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城市市民素质比较研究
2016-04-13张秀艳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张秀艳(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中美城市市民素质比较研究
张秀艳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力提高市民素质已经被列为重要议题。虽然从整体而言,我国市民的素质已经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尤其与美国市民相比,我国市民素质还不尽如人意。文章尝试比较中美城市的市民素质,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希望能以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借鉴,提出提升我国市民素质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中美城市;市民素质;比较;原因
所谓市民素质,是指市民所具备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体现了市民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和个性特点。[1]可以说,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最鲜活、最直接的“代言”,不仅可以展现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也能凸显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
如今,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迅速提高,大力提高市民素质已经被列为重要议题。虽然从整体而言,我国市民的素质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与美国市民相比,我国的市民素质在有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笔者拟通过对中美城市的市民素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希望能以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借鉴,提出提升我国市民素质的方法与对策。
一、中美城市市民素质比较研究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诸多变化中,我国市民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了很大提升。但与美国城市的市民素质相比,我国城市市民的整体素质还稍显逊色,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素质对比。显而易见,在身体素质方面,美国市民占较大优势。在美国,市民普遍热衷于体育运动,可以说,大多数的美国市民就是在运动场上成长的。大量的体育锻炼,再加上充足的营养,使得美国人看起来体型健硕。
相比之下,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我国很多市民一直忙于工作等方面的事情,因此疏于锻炼,很多壮年的市民身体就处于亚健康状态,在身体素质方面比不上美国市民,急需加以调整。
(二)独立能力对比。一直以来,美国家庭就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大人自己也能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传统的文化让他们认为,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能自己做到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求助他人,所以美国市民独立能力较强。反观我国城市市民,在独立能力方面略显不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保护有加,甚至溺爱,导致大多数孩子养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能力会有所发展,但是比起美国市民,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知识量对比。中国人一直以刻苦钻研而著称。他们可以抱着书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这就使得中国市民的知识量比较可观,外国人说起中国人的知识面时,总是竖起大拇指,夸赞中国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言一点也不为过。而美国市民在知识量方面,比起中国市民稍显不足。有人曾经做过测验,美国人与中国人同时参加奥数比赛,中国人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出十道题,而美国人往往只能答出六七道题。类似的知识类的比赛,中国胜于美国的较多。当然,这并非是中美市民的智力存在差异。只是奥数题侧重于考察数学知识量和思维方式,而中国人的教育模式和知识积累在这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
(四)团队合作精神对比。在美国人眼中,团队精神是一种非常高贵的精神,他们崇尚合作,以合作为荣。这直接体现了美国人与同伴协同工作的态度与能力。[2]比如,在一场足球赛中,如果哪个队员为了自己出风头,一直炫耀球技却害得大家输了球,他就会被大家批评为“没有合作精神的家伙”,并把他列为批评对象。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市民的团队合作精神十分可嘉。毋庸置疑,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市民都有与他人密切合作的良好习惯,就会减少很多内部消耗,形成一系列生机盎然的企业或团体,使整个社会看起来更有生命力。
反观我国城市市民,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于独自面对事情,缺少与同伴合作的经历,所以造成团队意识淡薄,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他们在工作岗位中的表现,无法形成与同事“拧成一股绳”的能力,进而产生一些额外内耗,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因此,团队精神也正是我国市民需要向美国市民好好学习的一个方面。
(五)人际交往能力对比。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显得愈加重要。纵观而言,美国市民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与美国人非常喜欢举行各种聚会有直接关系,与历史上大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因此他们在各种场合与别人交往时往往显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而以往的中国市民一般局限在自己的朋友圈,与陌生人交往有限,自然就会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受限。当今的中国市民,越来越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中美城市市民素质形成对比的原因
通过对比我国市民的素质与美国市民的素质,可以发现我国市民在身体素质、独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略逊一筹,但是在知识量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文化传统。虽然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其人民基本来自欧洲各大陆,这些移民带来了基督教信仰,带来了欧洲理性文明,也带来了科学精神,他们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自由开拓,勇于创新。可以说,这些移民一开始就承担着重新面对人生的重担,他们必须结合新的社会情况重新创建自己的思维、行为方式,以此适应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所以美国人的独立精神、合作意识、交际能力比较强。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国民,大多一直深受“中庸”的儒家思想影响,我国先人将世界分为“金、木、水、火、土”几种物质,将事物发展规律划分为“时代循环”与“阴阳轮回”,所以国人的逻辑思维不足,开拓创新能力不足,但是爱好和平是国人的天性,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二)学校教育。美国的素质教育一直被世界各国所称道。美国教育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和条件。那些知名的教育理论基本由美国人提出,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布鲁纳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3]都证明了美国人探索学生主体性的努力,确实,在美国教育的影响下,美国人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也普遍出于无奈仍然在沿袭“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死记硬背,陷于“题海战术”中不可自拔。要想培养甚至提高我国市民的创新思维,只有从改革学校教育入手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家庭教育。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明显差异,从整体角度而言,美国市民比较向往自由,他们在生活中不喜欢被束缚。而我国市民受到家族观念的影响较深,忙于照顾家庭,很多时候会忽略自己个人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美国家长很重视与孩子之间的平等相处,而中国家长在孩子面前则多数都高高在上,对孩子发号施令。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比较喜欢一切包办,而美国的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4]以上只是中美两国家长在家庭教育几个方面上的差别。
总之,在美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地方,正确认识我们自身存在的不如,并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提高我国市民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提升我国市民素质的策略
毫无疑问,我国市民的素质还存在亟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以借鉴美国城市的做法,改善教育制度,重视家庭培育,并从自身做起,多个方面综合入手,积极促进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改善教育制度。可以说,市民素质是不同教育制度下的产物。我国市民的综合素质与其接受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市民素质,我国要积极改善教育制度,学校要贯彻落实正确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均衡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鼓励受教育者多动脑思考,开启智慧,力求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独立精神,[5]教育者要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让他们勇于说出内心的想法,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这对受教育者的未来大有裨益,可以为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思想教育。市民的综合素质与其思想水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想境界高,综合素质好;思想境界低,综合素质弱。有鉴于此,我国应该在全社会推广思想教育,强化市民的精神支柱,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广大市民牢固树立“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国城市还要定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文明创新活动,大力提升市民以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和勤俭奉献为主要表现的道德素质。还要努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鼓励广大市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提高生活质量。[6]
(三)加强自我培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明确指出,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外因通过外因起作用。要想提高市民素质,归根究底还是要靠市民自己努力。[7]首先,我国市民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不要为了挣钱而忽视生活质量;其次,我国市民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意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市民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再次,我国市民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当今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主动学习新知识,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同时,也要认识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书多了,素质自然会提高。市民要多读书,多积累,文化知识渊博了,自身素质提高了,才会体现出优雅举止和翩翩风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市民素质也应该得到相应提升。通过比较中美城市的市民素质,可以发现我国市民素质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随着近几年的旅游热,屡次曝光我国市民在国内外的不得体行为。当然,提高市民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见到明显成效。总之,作为一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市民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密不可分。城市市民的素质必须适应城市秩序与生活模式,方能在城市中找到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周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
[2]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
[3]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4]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6]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2.
[7]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责任编辑刘金荣]
作者简介:张秀艳(1981-),女,黑龙江巴彦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金项目:绥化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项目“中美中等城市市民素质比较研究——以绥化市为例”(SHSK2014063)。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3-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