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同义复词误释举正
2016-04-13施晓风刘永静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50100
施晓风刘永静(1.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山东济南 50100)
《汉语大词典》同义复词误释举正
施晓风1,2刘永静2
(1.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2.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同义复词是指意义相同的词语连在一起使用,表示同一概念或事物。它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特别重要的词汇现象。但《汉语大词典》对有的同义复词的解释却偶有不妥,主要是因为把同义语素的意义简单相加,复合成义。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同义复词;误释
同义复词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词汇现象和修辞现象,其特点是两个同义词并列复用,又称为“连文”或“同义连用”,连用的同义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同义词连用倘若经常化了,久而久之会逐渐凝成一体,以至复合为一个词而消泯了‘复用’的痕迹,这便是人们所称的‘同义复词’”。[1]同义复词由两个或多个相同意义的语素交叉复合在一起,语素之间相互注释、说明和限制,可以排除单音词的多义性,减少多音词辨识的矛盾困难,使词义更为直观、明白易晓。[2]“但由于字、词的古义在后代往往消失,因而易造成对于同义复词的误解。”[3]很多有影响的大型辞典,如《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4]在同义复词释义方面的疏漏错误就有不少,它往往以组成并列结构的两个单字意义的直接加合来解释某个已成词的同义复词的意义,导致所释同义复词意义的不准确,现择取数例辨释,以求正方家。
一、矜卹
《大词典》:矜卹,亦作“矜恤”,怜悯抚恤。《晏子春秋·问上二一》:“积丰羡之养,而声矜恤之义。”《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奉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北史·源贺传》:“然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清蒋士铨《<桂林霜>书后》:“惟同殉之子女奴婢等三十五人,未叨矜恤。”(第八卷,第581页)
《汉语大字典》:“矜,怜悯;同情。”《方言》卷一:“矜,哀也。齐鲁之间曰矜。”钱绎笺疏:“矜,古音读如邻。《小雅·鸿雁篇》:‘爰及矜人。’毛传:‘矜,怜也。’”《书·泰誓上》:“天矜于民。”孔传:“矜,怜也。”《论语·子张》:“嘉善而矜不能。”《魏书·序纪·穆帝》:“帝以琨(刘琨)忠义,矜而许之。”《汉语大字典》:“恤,体恤;怜悯。”《增韵·术韵》:“恤,愍也。”如《左传·昭公三十年》:“事大在共其时命,事小在恤其所无。”《史记·项羽本纪》:“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唐沈佺期《移禁司刑》诗:“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其恤驼之法,莫详于张鹏翮之《西使记》。”可见,“矜”“恤”二字在“怜悯”义上是同义关系,并列使用,构成同义复词,意思应为“怜悯、同情、体恤”,《大词典》把“卹”解释为“抚恤”,是不正确的。《晏子春秋》卷三:“外交以自扬,背亲以自厚;积丰义之养,而声矜卹之义;非誉乎情,而言不行身;涉时所议,而好论贤不肖;有之己,不难非之人,无之己,不难求之人。”《贤愚经·月光王头施品第三十》:“一万大臣皆身投地,腹拍王前:‘唯见哀愍矜恤我等,莫以头施,永见捐弃。’”[5]“哀愍”“矜卹”都表“怜悯”义。《资治通鉴》卷八十六:“李毅疾病,救援路绝,乃上疏言:“不能式遏寇虐,坐待殄毙。若不垂矜恤,乞降大使,及臣尚存,加臣重辟;若臣已死,陈尸为戮。”[6]此句中“矜恤”意思也是“怜悯、体恤”,故《大词典》释义不当。
二、困悴
《大词典》:困悴,1.贫困愁苦。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值洛中仍岁乏食。正郎滞曹不迁,俸甚微,困悴甚。”明代沈德符《野获编·宗藩·暴恭王》:“然孤嫠困悴,几不聊生。”(第三卷,第622页)
