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的魅力
——浅谈广播语言的可听性

2016-04-13曹秀霞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0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普通话听众

曹秀霞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0

声音的魅力
——浅谈广播语言的可听性

曹秀霞
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0

【摘要】广播与其他媒体相比,缺少视觉效果,听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是声音。广播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言的重要地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广播媒体必须增强自身的可听性,才能吸引听众,笔者对如何增强广播语言的可听性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声音广播语言可听性

现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样的形势既给广播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人们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报纸版面越来越活,网络媒体越来越便捷,而广播事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要想摆脱这些困境,广播媒体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可听性,才能真正吸引听众。

鲁迅曾说过:“所谓听众者,凡事都没有读者似的留心。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然而在听众里头,却毫不相干的过去了。听众者,是从赘辩之中拾取兴趣和理解的。”苏联早期政治家、教育家加里宁也说:“广播记者工作的特点在于他们写的短评、随笔和文章等等不是被人家阅读,而是被人家收听的”,而“很多的时候,对于收听的东西和对于阅读的东西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这完全不同的方法指的就是可听性。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增强广播媒体自身的可听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广播媒体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而广播节目的可听性主要依靠广播语言的可听性。

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广播语言若要让人听得懂,就必须使用“广播体”,把书面的东西变成群众的语言,用最接近群众的语言写报道,使群众一听就明白。那么在广播节目中如何增强语言的可听性,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广播语言要通俗易懂,直截了当

广播语言稍纵即逝,听众不能反复推敲,因此在用字、用词方面力求一听就懂。节目中,避免使用不常见的文言词和书面语,如“获悉”“荣膺”等词汇,与“了解到”“获得”这样的口语相比,在广播节目中便缺少了可听性,也不易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目前一些广播节目中,特别是新闻节目中仍以书面语言为主,多数人以为,使用通俗化的语言或口语显得不够正式,其实则不然,广播的特性要求语言必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如果受众在很短的时间内不能理解所听到的语言,广播节目就会失去可听性。当然,通俗不等于庸俗,口语也不等于土语、方言,只要能做到大众化,自然能吸引听众。

此外,广播语言要做到直截了当,就要多用短句。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切忌转弯抹角、隐晦曲折,使用含蓄、暗示、反问等一些表达方法。而如何使用短句,笔者认为,必须做到句子结构简单,尽量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使听众立刻抓住语句的核心意思,增强广播的可听性。但是短句子多用于广播消息,在广播新闻专题中,应注重长短句的结合,才会让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二、广播语言讲求规范,必须使用普通话

广播与其它媒体相比,缺少视觉的效果,受众只能通过声音来接收广播内容。广播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言在广播中的重要性,广播语言是广播的生命,也是广播的卖点,因此必须要规范,使用普通话播音,不能误导听众。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各地的方言土语甚多,而且互相之间难以听懂。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呼和浩特市的方言词汇“叨啦”、“眊瞭”等,内蒙古东部区的群众就不是很明白,而“埋汰”、“嘎嗒”等东北方言,内蒙古西部区的人也听不太懂。广播作为传播媒介,要求必须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即普通话。推广并使用普通话不仅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国家给广播电台规定的任务,因此在日常的广播节目中,必须要使用普通话。与此同时,节目中要避免出现生硬、怪僻、一音多义的字词,尤其是新闻作品更应避免这类字词。

三、广播语言要慎用简称,避免听众误听误解

简称,就是一些事物名称的简略语。例如,“北大”是北京大学的简称,“中宣部”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简称等等。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宣部和新华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记者写新闻不要滥用简称。规定中指出:大家公认的合理简称可以使用,但在新闻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名称最好要用全称。不合理的生造的简称和只在个别行业内通用的简称,一律不能使用。广播受众获取信息,只能通过声音,一些大家公认的简称受众可以理解,但是还有一些简称,容易造成混淆。比如“南大”是南开大学还是南京大学,“哈工大”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等。为此,在广播节目中必须慎用简称,尽量使用全称,特别是在广播新闻稿件中,更应该慎之又慎,对容易造成误解的简称都避免使用。

在汉语中,有许多词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会让听众难以辨别。例如:“致癌”和“治癌”,“全部”和“全不”,“切记”和“切忌”等等,这些同音异义词容易造成听众的误听误解,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同时,可以将容易产生歧义的字词尽量换成便于理解的字词,例如:“全不”换成“全没有”,“走近”换成“走到附近”,“治癌”换成“治疗癌症”等等,这样就更容易让听众理解。

对于广播来说,用充满魅力的语言传递信息是它最大的优势,无论是传统广播还是现代广播都离不开语言来传递信息。英国著名音乐家马利翁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音乐。”广播语言就是这种声音,我们要想赋予声音以色彩,使之如音乐般流动,让听众百听不厌,就有必要研究、探讨广播语言的特色,掌握广播语言的规律、特点,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摸索、提炼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广播语言的可听性,才能使听众真正领略广播语言的无穷魅力。

责任编辑:张一静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751(2016)01-0009-02

作者简介:曹秀霞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普通话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17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