”二十五年前他踏着自己的恩师走过的路,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高的神圣情感,走上三尺讲台,从此踏入人生无悔的教育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和如父般的爱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天真质朴的孩子。他常说,每当与无数双渴求真知的孩子的眼睛对视,再艰苦再辛苦也值得。作为一名平凡的牧区教师,他用默默耕耘放飞草原孩子的梦想,用无私奉献践行着人民教师的铮铮誓言。

(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拉毛祁连县寄宿制
挤压铝型材表面拉毛形成原因分析
假想敌
挤压铝型材表面拉毛形成原因分析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祁连县阿柔乡规模羊场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遥感地质在祁连县八宝镇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废旧棉纺织品机械拉毛法回收纤维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