《广雅·释诂四》:“困,穷也。”但此处不是指“贫穷”,而是“艰难;窘迫”的意思,《书·盘庚中》:“汝不忧朕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礼记·中庸》:“事前定,则不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这些句中的“困”都是指“困窘”,《大词典》所举第一个例句中“俸甚微,困悴甚”,“俸”虽“微”,但应该也不至于到贫困的程度,所以“困”的意思在此处更贴近于“困顿”。再看“悴”,《汉语大字典》:“悴,困苦。”《晋书·简文帝纪》:“每念干戈未戢,公私疲悴。”白居易《与元九书》:“李白、孟浩然辈,不及一命,穷悴终身。”“穷”“悴”连用,皆表困苦。《广韵·慁韵》:“困,悴也。”可见“困”“悴”同义,并列构成同义复词“困悴”,表“困苦、窘迫”,所以《大词典》对“困悴”义项一的释义是不确切的。《群书治要》卷三十:“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必达,守道困悴。无报於身,必见割夺;有私於己,必得其欲。”[7]《渭南文集》卷十五:“若遭变遇谗,流离困悴,自道其不得志,是亦志也。”①此二例中,“困悴”皆与“达”、“得志”相对而言,可见其义确是“困苦、窘迫”。
三、丑秽
《大词典》:丑秽,2.丑陋肮脏。宋代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一人戴破帽曳木履而来,形状丑秽之极。问其门人,曰先生也。”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杜陵不审,鼓其余波;嗣后啼饥号寒、望门求索之子,奉为羔雉,至陈昂、宋登春而丑秽极矣。”(第九卷,第1435页)
“丑陋”和“肮脏”二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大词典》对“丑秽”的解释处理得有些简单化。其实,“秽”本身有“鄙俗;丑陋”的意思。《晋书·卫玠传》:“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白居易《虾蟆》诗:“形秽肌肉腥,出没於泥沙。”成语“自惭形秽”的意思其实就是“自感形态丑陋”,而不是“自觉污秽、肮脏”。所以“丑秽”同义并列,应为“丑陋”,而无“肮脏”之义,《大词典》释义有误,且例句过晚。较早的用例有《华阳国志》卷十上:“蛮夷猾扰,倡乱南疆。子恭要传,丑秽于攘。”[9]此外,“丑秽”表“丑陋”,如《贤愚经·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第二十六》:“见诸天子供养此尸,即问天曰:‘此婢丑秽,生存之时,人犹恶见,况今已死。何故诸天,而加供养?’”《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七:“然其既嫁五六年后,相去数千里间,不幸其人自为丑秽,臣之耳日不能接,思虑不能知。”
四、丑恶
《大词典》:丑恶,1.丑陋恶劣。《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史记·龟策列传》:“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丑恶而宜大官,或美好佳丽而为众人患。”宋代梅尧臣《和瘿杯》:“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第九卷,第1434页)
《说文·鬼部》:“丑,可恶也。”段注:“《郑风》‘无我魗兮’。郑云魗亦恶也,是魗即丑字也。”《诗·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毛传:“丑,恶也。”韩愈《祭董相公文》:“有狡有狂,其群孔丑。”所以在“邪恶、恶劣”义上,“丑”“恶”同义。《大唐西域记》:“恃其族姓,凌蔑人伦;恃其博物,鄙贱经法。以轻慢心,毁讟诸佛;以丑恶语,詈辱众僧。”[10]句中“丑恶”即表“恶劣、恶毒”义。
而同时,“恶”也有“丑陋”的意思。《书·洪范》:“五曰恶,六曰弱。”孔传:“恶,丑陋。”《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即“丑”义,与“美”相对。《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张纯一校注:“恶,丑陋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故人之于封,封以为恶。”《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李善注引杜预曰:“恶,貌丑也。”可见“丑”“恶”在表示“相貌丑陋”意思上也是同义的关系。
