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党性到党性修养:政治规矩的内在化逻辑

2016-04-13王希坤

关键词:党性修养人民出版社党性

王希坤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 杭州311121)



从党性到党性修养:政治规矩的内在化逻辑

王希坤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 杭州311121)

政治规矩是政党组织对政治成员的外在规范,是政党本性的重要外在表现。政治规矩的践行不仅需要政治组织的外在压力,更需要政治成员的内在主动性。将政治规矩中蕴含的党性内化为政治成员的党性修养,以党性修养激发党员遵守政治规矩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治规矩践行的内生动力,从而为政治规矩的践行提供内在化依据。

党性;党性修养;政治规矩;内在化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政治规矩立足于政治组织的刚性建构,是一种外在的硬约束力量。从政治规矩的践行看,政治规矩必须落实在每个党员的内心,变为党员的党性修养,以此推动政治规矩践行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知行合一”。可以说,政治规矩和党性修养是外在和内在、主体的行为自觉和主体的认知自觉的辩证统一。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为党员遵守政治规矩开辟了一条内在化的道路。

一、政治规矩:党性的必然要求

政治规矩是政党管理党员的必然选择。政党要实现政党组织的目标,就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凝聚组织力量以实现组织目标,否则将无法达成组织的共识,更无法实现组织的目标,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指出:“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就会分崩离析。”[1]133为此,在政党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一定的针对党员的政治要求,这就是政治规矩。简言之,政治规矩就是政党为了实现组织的政治目标而特别制定,并要求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包括政治纪律、约定俗成的政治惯例、政治传统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政治规矩的基本内涵:首先,党章是党的总规矩,是全党必须严格遵循的总章程。其次,政治规矩即包括刚性的纪律约束,又包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软性约束。最后,党的政治规矩是党纪国法的统一体[2]。

注重政治规矩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强调纪律性,把政治规矩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所在。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积极参加拟定了世界工人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章——《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其中就明确规定了同盟盟员必须“承认共产主义”、“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机密”等比较严格的同盟盟员的标准[3]139。在《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中指出,党内要有统一领导、要有权威,为了维护党的机制统一领导,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4]413

政治规矩是共产党党性的必然要求。党性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不同阶级的政党,即党的性质不同,就有不同的党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性和纯洁性问题,提到了党性问题。1845年底恩格斯在批判“绝对的社会主义”时认为,这种社会主义“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5]659。在1853年3月“致马克思”的信中论及拉萨尔时,认为“他有他的怪癖,可是也有党性和抱负”[6]229-230。马克思1863年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写道:“在巴黎,在社会党内,党性和团结精神仍然占着统治地位。”[7]305《共产党宣言》明确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品质,从而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本质内涵。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性思想虽然主要是指政党的理论原则、政治立场以及政治志向,但其中已经包含了党性的基本思想和重要原则,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党性概念,并指出政治纪律是党性的必然要求。早在建党的准备时期,列宁就曾从哲学和世界观的高度提出过党性的概念。1894年末,在《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所著的一书内受到的批评》文中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所谓党性,要求对事变作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8]379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党性概念和对党性所做的科学解释。列宁还从阶级性高度研究和探讨党性问题。1906年,列宁在《“非党”抵制分子的错误讨论》一文中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9]63这个定义表明,一个政党的党性突出地表现在自觉地认识本阶级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和阶级的历史使命,自觉地站在本阶级的立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完成本阶级的历史使命。列宁还把党性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公开地和广泛地进行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10]54列宁强调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是共产党党性的必然要求。列宁一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要求党员必须“对党绝对服从”,“无产阶级实行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本主义的基本条件之一。”[11]290

政治规矩更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非常重视党性建设,注重政治规矩。毛泽东一直强调思想建党,在《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中都论述了党性。“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12]758强调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和改造。刘少奇第一次在中国共产党中明确对党性作出定义。1941年6月,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刘少奇提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13]224-225。

政治规矩既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中的经验总结。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总结其中的历史教训时认为,皖南事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新四军主要负责人项英“其所领导的党政军内部情况,很少向中央作报告,完全自成风气。对于中央的不尊重,三年中已发展至极不经(正)常的程度”[14]31。为此,从党性的角度加强政治规矩成为必然,“……因此加重了全党特别是军队中干部与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党性学习,决不可轻视这个绝大的问题。”[14]33-34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向全党提出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的组织纪律。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这既是第一个专门论述党性问题的文件,又是一个从党性角度提出强化政治纪律的文件。该文件指出了当时党性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无组织状态、独立主义、反集中的分散主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届中央领导都非常强调党性建设,强化政治规矩意识。邓小平一再强调,共产党人不能搞派性,而要讲党性。他指出:“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条是讲党性,不搞派性。”[15]19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江泽民同志认为,“要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16]290胡锦涛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17]850-851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要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18]

二、政治规矩的内在化:从党性到党性修养

政治规矩是党性的必然要求,但政治规矩中的党性如何为党员个体所接受并转化为党员的自觉行为呢?这就需要将政治规矩中蕴含的党性内在化,变为党员的内在修养,将党性转化为党员内在的党性修养,以此保证党员自觉践行政治规矩。

