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2016-04-13肖铭燕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象征手法老人与海海明威

肖铭燕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系 广西·桂林 541004)



浅析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肖铭燕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系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代表作之一。海明威通过赋予小说形象丰富的象征意义,为小说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文章通过分析老人与海的部分形象象征艺术和现实意义,揭示了人类精神的风貌以及人类的生存态度、生存环境、生存心态.。这部小说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对小说中的事物进行了描述。以简洁著称的写作风格是海明威作品的典型特点,在美国和20世纪的文学发展中,他的作品造成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老人与海;象征手法;海明威

一、前言

1952年,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这也是他一生创作的结晶,也代表了他的思想和艺术。在这篇文章中他高度赞扬了人类的可贵精神:永不言败。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凭借这部作品,海明威获得了普利策奖及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描述了一个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的惊险经历。他独自一人在制服了大鱼之后,又和鲨鱼进行了搏斗。故事讲述了一位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三天捕鱼的经历。通过这个故事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形象艺术分析,从中发现小说中塑造的艺术象征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意义。

二、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运用的既典型有丰富,文中有大海、老人、大马林鱼、鲨鱼、以及在梦中出现的非洲狮子等。这些有了象征含义的物体,使得整部小说的结构更加巧妙。现在我们逐一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

(一)老人圣地亚哥

海明威最后一位塑造的悲剧英雄是老人圣地亚哥,我们不知道圣地亚哥的身世背景,妻子已经离开了他,也没有儿女。起初,圣地亚哥对这种处境并没有感到孤独无助而且也不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越来越感到了孤独和凄凉,他反复自语“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是对他孤独无援的最好的体现。不仅如此,圣地亚哥本身的遭遇也是一场悲剧,他不仅遭受着贫穷和饥饿,而且坏运气也时常到来,正如文中说到的“他是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过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逮到。”因为他很长时间没有捕到鱼,村民们也开始质疑他的能力。在第八十五天时,驶向大海深处的圣地亚哥在经过了三天的拼搏和努力之后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是在这个时候,又遭到了命运无情的捉弄。在他返回家中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鲨鱼群,他与鲨鱼群拼死大战了三天三夜,仅仅是为了保护大马林鱼。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保护好大马林鱼,他只能拿着大马林鱼的骨架回到了渔村。这个时候,就连他自己也认为他的命运是悲惨的,他说:“但愿这是一场梦,我压根儿就没有钓到它。”

面对诸多的困难,圣地亚哥是该放弃,还是努力拼搏,最后取得成功呢?圣地亚哥选择了后者,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鲨鱼群搏斗。最后,尽管他带回来的仅仅是一副鱼骨架,但是在精神上,他是一个永远的胜利者,巨大的马林鱼和凶悍的群鲨没有吓倒他,他最终打败了他们,虽然最后只拖回了鱼骨架。他的顽强斗志,充分保存了人类的尊严,他没有向命运屈服,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圣地亚哥实际上是海明威自己的真实体现。海明威的一生中经历并且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和两次世界大战,他是一名勇于战斗和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一个真真正正的硬汉。海明威的作品中常常有硬汉这个形象,他们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依然坚强不屈,视死如归,即使他们失败了,依旧维护人的尊严和勇气,伴随着胜利者的态度。

(二)狮子

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多次用狮子象征着圣地亚哥的坚韧和勇气。这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精神是相通的,狮子使他的硬汉形象得到了提高和升华。这部小说中也提到圣地亚哥先后谈到、想到和梦到了狮子。

狮子最开始出现在圣地亚哥出海之前的晚上。那个时候,圣地亚哥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被人看不起,他在和孩子谈话时提到了狮子。圣地亚哥说:“我像你这个年纪,就在一条去非洲的横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见过狮子在傍晚到海滩上来。”马诺林的回答他:“我知道。你跟我谈起过。”这样描写是为后边狮子的多次出现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他并没有被困难大倒,仍然有着激情和力量。

两个人在谈话结束之后,圣地亚哥就进入了梦乡。这是,狮子第二次出现了,“他……梦见小时侯见到的非洲,梦见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这是他出海前的梦,这里狮子仍然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在圣地亚哥捕捉大马林鱼的时候,狮子第三次和第四次出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面对着比自己的船还要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的时候,圣地亚哥最需要有的就是力量和勇气。在进行搏斗时,圣地亚哥进行了祈祷,祈祷结束后,他又想到了狮子。这也是他第一次想到了狮子,他想要证实“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之后,他又梦到了狮子,“他梦见了那道长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第一头狮子在傍晚时分来到海滩上,接着其他狮子也来了。”经过了两天一夜的战斗,他已经精疲力尽了。这次狮子的出现使圣地亚哥信心倍增,而且收到了鼓舞。因此,在这两次当中,狮子依旧象征着勇气和力量。最后的点睛之笔是狮子的最后一次出现。在他经过了艰难困苦拖着大马林鱼的鱼骨回到渔村时,他对马诺林说:“它们把我打垮了,它们确实把我打垮了。”这里是为了照应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在小说的结尾之处出现,“老人正梦见狮子”。这里象征着人类勇于奋斗的宝贵精神。