《大词典》释“丑恶”为“丑陋恶劣”。其引例《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此“丑恶”并不包含“(品质)恶劣”的意思,其例证与词目所释义不相符。所以,“丑恶”应释“(相貌)丑陋”和“(品质)恶劣”,分别为义。
五、恭谨、恭肃
《大词典》:恭谨,恭敬谨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宋曾巩《戚元鲁墓志铭》:“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明唐顺之《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公貌魁岸,雅好文艺,习骑射,既授任,恭谨自将。”(第七卷,第510页)
“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其具体意义往往有细微的差异,而当它们连用在一起时,则具有弃异存同的特点。”[11]也就是说两个同义词连用,互相能起到约束限定语义的作用。“谨”与“恭”连用,“谨”的意思就被“恭”限定为“恭敬”的意思,在“恭谨”一词中,“恭”与“谨”表示相同的义项。《玉篇·言部》:“谨,敬也。”《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便便,辩也。虽辩而谨敬。”“谨”“敬”连用表“恭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畏逼天威,即罪惟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这几句中“谨”皆表“恭敬”。“谨”后来虚化为表敬副词的意思也是由“恭敬”之义演变而来的。
所以“恭”“谨”属同义并列,复合而为“恭谨”,表恭敬,而不是“恭敬谨慎”,《大词典》释义不当。《史记·萧相国世家》:“相国年老,素恭谨。”《贤愚经·长者无耳目舌品第二十四》:“尔时大女,往适他家。奉给夫主,谦卑恭谨。”《临川文集》卷九十八:“君授《尚书》,能通章句。遇人恭谨有恩。然喜饮酒,以故得疾死。”这些例句中的“恭谨”皆表“恭敬”。
“恭肃”的情况跟“恭谨”相似。《大词典》:“恭肃,恭敬严肃。《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宋俞成德《萤雪丛说·祝贺生辰》:‘伊川生日,致斋恭肃,不事饮燕歌乐。’清毛岳《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自起居衣服,壹意恭肃。门以内,虽童稚皆谨声息。’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以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第七卷,第509页)其实“肃”本来就有“恭敬”的意思。《说文·聿部》:“肃,持事振敬也。”《广韵·屋韵》:“肃,恭也,敬也。”《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是其所以为灵公也。”《东观汉记·桓礹传》:“每当危亡之急,其志弥固,宾客从者皆肃其行。”[12]王安石《叔孙通》诗:“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此诸句中“肃”皆表“恭敬”。《贤愚经·波婆离品第五十》:“于时如来,遥知其意,屈伸臂顷,来到其前,礼已举头,寻见世尊,惊喜踊跃,礼拜问讯,请令就坐,恭肃侍佛。”此句中“恭肃”即“恭敬”。故《大词典》“恭肃”释义有误,应为“恭敬”之义,而非“恭敬严肃”。
六、明黠、聪黠
《大词典》:明黠,聪明而狡黠。唐元稹《估客乐》诗:“客心本明黠,闻语心已惊。”唐元稹《酬乐天春寄微之》诗:“鹦心明黠雀幽蒙,何事相将尽入笼?”(第五卷,第619页)
《大词典》:聪黠:聪明而狡黠。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季兰》:“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清昭槤《啸亭杂录·巴延三》:“时有上亲侍小内臣鄂罗里,人素聪黠,颇解上意,遂代其起草。”(第八卷,第698页)
《大词典》对“明黠”和“聪黠”的解释相同,但却都有失误,关键就在“黠”的意思上。“黠”有“聪慧;机敏”的意思。《后汉书·南蛮传》:“外痴内黠,安土重旧。”晋葛洪《抱朴子·道意》:“凡人多以小黠而大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女曰:‘黠哉,婢乎!’因其慧,益怜爱之。”《贤愚经·檀腻羇品第四十六》:“见二母人,共诤一儿,诣王相言。时王明黠,以智权计,语二母言:‘今唯一儿,二母召之,听汝二人,各挽一手,谁能得者,即是其儿。’”此诸例句中“黠”或与“痴”、“愚”相对立,或与“慧”、“明”相并举,意思都是“聪慧、机敏”。故《大词典》把“明黠”和“聪黠”的意思解释为“聪明而狡黠”,是显然有误的,正确的解释就是“聪慧、聪明”。
