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如何彰显“最美风景”
——访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

2016-04-13朱乐编辑李鲁山

教育家 2016年45期
关键词:邗江邗江区扬州

文 | 本刊记者 朱乐 编辑 | 李鲁山

校园如何彰显“最美风景”
——访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

文 | 本刊记者 朱乐 编辑 | 李鲁山

“十二五”期间,扬州市邗江区先后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和首批“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全区紧紧围绕“优质均衡,促进公平”的教育发展主题,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能力、教育质量以及特色品牌建设,教育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教育发展水平处于扬州领先位置,部分特色工作甚至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一探邗江教育的宝贵经验,本刊记者于近日对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进行了专访。

让校园成为全区最亮丽的风景

记者: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邗江区采取了哪些举措?

何云峰:在进行多次区划调整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形势的发展,邗江区大力实施了布局优化工程、校安工程、“五化”工程、校园文化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不仅完成了多所学校的新建和易地建设工作,也改造升级了部分相对薄弱的学校,有力推动了城乡学校的同步建设。政府部门的极大投入,使得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只要到乡镇去,能够看到的最好的建筑、最美的风景一定是在校园里。

在机制建设方面,通过实施“品牌复制”、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进城乡学校“网上结对”、组织成立“小班化教育联盟”等措施,放大区内多所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内所有学校的共同发展,有效地实现了经验互通、资源共享、整体发展优质均衡。

譬如“品牌复制”,2014年我们对邗江实验学校和蒋王小学实施了品牌同享、课程同置、教师同配、管理同步、质量同优的“五同”管理。派遣蒋王小学的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前往名校挂职锻炼,将名校的整套办学理念、管理思路及教育经验带回学校,从而促进普通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记者: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教育部门是如何发挥职能作用的呢?

何云峰:我们出台了《邗江区教师三年提升计划》,在全区实施“基石工程”“雏雁工程”和“领雁工程”,创设“维扬教苑”“蓝青工作坊”“名师工作室”“博客工作间”等载体,为名师成长搭建平台。同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导向,推进教师流动,促进学校融合。这几年,教师流动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流动方式往往也并不固定,比如2013年,我们对城乡教师交流进行试点,主要开展了“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跟岗学习”和“城区学校教师支教农村”活动;2014年,开展了城乡学校结对组团交流;2015年,开展了城乡中小学间组团交流和学校干部交流;2016年主要开展集团学校间的交流活动。

让德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记者: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突出知行合一,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等方面,邗江区做了哪些努力?

何云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邗江区的整体德育工作开展,就是围绕这方面着手进行的。现如今,走进邗江区的每所中小学,校园里最醒目的地方张贴的一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中学生守则》的内容,目的就在于要让德育工作真正进入校园,落地生根。在此基础上,通过树立“微型德育课”、“百草园阳光学堂”、文明规范月、孝德教育等特色品牌活动,提高全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我们认为应注重对其爱心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天赋的发现。因此,全区紧扣“内丰底蕴,外强筋骨”的培养目标,以“童子功”修身行动计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练好“诵读功、书写功、清扫功、演说功、健美功、探究功”,培养每一个孩子的核心能力、全面素养和良好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随着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深入推进,全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批品牌项目,提升了邗江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邗江中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的“道德讲堂”,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也是提升教师德育专业能力的创新尝试。美琪学校的微型德育课更是立足于“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话题、选事件,于微小处做课程研究,成效非常显著。在全国第21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扎根生长

记者: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身处扬州这一文化名城,作为首家“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的邗江区,是如何将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呢?

何云峰:如你所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在艺术教育方面,我们不是要培育几棵大树,而是要打造一片森林。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给扬州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厚重的底蕴,也拥有雕版印刷技艺、漆器髹饰工艺、玉雕、刺绣、木雕、灯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多个。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同时着眼于地方特色,结合学校所拥有的地域资源,我们从2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选取了34个适合孩子学习的项目。

我们以“传统文化润校园”为抓手,通过“润理念、润环境、润课程、润管理、润文化”,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着力提升所有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能写一手好字、会画一幅好画、会唱一首歌、会跳一支舞”,努力形成“生有特长、班有特点、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的艺术教育特色文化。

每年区里设置专项资金,保证所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建设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体验场馆,营造浓厚氛围。例如,维扬实小北区校内就建设有扬州灯彩剪纸体验馆、手工艺制作体验馆、劳动与技术体验馆等,内容非常丰富。

在管理上,我们一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主动聘请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指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更有甚者,将个人工作室都开到了学校内。例如,杨庙小学的剪纸课程,就聘请了扬州市剪纸大师张秀芳前来授课,其工作室也开设在杨庙小学内。

经过不断发展,全区的艺术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形成了“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发展新格局。我区连续8年举办中小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醉扬州”民间艺术展演、“唱响校园”好歌唱、“欢乐校园行”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发了《扬州剪纸》《扬州民歌校园大家唱》《扬州花香鼓舞》等20多种校本教材,并确保其得以课程化实施。如今,通过走班制,每所学校在周五下午都开齐上足艺术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菜单”自行选择。杖头木偶、扬剧、舞龙、古筝、二胡、扬州评话、扬州剪纸等众多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艺术课程纷纷走进学校,浸润孩子心田。

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推动文化项目进校园、入课堂、养身心、润灵魂,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积极从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积极探索富有邗江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扎根生长。

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聚

记者:围绕新时期提出的“学在邗江”教育目标,邗江区将如何发力?

何云峰:近年来,邗江教育事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全区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各学段学校品牌荟萃,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面对“十三五”的新形势,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品位,唱响“学在邗江”的教育品牌。

“学在邗江”有四层基本内涵,分别是“在邗江学”“来邗江学”“为邗江学”“向邗江学”。今年教师节前夕,邗江区委书记张耀武、区长钱峰专门对邗江教育提出“推动优质教育服务均等化,打造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地”的新要求,这与我们唱响“学在邗江”这一品牌目标不谋而合。

围绕落实区委提出的最新要求,邗江将通过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布局、激活教育机制、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着力解决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减少校际差距、推进均衡发展。同时,以学前教育提升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育综合改革工程等“十大工程”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内涵品质,逐步彰显区域教育特色,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我们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均建立了整套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幼儿园阶段,实施课程游戏化;小学阶段,实施“童子功”修身行动计划和一系列幸福课程;初中阶段,除学校建设之外,还通过品牌学校嫁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高中则制订了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实施方案。

此外,我们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对外沟通交流。通过与扬州部分高校合作办学,促使院校双方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平台共享、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展开多渠道、多形式合作,促进学校形成鲜明特色,实现薄弱学校的华丽转身,为进一步推进邗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地助力。

今后一段时期,全区将以建设“学在邗江”教育品牌为抓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推动全区教育驶入新航程。可以期待不久的将来,运河之畔、长江岸边,将崛起一座学习之城,成为邗江“率先发展、跨江融合”的重要支撑、重要名片、重要标尺。

猜你喜欢

邗江邗江区扬州
扬州邗江杨庙镇:念好“联”字诀,建好“同心圆”
尊侨 爱侨 护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积极开展侨法宣传活动
邗江区坚持“三个用心”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邗江区新盛街道新悦社区 凝聚侨心侨力打造“侨之家”
邗江黄金社区:社区为侨服务好 侨为社区贡献多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树 叶
扬州的秋日
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