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所谓修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人达到对自身本质的内在觉悟,以内在觉悟指导人的外在行为,实现人的本质化生存,最终培育人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修养的逻辑起点是对“天”的原始信仰,儒家认为天是有道德、有理性的,天赋予人以先天的“仁性”,这就是人的本性的来源,《中庸》谓之“天命”(“天命之谓性”)。但天赋予的仁性在后天生活中会被世俗的无知、贪欲等掩盖、遮蔽,导致人的本性的迷失。为了恢复人的先天本性,必须应用修养的方法消除覆盖在本性上的遮蔽物。为此,儒家提出了“三纲八目”的修炼纲领和修炼路径。《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是“三纲”。“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三纲八目”的修养目标是为了完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传统修养是人对自身的自我觉悟、自我完善。

党性修养是马克思、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的党性思想与中国传统修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党性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的修养问题。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的任务。毛泽东还从思想建党的高度提出,坚持党性,就是要克服主观主义,坚持应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主观世界,做到持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19]800,而实事求是“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19]800。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第一次把实事求是同党性联系起来,并且揭示了实事求是原则是党性的精髓。他认为,一个党性坚强的共产党员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19]800。他认为,一个党性坚强的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19]827毛泽东虽然没有系统提出党性修养理论,但毛泽东以思想建党的思想已实质上就是党性修养问题。第一个完整而系统论述党性修养的是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刘少奇指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20]8刘少奇指出了党性修养的必要性,认为“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修养的内容包括:“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20]13-14刘少奇还强调应用传统文化的主敬、慎独等方法加强党性修养,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20]76。刘少奇形成了党性修养的原因、本质、方法、目的等系统的修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面对国家复杂的发展现实,党中央的历任领导,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都非常强调党性修养在党的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党性修养是把党性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修养相结合,促使党员个体党性的产生及其强化,即党员个体自觉、主动地把政党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内化为自身的内在本质,并以一定方式在行动上体现出来。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组织纪律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所进行的自我教育改造和自我培养完善[21]4。

党性修养是政治规矩的内在保障。党性修养将党的价值内化为党员的人生修养,把党的奋斗目标化为个人努力方向,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从内心产生真正认同,这种认同促使党员在行动上与党的纪律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党员的内在党性修养为政治规矩提供了重要的内在保障。毛泽东强调以党性“认真克服这种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22]1332。邓小平强调党员理想和纪律的统一,“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23]111江泽民强调以党性修养“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16]290。胡锦涛则强调“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17]850-851。习近平明确指出:“组织纪律性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增强党性。”[24]766

三、政治规矩践行的内在化路径: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将党性内化为党员个体的觉悟,变成党性的内在认知,以这种认知的力量引导党员在行为上与党的政治规矩保持一致。提高党性修养能够使党员个体更加积极主动地践行政治规矩,这个路径可以表达如下:政党—党性—政治规矩—党性修养—践行政治规矩。由此可见,加强党性修养成为党员践行政治规矩的有效路径。

以“不忘初心”的精神坚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性信念,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推动政治规矩践行。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5],“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2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过程中,在面临“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的时代背景下,党员个体如何“不忘初心”,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性教育,“维护中央权威,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政治纪律,是绝对不能违反的。”[26]同时,党员个体要自觉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习近平要求“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26]。以“不忘初心”的党性修养推动党员自觉维护中央权威,遵守政治规矩。

以传统文化的修养方法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推动政治规矩践行。党性修养既然是党性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传统文化修养的方法就可以应用来提升党员个体的党性修养。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特别强调应用传统修养方法加强党性修养,包括“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相互学习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修养法,“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奉献法等,刘少奇还特别强调“慎独”的修养方法,“即使是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20]40习近平亦强调:“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27]272传统文化的修养方法能够让党员认识到自身的人性本质,按照人性本质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地作为,能够为政治规矩的践行提供人性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推动政治规矩践行。党性修养不只是完善党员个体的品格,更重要的是要求党员以党性修养践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上为实现人民利益服务。党性修养既吸收传统修养方法,又超越传统修养方法。正如刘少奇指出:“古代许多人的所谓修养,大都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东西。他们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他们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我们不能这样去修养,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20]14经过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正面临着整体转型升级,党员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在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践行政治规矩。习近平强调:“要按规矩办事,……这些最终也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体现党性修养。”[26]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25]

总之,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规矩不仅是党的外在要求,更应该是党员党性修养的主动追求,要通过党性修养提高践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正如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员“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28]。

[1]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2013年1月22日[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4(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0]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1]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3]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8]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N].人民日报,2009-03-02(2).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1]雷永生:共产党员修养全书[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1.

[22]毛泽东选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在全国科技会议上的讲话[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2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26]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年9月23日—25日[J].党的文献,2016(1).

[27]习近平.追求“慎独”的高境界[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8]习近平.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N].人民日报,2013-06-30(1).

(责任编辑 林东明)

From the Party Spirit to Party Spirit Cultivation:Internalization Logic of Political Rules

Wang Xikun

(CPC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1121)

Political rules, an external standard of party members stipulated by a party organization, are an important external reflection of political party virtues. In the practice of political rules, the political initiativation of party members is needed apart from the external pressure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The party spirit embedded in political rules is internalized into the spirit cultivation of each party member, which triggers their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abiding by political rules and helps formulate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political practice, thus providing internalizational basis for the practice of political rules.

party virtue; self-cultivation of party virtue; political rule; internalization

D262.6

A

1008-293X(2016)05-0009-05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5.002

2016-07-16

王希坤(1969-),男,安徽金寨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人民出版社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抉择