另外,《大词典》对“黠慧”的解释却是正确的,《大词典》:“黠慧:亦作‘黠惠’。机敏聪慧。”(第十二卷,第1364页)可见,“明黠”、“聪黠”和“黠慧”都属同义连用的并列复合词,意思是一致的。
七、愁悴
《大词典》:愁悴,亦作“愁瘁”。忧伤憔悴。《吕氏春秋·顺民》:“〔越王〕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唐罗隐《寄郑补阙》诗:“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宋柳永《郭郎儿近拍》词:“愁瘁,枕簟微凉,睡久辗转慵起。”宋朱熹《九日》诗:“薄宦驱人向愁悴,旧游惟我最颠狂。”(第七卷,第626页)
从《大词典》所引“愁悴”的例句可以看出,“愁悴”在句中的意思多为“忧伤忧愁”,而似无“憔悴”之义。“悴”单用本表“忧伤;忧愁”。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借使小有惉懘之情,悴于胸次,忧思郁结,易以伤气。”“悴”还与“伤”、“忧”等连用表“忧愁”义。如晋赵至《与嵇茂齐书》:“肆目平隰,则辽廓而无覩;极听修原,则淹寂而无闻。吁其悲矣,心伤悴矣。”清厉鹗《〈樊榭山房集〉自序》:“虽无当于钟吕之响,而向来所阅闲居羁旅,怡愉忧悴,历历在目。”“悴”另有“憔悴”义,如《魏书·外戚传下·高肇》:“〔肇〕朝夕悲泣,至于羸悴。”清厉鹗《折桂令·杨妃病齿延清斋分赋》曲:“宴华清何限欢娱,底事朝来,粉悴香癯。”所以《大词典》所释“愁悴”正确之义应为“忧伤”,而非“忧伤憔悴”。
八、赞叹
《大词典》:赞叹,赞美感叹。宋苏轼《上梅直讲书》:“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安太太听着,不禁点头赞叹。”梅阡《春夜》:“周总理连连赞叹地说:‘太好了,太好了!’”(第十卷,第297页)
“叹”本有“赞美”义,古有不少用例,《礼记·郊特牲》:“宾入大门而奏《肆夏》……卒爵而乐阙,孔子屡叹之。”郑玄注:“美此礼也。”“美”即“赞美”。《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后汉书·孔融传》:“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叹”在上古单用即表“赞美”。故《大词典》释“赞叹”为“赞美感叹”是错误的,“赞叹”正确的解释应为“赞美”。
以上所举诸例都是有关同义复词误释的,其实《汉语大词典》在同义复词释义方面也有正确的用例。如《大词典》:“勤谨:1.勤劳,勤快。”(第二卷,第820页)首先肯定了“勤谨”作为同义复词所表之义。因为“谨”通“勤”,如《管子·八观》:“其耕之不深,芸之不谨。”戴望注:“《御览·地部三十》引此作‘不勤’。勤、谨古通。”《大词典》释“勤谨”第二义项为“勤劳谨慎”,也考虑到了“勤谨”在词义发展中组成成分各自词义复合的表义模式,如《南史·褚裕之传》:“〔褚澄〕迁侍中,领右军将军,以勤谨见知。”《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申徒泰〕生怕令公在这场差使内寻他罪罚,到底有些疑虑,十分小心勤谨,早夜督工,不辞辛苦。”许杰《惨雾》中:“他做人很好,代人家做事,很勤谨,村里的人都相信他。”
同样的正确解释还有《大词典》:“忧念:忧虑。”(第七卷,第687页)因为“念”引申而有“忧虑”义。如《后汉书·孔融传》:“故鼌错念国,遘祸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唐韩愈《龊龊》诗:“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大词典》:“慈孝:孝敬。”(第七卷,第647页)因“慈”有“指对父母的孝敬”义。如《庄子·渔父》:“事亲则慈孝。”《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郑玄注:“慈,爱敬进之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左氏传》:“子之于亲亦曰慈。”
《大词典》:“哀愍:怜惜,同情。”(第三卷,第339页)因“哀”有“怜悯;怜爱;同情”义。如《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哀此惸独。”《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郭璞注:“哀,犹愍也。”唐元稹《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我父当得碑,家且贫,无以买其文,卿大夫谁我肯哀者?”宋王安石《感事》诗:“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吕母》:“诸君肯哀之乎?”
