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016-05-09常艳丽刘辉

青年文学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作品海明威运用

常艳丽+刘辉

摘 要:海明威是近代美国文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其作品多有鲜明的形象、饱满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精炼的文字,与此同时,他常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际遇,可以说读不懂海明威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必然读不懂他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海明威小说所拥有的深刻内涵和反映现实的力度大多是通过这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的。本文浅析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从而揭示作家的写作意图,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海明威;作品;象征手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01

一、作家海明威及其作品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于189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于1961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家中自杀而亡。海明威笔下人物多为“迷失的一代”,作品多反映出主人公在时代背景下的迷惘、彷徨与无奈,其写作特点便是简洁和“冰山原则”,代表人物具有典型的“硬汉”形象,是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不可多得的大师。同时,海明威的作品中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这主要体现在“迷失的一代”的时代背景下的主人公们行为的消极性。海明威于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开创了文坛独具特色的“新闻体”小说风格。但获奖后的海明威身患多种病痛,极大地阻碍了他的创作之路,使其心里积郁颇深,形成了不可转变的消极悲观心理,最终他走上了其祖父、父亲均走过的道路,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灿烂绚丽的一生。

二、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指用此物来表示彼物,与我国古代的“比兴”类似,也可以认为与亚里士多德所指的“隐喻”相像。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彼此之间的抽象联系,借助此物来表达彼物所代表的概念、意义和情感的一种文学手法。与比喻有相似之处,均要求本体和喻体有几分相似性,能够让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象征比比喻更难的地方便在于它不仅需要语言加工还要有良好的文章结构,并不直接指明彼物的象征意义。这是一种较为委婉、含蓄的手法,能够使文章立意鲜明、内容深刻,并且可以丰富文章的深意,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的愉悦之感。象征手法也分为多种,比如托物明志、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言此意彼等。在具体的行文中可以使用单个象征,也可以用多个象征,甚至通篇使用也无妨。

1、《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老人与海》是作家1951年完成、1952年出版的作品。就其情节来看是较为平淡的,描述了一个老人在海上捕鱼的惊险经历。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不害怕、不放弃的精神是作者重点描述的,是展现“硬汉形象”的重要人物,是作者要展现作品主题的关键。

在《老人与海》中象征手法作家运用地极为普遍,大马林鱼、鲨鱼、大海、梦中的非洲狮子以及主人公圣地亚哥和小主人公马洛林均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中大马林鱼象征的是老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老人坚持等待的期许。鲨鱼象征的是摧毁或打击人们美好梦想的现实因素,在作者心理鲨鱼应当代表的是万恶的战争和凶残的资本主义竞争。大海象征的是人类未知的生存环境与经历的人生百态,既有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因素,也有毁灭人类美好生活的因素,在面临未知的时候人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而梦中的狮子则与大马林鱼有相似之处,也是指代人生的美好愿景。

2、《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雪、豹子、秃鹫等元素不仅是文章的情节点,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象征本体,丰富文章深意的用心之举。雪在人们心中一直都是圣洁、纯净、冷寂、宁静的象征,它在文中象征着死亡、生命、终结等意。在文中雪是六个故事的背景,哈里的联想也涉及了六次雪的描述,在文中每个地方的“雪”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需要读者设身处地地进行联想方能理解。秃鹫、土狼在行文中则是死亡等昏暗情绪或物质的象征。在文中有描述:哈里感觉死亡仿佛就是一只鬣狗,一步一步地向他逼近,最终压得他不得动弹,透不过去而死。秃鹫是以死物为食物的,并不是像豹子那样自己去寻找猎物,这就好比堕落的哈里必须依赖类似于海伦这样富有的女人的供养才能维持自己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样,这也是作者对“迷失的一代”不能坚持自己追求的批评。

3、《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手法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早期代表作,作家巧妙地使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和复杂的思想感情。比如,作品中“高地”“高山”多次出现,这是纯洁与美好、和平与宁静的象征,也代表着主人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最终亨利和凯瑟琳二人也正是在瑞士的高山上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快乐、幸福时光,之所以短暂,是受当时的战争环境深深影响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作家对战争的厌恶,给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再如,作品中多次出现“雨”的形象,象征着死亡、厄运、痛苦、悲伤、绝望,每一次悲剧的发生,都是在雨中,这渲染了小说的伤感情节,而小说以雨作为结尾也直接表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死亡,而此时的亨利悲痛欲绝、心如死灰,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借此,我们能感觉到亨利内心的巨大悲痛,这也从侧面揭露了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以及给人们身心带来的双重创伤。

总之,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象征手法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借助象征手法层层推进故事情节,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引人反省与深思。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辛格.海明威传[M].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2]骆贤凤.弗洛伊德主义对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

[3]兰兴伟.海明威短篇小说艺术风格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138-141.

猜你喜欢

作品海明威运用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及其作品印象探究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