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优秀传统文化与山东乡村文明建设的融合

2016-04-13沙艳蕾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山东

沙艳蕾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274000)



论优秀传统文化与山东乡村文明建设的融合

沙艳蕾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处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乡村文明如何重新焕发蓬勃生机,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文化进行寻本溯源,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反哺现代乡村文明,让文化与文明找到再出发的动力,是推进乡村文明、改善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文化繁盛的题中应有之义。山东借助“乡村儒学”等现代方式,将“仁义孝道”等观念重新植入乡村,重构乡村的价值体系,是借传统文化唤醒山东乡村文明复兴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对我国乡村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明;山东“乡村儒学”;人文生态旅游

“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这是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故里曲阜视察时提出的期望。习总书记到曲阜,到孔子研究院是对整个学术界、对全社会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绵延五千年来的文明是以乡村为载体成长起来的,然而乡村文明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重重危机,亟待复兴。山东作为儒学的发源地,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和复兴乡村文明的历史使命。利用“乡村儒学”等方式,山东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文明的有机融合,借助广大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力求用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沉睡中的乡村,重建温情的乡土中国。

一、山东拥有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消亡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的文字,从一定意义上说汉语文化铸造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最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示范,值得尊重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衔接[1]。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理应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并重新焕发生机。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国民经济虽然实现了飞速发展,但思想道德建设明显滞后。中华民族在敞开国门搞活经济的同时,西方的各种思潮也蜂拥而至,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非但没能得到固守和弘扬,反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丢弃。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2]。在当代社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应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中华民族只有坚守自己的民族本色,把握自己的精神根脉,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二)齐鲁文化是中国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今天的山东在历史上属于齐鲁文化的范畴。我们可以说,齐文化是商业文化传统,鲁文化是农业文化传统[3]。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精髓是“一山一水一圣人”。由孔子开创作为齐鲁文化核心的儒学,重礼义、倡导仁政爱民,经由汉武帝在位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奠定了其正统地位。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其他地域文化和思想传统所无法比拟的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魂。在倡导传统文化、建设美德山东的现实语境中,儒家思想及其人文精神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任。山东济宁从1984年起,连续举办了30届国际孔子文化节,成功举办了6届世界儒学大会、3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推动齐鲁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决不能在今天一股脑儿照搬套用,要使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当代社会。创新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转化是一种文化焕发活力的制胜法宝。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承方面,社会普遍赞同和重视,但在传承什么、怎样传承、如何转化等方面还远未达成共识。以传统儒学、国学为例,重视、挖掘、宣传都是必要的,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形式主义都是坚决要抵制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1世纪的中国文化应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找到各种文化的衔接点,实现转化和创新,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中国面临复兴乡村文明的历史抉择

(一)乡村文明等待复兴

中国是礼仪之邦,是农业大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和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一直是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沃土。山清水秀、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是乡村留在人们心中的自然印象,民风淳朴、邻里和睦、长幼有序、安静祥和是文化留在人们脑海的乡村印记。乡村文明以它特有的文化底蕴推动着社会的变迁,成为众多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乡村道德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和外来文化观念的巨大冲击,农村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文化观念都发生了动摇。中国的乡村文明遭到破坏,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梁漱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指出中国乡村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伦理破坏和文化失调[4]。乡村文明的命运问题,涉及到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借生态文明契机拯救乡村文明

所幸中国仍是个传统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氛围和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抉择更带给乡村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期待的不再局限于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更期待山清水秀、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中国的乡村文明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拯救并保护乡村文明,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环节。我们应抓住机会,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复兴乡村文明,这不仅会影响成千上万中国人,而且会影响到全世界,是当代世界出现的城市与乡村两极文明失衡进行矫正的时代需要。

(三)用优秀传统文化反哺乡村文明

乡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是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发轫与源头,是每个人的精神故乡。但是在通往现代化的路途之中,在与城市化被动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逐渐失去了它的精英层,演变成了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为主的社会构成,城市化导致农村人才空壳化以及严重的文化断层与缺失,给农村现代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要重建乡村文明首先就必须重构乡村的价值体系。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反哺农业,改造乡村”是富国强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对文化进行寻本溯源,以文化来反哺乡村文明,让文化与文明找到再出发的动力,是推进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文化繁盛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走进民众生活。如何激活乡村文化、修复乡村社会,让民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让乡村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阵地,这将是广大知识分子面临的新的历史使命。