《大词典》:“正治:治理;整治。”(第五卷,第314页)因“正”本有“治理”义。如《易·蹇》:“当位贞吉,以正邦也。”《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流业》:“兼有三才,三才皆备,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
但《大词典》也有按同义复词来释义,但义项难免阙失的情况。如:《大词典》:“退废:黜退不用。”(第十卷,第844页)“废”和“退”都有“黜免;罢黜;贬退”义。但也都有“停止,中止;畏缩;退缩”之义。如《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后汉书·伏湛传》:“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刘宝楠正义:“〔冉求〕但虑其逡巡退缩,而为之不勇耳,夫子所以进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贤愚经·善事太子入海品第三十七》:“佛说是已,时诸会者,闻佛所说,感念世尊,为于群生,经涉剧苦,而不退废,叹未曾有,悲喜交怀,克心励志,思惟妙法。”所以“退废”还有“中止、放弃”之义,《大词典》当补。
同义复词是并列式复合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董秀芳在《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一书中认为:“在汉语中,并列复合词的数量则非常可观,这一现象值得解释。”《马氏文通》中提到:“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辞气稍觉浑厚。”指出了同义复词的修辞功能,认为双音词是作为同义单音词的风格变体而存在的。冯胜利从韵律构词学的角度解释了汉代同义复合的双音词大量出现的现象,他认为大量的同义双音词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在汉代新建立的双音节音步的韵律需要。周法高从词汇化的角度也给出了解释,他认为,两个语义接近的形式,在概念领域内的距离比两个语义相反或相对的形式近,根据距离象似原则,应该具有更近的形式距离,因而也就更容易发生词汇化。不管怎么说,并列式双音词在汉语复合词中是数量比较多的一类,对它进行正确解释就显得非常重要。[13]《汉语大词典》在对同义复词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偶有错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把构成同义复词的两个同义语素的意义简单相加,复合成义,其实正确的解释往往就是两个同义语素相同的那个义项。
注释:
①文中未标注参考文献者,除引自《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例句之外,皆引自电子文献:文渊阁四库全书[M/ 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参考文献:
[1]葛全德.简说古汉语中的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2]徐流,石美珊.同义复词的收、释刍议[J].辞书研究,1993 (5).
[3]郭在贻.训诂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10.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5][北魏]慧觉,等译撰.《贤愚经》[M],温泽远等注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5:2719.
[7][唐]魏征,虞世南,褚亮,等.《群书治要》学习小组,译注.群书治要译注[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3:2551.
[8][唐]道世撰集.法苑珠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71.
[9][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724.
[10]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42.
[11]葛全德.简说古汉语中的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12][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646.
[1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02-103,119.
[责任编辑靳开宇]
The Studyofthe Misinterpretationof Synonym-Compoundsinthe Chinese Dictionary
Shi Xiaofeng1,2Liu Yongjing2
(1.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ilu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3; 2. Advanced Institute for Confucia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Abstract:Synonym-compound means the same meaning words used together, representing the same concepts or things. It is a common and important vocabulary phenomenon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But their misinterpretations can be easily found in the Chinese Dictionary. It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simple addition of synonym-compounds’significance, recombination of the meanings.
Key words:the Chinese dictionary; misinterpretation; synonym-compounds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魏晋南北朝中土文化对佛经汉译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15-ZX-KP-09)。
作者简介:施晓风,女,山东莱州人,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刘永静(1985-),女,河北邯郸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
收稿日期:2015-07-15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3-00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