(三)马洛林

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特意给老人安排了一个小助手马洛林的角色。马洛林是从五岁开始跟着老人学习捕鱼的。马洛林年幼但不孩子气,他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不屈不挠、勇于拼搏和宽容的宝贵精神,从小就知道了生活的艰苦和作为男人的责任。在他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即使被家人安排远离老人,到另一条船上捕鱼,他也没有愧对老人的培养之恩,他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照顾着老人。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体贴和谅解,即使是“走路还打瞌睡”,却仍然说“这算什么,男子汉就得这样。”充分体现了硬汉子的精神。在老人遭遇了多次的失败之后,面对家人的一再劝阻,马洛林仍然多次向家人提出要回到老人身边。他是敢于面对现实的困难的。

马洛林的出现在小说中不是刻意安排的,是蕴含着象征意义的,象征着人类对未来生命的延续。在小说中,马洛林的离开让老人的生活显得更加惨淡,更加令人担忧。正是马洛林的鼓励和不放弃,才让老人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这强大的力量正是来源于生命的延续。这时,老人也意识到了,“要不是孩子,我早完了,这一点不承认可不行”。而且,老人在与大海进行惊险的搏斗时,他也多次想到了马洛林,“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正是生命的延续,才会让生活充满了乐趣和希望。人类社会也因此永远的延续下去。

(四)马林鱼

马林鱼是一个重要的形象,他也是圣地亚哥的一生中捕获的最大的鱼。他成就了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并鼓励人类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马林鱼也象征着人类美好的前途。在连续八十四天的捕鱼中,圣地亚哥徒劳无获。但是在第八十五天时,他仍然扬帆出海,没有向命运屈服。他非常渴望捕获一条大鱼,他对马洛林说“八十五是个吉利的数目……你可想看到我逮回来一条去掉了下脚有一千多磅重的鱼?……也许今天就要走运……感到今天挺有把握”。这些重复的描写,让读者联想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因此,马林鱼实际上象征着人类美好的前途。除此之外,马林鱼也象征着一种荣誉。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圣地亚哥对马林鱼充满了爱怜。在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可以看出圣地亚哥对大马林鱼的尊敬和佩服。

(五)鲨鱼

老人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捕获大马林鱼后,却被鲨鱼残忍的截获,最终老人只能拖着鱼骨回到了村里。大马林鱼既然象征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鲨鱼就象征着摧毁人类美好理想的罪魁祸首,也是作者对当时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贫困人民的抨击和控诉。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贫困人民,打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次,老人最后拖回来的大马林鱼的骨架也象征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并且对其深恶痛觉。战争既摧毁人类美好的生活,又摧毁人类文明。经历了战争后,人们已经千疮百孔,筋疲力尽。最后,人类成为了战争和资本主义的牺牲品。正如小说中,在经历了和鲨鱼的拼死搏斗后,老人最后筋疲力尽的带着一堆大马林鱼的鱼骨回到了岸上。

(六)大海

代表神秘的往往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它反复无常,令人捉摸不定。它一会风平浪静,一会狂风海啸。大海既蕴含着广阔的资源,又蕴藏着杀机。大海是老人生活的全部,给老人提供了物质和挫折。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大海是象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变化无常的命运。

其次,《老人与海》也体现了海明威对当时黑暗生活的控诉和对生活充满着迷茫。当时的时代也是资本主义逐渐没落的时代,这使海明威的思想出现了复杂和矛盾的状态。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解体和西方文明的堕落,他没有找到出路,因此对生活感到了迷茫,正如在茫茫的大海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三、结语

作为海明威现代小说重要代表的《老人与海》,突出了硬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硬汉形象的赞美。全篇体现了硬汉面对艰难困苦,永不放弃,不懈追求,努力拼搏,这也是作者本身对待生活的态度。象征手法在整部小说中使用的不在少数,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角色甚至是动物都有其象征的意义,大海、老人、鲨鱼、大马林鱼、以及狮子等都象征了人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也是借助小说来反应现实,这些象征手法为小说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作者也是借助象征手法,让读者看到了海明威对当时资本主义和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坚强不屈、坚持奋斗的人类的高度赞扬。也可以使大部分的读者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理想,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俊彦.《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与现实意义[J].青年时代. 2015,(19).

[2]杨婷婷.试论《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和现实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5,(9).

[3]杨美俊.解读老人与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4]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5]傅景川.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6]吴劳译.老人与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7]刁绍华.海明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

[8]赵文博.《老人与海》象征意蕴的多重解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中图分类号:I71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3-058-02

作者简介:肖铭燕,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英美文学及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象征手法老人与海海明威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象征手法在张艺谋电影中的运用分析
浅谈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探析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