三、用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山东乡村文明的实现路径

(一)大力推广“乡村儒学”,重建温情的乡土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民众生活,成为民众的生活向导,化归于民众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中华文化的整体复兴才能真正实现。山东省大力开展呈现“山东特色”的“乡村儒学”活动,通过泗水尼山圣源书院、茌平韩屯道德学校等民间机构,教化百姓,引领风尚,受到农村群众欢迎。“乡村儒学”带来了“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而百姓亲睦”的村风,把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顺应了时代需要、社会需要、人民群众需要。在“乡村儒学”建设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甘当义工,充分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济世为民、服务社会、敢当敢为的使命意识。“乡村儒学”活动实现了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为乡土中国的重建开辟了道路,理应通过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各地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大力推广。除了大力推广“乡村儒学”把传统文化送进农村之外,一直致力于以传统文化改善乡村建设的“乐和家园”模式也值得借鉴,将对整个乡村的道德和生态建设都起到极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温情的乡土中国必须融入文化元素,必须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文化武装民众的头脑,用社工带动民众的行动,将“乡村儒学”和“乐和家园”有机融合,将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与“和”有机融合,定能用中国的传统智慧创建当今的温情乡村,重建现代的乡村文明。

(二)大力发展人文生态旅游,构建充满活力的生态乡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现代乡村旅游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实现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自然环境旅游与人文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可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为旅游业的兴盛提供精神动力,有力推动山东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人文生态旅游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旅游中生根发芽,有效打造特色乡村,同时借助“乡村儒学”的力量,让乡村文明得以复活。经过三十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致命的创伤,比如交通拥挤、雾霾严重。在城市奋力打拼的现代人越来越向往乡村清新的空气和安静的氛围,向往乡村低成本、低消费、低能耗的绿色、休闲生活模式。自2008年推出的文化旅游品牌“好客山东”,就不仅侧重于用山东的地理美景来留住游人的脚步,更侧重于用山东的文化底蕴来升华游客的心灵。乡村以它特有的乡愁牵绊着游子的足迹,齐鲁大地更是以它深厚的文化吸引着广大游客驻足,山东的乡村定能以其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激活乡村经济,带动乡村脱贫致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治理,开辟人文生态乡村旅游的新天地,既能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又能有效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能为乡村文明的复兴开辟道路。

(三)大力推进“内求式创新”,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外生型现代化,是在外部压力下的现代化,并不完全是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5]。与之相适应,中国的城市化也缺乏主体性,跟风、模仿盛行,使中国城市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我们的乡村文明建设应避免再走外求式跟进的弯路,应依靠“内求式创新”创造现代乡村文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中国又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的古代乡村文明,本质上是“耕读”文明,携带着我们可利用的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基因,是医治当代人类文明危机的解药[6]。依托中国乡村文明的丰厚底蕴,探索农业生态革命、乡村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实现乡村就地文明化,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两元共生新模式,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复兴乡村文明的共同需求,是实现乡村永续发展的时代需要。

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成分,发挥礼序家规的教化作用,用“孔子”改变孔子故里,用传统改善乡村治理,让“乡村儒学”从尼山脚下走向齐鲁大地,走向中华大地,走向世界各地。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农民生活,让知识分子奋力推动乡村建设,带来的将远不止乡村自然环境的优化、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使中国的乡村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魂”与“根”的有效对接,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N].人民日报,2014-04-11.

[2]郭建宁.中国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蔡德贵.论齐鲁文化的特点及其诚信传统[J].齐鲁学刊,2006,(5).

[4]乡村儒学:重建温情的乡土中国[N].光明日报,2014-07-08.

[5]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张孝德:拯救中国乡村文明呼吁书——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乡村文明发展命运反思[EB/OL].2013-01-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4bd8a0101eo81.html.

(责任编辑:张希宇)

作者简介:沙艳蕾(1978-),女,回族,山东菏泽人,法学硕士,菏泽学院法律系讲师。

收稿日期:2016-01-06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2—011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城镇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管理研究”(13DSH201)、山东省文化厅“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菏泽市传统文化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整合性研究”(Z2014080)、山东省2015年度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文化法制视域下的文化法律体系构建”(15064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山东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力量”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